杜甫古诗大全【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07 10:21:20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野望》

3、⑷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5、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6、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7、⑨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9、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 杜甫《夏夜叹》

10、【杜甫古诗大全】译文: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之间,一会儿像云的趋合,一会儿像雨的纷散,变化多端,这种贿赂之交、势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么地让人轻蔑愤慨、不屑一顾!

11、⑻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12、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3、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1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5、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人海随烟雾。——《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16、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17、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8、这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杜甫本来就非常善骑,也很爱马,这首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即便是书生都渴望上阵杀敌,为国建功,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了。

19、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20、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21、①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②明妃:指王昭君。③去:离开。④紫台:汉宫,紫宫,宫廷。⑤朔漠:北方的沙漠。⑥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⑦省识:略识。⑧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22、⑧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2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2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25、南海春天外,功曹几月程。——《送段功曹归广州》

26、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2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8、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29、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30、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31、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32、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33、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34、(作者)杜甫 (朝代)唐

35、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36、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37、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38、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39、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0、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1、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42、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43、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44、【杜甫古诗大全】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45、极乐三军士,谁知百战场。——《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

46、绝句二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三)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47、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48、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49、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50、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51、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杜甫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52、杜甫古诗大全《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3、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54、他的影响,几乎涉及到唐以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部历史。

55、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56、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7、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5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59、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

60、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6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2、⑥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63、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64、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65、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66、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67、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68、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69、野兴每难尽,江楼延赏心。——《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得心字)》

70、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71、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郑十七郎一绝雨后过畦润花残步屐迟把文惊小陆好客见当时武侯庙遗庙丹青古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资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即事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即事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72、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7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74、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7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7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8、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7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80、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便是其中一首。

8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82、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83、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84、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6、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87、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杜甫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诗人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这四首诗就是杜甫初归草堂时所写的一些绝句诗,包括其中的《绝句四首》。明末王嗣奭《杜臆》说“是自适语”,“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

88、⑸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8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90、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91、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92、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93、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94、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95、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96、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97、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98、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99、翰墨轩工作室为您提供:各类字画的装裱配框、定制、代售,古旧字画揭裱修复。有快速机裱、传统手工裱、绫裱、卡纸裱、软裱等。常年开展书画装裱培训,随到随学。

100、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101、《绝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一首写于成都草堂,诗一开始,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二首,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