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歌【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07 10:23:15

1、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炫技、极端的例子。百万亿首诗被认为是对巴赫赋格曲的评论,巴赫赋格又是对欧几里得数学定理的评论,这是大评论,而不是狭窄意义的评论。大评论对诗人提出了更深广的要求,它要求诗人百科全书化,在各个艺术门类的跨界实验中完成诗歌种族的进化。

2、我只有在心底模糊地寻找

3、诗歌是难得的一个没有被完全收编的文体。诗歌圈是一个江湖(虽说这几年感觉江湖在溃散),门派林立,各有绝杀。多年来没有谁或者哪个机构可以真正一统江湖。学院派有学院批评,民间派也可以有民间立场,大家互相不服气。圈内有分量的,抑或奖金高的一些诗歌奖,都并非隶属于官方,甚至还有“诗歌与人”这样极具美誉度的“一个人的诗歌奖”。贾浅浅“文二代”的招牌,在其他领域我不知道,但在诗歌圈真的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使。

4、很多事物都发霉了。如果某个人的记忆

5、因为足够不受重视,才足够敢写;足够彼此不服气,才足够多元。当代诗歌一直保持着特别自我的表达,这反过来也容易让外界抓到一些把柄。

6、朴素,洗去铅华,呈现真实,洗练文字,还诗自然简单。

7、臧棣:我觉得这不单纯是一个诗歌批评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文化批判问题。基本上,是一种基于人性黑暗的发泄。这种发泄,在当今的社会语境里,很容易溃退成一个发泄不满情绪的渠道。唐小林被目为“草根批评”的代表。这好像让他天然具有了一种道德优势。来自弱势群体的对社会弊端的怒火中烧,言语过激一点,或者说,有部分臆想的成分,仿佛也可以被包容。兼听则明嘛。

8、每首诗都有各自的妙处所以都经典《宋词三百首》旨在以通俗、简洁、精要的方式介绍作者精选的三百首宋词作品,注释力求简明,疏通词义;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力求译者文化优美畅达,尽量体现原词的艺术风味;品析则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阐释词作的意象、情蕴和表现技法,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若我的回答对您有用,请将其设为“好评”,谢谢!。

9、一起装修她家的小楼,置办家具,照婚纱照,

10、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11、报应来了,她落了网。我们停了筷子,

12、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北朝 @老街味道大小谢、大小徐庾、阴何……

14、2015年10月,《诗刊》社启动了首届“中国好诗歌”评选活动,从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的近50首“中国好诗歌”当中,优中选优,最终评出李元胜、西娃两位主奖获得者和叶丽隽、阿信、王自亮、胡桑四位提名奖获得者。盛大的颁奖典礼已于10月30日在海南陵水举行(回复中国好诗歌即可查看获奖作品)。

15、【好诗歌】现在,守火的人请告诉我

16、典藏·郑敏||当我坐在窗前(附译诗六首)

17、从原生态的民歌民谣到“诗三百”再到辞赋、旧体诗、近体诗(律绝)的演变,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后人总结前人,概括出诸多风格:或激越高亢、或清婉秀丽、或语言绮丽、或语言平易,也有着众多语言特点:或清新自然、或平淡质朴、或绚丽、或明快、或含蓄、或简洁,有不少代表性的诗人,而且都留下了代表作品。风格多样化、语言多样化、情感个体化,极大地丰富了诗歌家园,不管哪一种叙述方式、表现形式,都是为情感服务,最终展现的,是诗者的情怀与态度,

18、我把诗人想象成一个打铁的人,他把纷乱的生活和杂芜的事物扔进炉膛,经过情感的过滤和理智的冶炼,然后再烧红锻打冷却,让它变成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利器。这是金属的声音,也是真诚的结晶。打制就是出新,也是刷新读者的眼睛和思维,而且信息和模式都是新的。

19、轻柔地散在颈上,一个大耳环偶尔摇晃一下。

20、满目斑斓秀色,处处都在画中,无由诗意浓。回首雁已去,风过叶同行(xing)。

21、她反复说。送她回去时,她把一扣子给我,

22、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23、譬如刘川新租了个破旧的房子并为之刷浆打扫:“洗净母鸡的屁股/迎接一只新蛋/之后我们给它画上油彩/瞧它荣耀、灿烂,上电视/并接受膜拜/现在我也努力洗着世界的屁股/(我相信我在这个城市的/垃圾站附近租到的房子/就是世界的屁股,因为它实在/又脏又臭)/之后,我就等待我的新希望/在一个清晨被生下来/瞧瞧,我多么卖力/给破旧的房子刷上/鲜艳的涂料/并等待这里面孵出一个诗人的奇迹——”

24、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5、原来幸福与美丽已悄然逝去

26、不知什么时候,棉田里飘出了白云。

27、如何看待贾浅浅诗歌引发的争议?我们采访了臧棣、戴潍娜两位诗人与评论者,请他们谈了谈在此事件中自己的思考。

28、我真想对每一棵树每一朵花

29、平淡如水,第二年,她有了孩子,

30、也感谢诗歌多年来的边缘,让诗歌圈一直有一种很自我的亚文化狂欢状态,保持了一定意义上的纯粹性。我自己的感觉是,诗歌圈虽非净土,但绝对是最有性格的,没有那么容易买谁的账。毕竟大家混诗坛都不赚钱也不升职,谁轻易伏低做小呀。加上诗人多少都得保有几分天真,没有天真,怎么写得出来诗。

31、所以,我的基本看法,这是一种精神疾病现象。社会的不完满,会令人心理变态。这时,我突然想起一些草根出身的批评者的例子。狄更斯,高尔基,布罗茨基,林肯。也就是说,社会不公正,社会有弊端,不是不可以批评,但像唐小林这样的以罗织罪证的方式去恶毒伤害别人的批评,不亮堂。

32、晶莹剔透的水珠盈盈欲滴

33、那也是温和且秘而不宣的事情

34、创新术,包括比喻通感、想象力、嫁接术等诗歌之术。

35、【好诗歌】她的名气越过了墨西哥边境

36、大门紧闭,如一副熟视无睹的面孔

37、……十多年前,一独生女子,二十二岁,

38、新京报:这篇文章之所以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在评论层面看,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因素:一般的批评文章都在说一个人的作品怎么好,唐小林的文章有他的问题,但摆出了一个否定性批评的姿态。这种批评又是大家比较需要的。

39、冬枝:北方冬天落叶后光秃秃的树枝。

40、宝蘭||此生许忠良,不必相送

41、燃烧了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

42、她疯了一样找,从小城到邻省,抱着婚纱照,

43、2022年03月18日,周二月十六

44、是啊,刚刚经历一个漫长的雨季

45、长大的是孩子。她八岁的儿子,独自在家玩耍,

46、欢迎加入六瓣花语·花满谷

47、它甚至梦见地平线那遥远的威严

48、什么样的诗歌才算好诗歌?什么样的诗歌语言才合乎表述要求?相信诗家都有自己的尺度,可能没有统一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9、从脚跟开始歪向那面国旗

50、所有这些诗歌现象的存在,充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诗歌可以错落有致,可以随心所欲、充分展示文字的跳跃性,可以简洁、惜墨如金、个中意蕴交给读者想象,也可以洋洋洒洒、极力铺陈、天地万物都为“我”所用,更能够有浅白、自然的语言表现内在的感受,不纠结于散文化、口语化,甚至能在简单朴素的语言中、语境里,凸显出诗歌的美感与冲击力。很多人赞誉的敦煌曲子词抄本里的民歌是这样,“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是这样,一个铺陈渲染浩浩汤汤,一个简洁清新如对面交谈。

51、新京报:很多人对唐小林那篇文章的反思在于,他的文章更多地是在做一个情绪化的判断(比如“令人恶心到想吐”),而少有从诗歌技巧、诗歌的基本要素上去做扎实的评论。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评论方式?

52、其次,诗歌应该为读者提供一个审美的典范,一个情感安慰和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53、万里秋光泻,山川披彩虹。

54、秋去冬来孕育下一次的梦想

55、法官说,凶手并不如大家所想的样子,每个人

56、或许,人们最应当反思的一点是,现在我们对诗歌的关注点,究竟变成了什么?

57、把水从清凉的地底抽上来。

58、直接简洁,减少花拳绣头,一箭穿心,属赋,含口语和叙事。

59、“诗歌见性,好恶因人”,说到诗歌创作、诗歌语言,大抵一样。物质的多样性,构建了世间的纷繁万象,不同的诗歌语言、诗歌风格或者说不同诗作者的语言习惯、文字驾驭能力,缔造了诗歌中的万千气象。没有局限、没有被同质化,横放而出,诗歌本身的意蕴会更丰富,所展现的色彩,一定会更加斑斓!

60、诗人把写诗作为精神方向和人生取向,用诗歌消解生活之苦和生命之痛,并把这种苦与痛化成一道美丽的彩虹,去照亮别人的生活和温暖自己的心灵。正因如此,我对把诗歌作为信仰并甘心投身其中的诗人心怀敬意和感激,尽管在这个喧嚣低迷的时代,他们的身影显得孤独贫穷和孱弱,但是他们以自己的气度和无畏给这个缺乏精神的时代注入了血性和气脉。他们用诗歌为迷茫的心灵导航。

61、新世纪来了,新时代来了。与时俱进赋予青年一代新的使命,科学发展号召青年奔赴全面小康的征途。作为青年的我们,时刻准备,奋发图强。江山多娇,牡丹尽展风流,锦锈中华,黄花迎霜斗放,壮美山河,梅香笑傲冰雪。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这是一个各展其姿、各尽其才的希望时代。正值青春的我们,不要彷徨,不要虚张。看前方红霞烂漫,日正东升,希望,在东方的民族燃烧,用热血沾亳,挥洒人生豪章,把壮志煮酒,笑看今朝风流。

62、早晨树叶尖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太阳的光芒移到恰到好处的那个点,而发出微秒时的光亮。草丛中无数同样的蝴蝶群中,那只最普通的身上的微粒黑。百花芬芳怒放中,那丁点与众不同的微粉也许就是好诗。

63、我隐隐约约听到奋进的号角

64、我以为,小院里的光阴是睡着的,

65、后台留言“投稿”,了解收稿栏目及稿费规则

66、才发现自己活在自己的阴影里

67、新京报:回到写屎尿的讨论。也有人说,唐小林是在用“道德大棒”来批判贾浅浅的诗歌。你觉得诗歌和道德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68、还以为,我已远远地退后

69、笨聪之声||沉舸录•何以去爱

70、20——神舟

71、我去看守所提审她,见到我,

72、和杀人联系在一起呢?都说她太爱干净了。

73、*余与老妻结发五十一年矣。

74、诗要讲究修辞手法。

75、摘自独立学者,诗人,艺术家灵遁者诗歌作品。

76、有一些人不仅文本新,连名字都是新的。这些诗人几乎是闯进诗坛的。“闯”标志着进入的状态,可视为勇敢无畏还有些许的冒失和莽撞。这是因为这些诗人对诗歌现状和诗坛子多大水多深,几乎一无所知。他们也从心里根本上无视这些所谓的权威和规则,出于对诗歌的热爱,只带着两样东西,即无尽的激情和不属于诗歌框架里的新“武器”。

77、有好些年了,诗歌圈就跟动物园一样,奇珍异兽似的被围观。“诗人”都快被玩儿坏了。海子要是没有卧轨的诗人版黑色大丽花,顾城要是没有喋血激流岛杀妻惨案,他们活下来大概率也得靠自费出版诗集互赠诗友。人们才不会去爱一个“正常”的诗人。我经常会想:假如海子听到中学教室里口号般的朗诵,看到海景房广告上打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会是怎样的心情。每年一到诗人忌日,就有那么多人的围观,我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受。为什么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没有一个姑娘好好爱他们呢?与其不断地去对诗人进行怪兽式的围观,还不如去爱一个个没有死去的张枣,去爱一个个还没有卧轨的海子。

78、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79、《恶之花》,作者:(法)夏尔·波德莱尔,译者:钱春绮,版本: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4月

80、(创新术,包括比喻通感、想象力、嫁接术等)

81、这个状态可能是愁苦的、苦难的,但都是真实的,而且是生动的蓬蓬勃勃的。再譬如刘川在《下一站》中写道:“我双手在天空里/没找到一个扶手/地球运行得又急又快/我却在高处没找到/一个臂环、拉杆或把手/我们拥抱着、相爱、成家—世界的惯性/为了站稳”。

82、这是一种更广阔的比喻。在惯常的生活琐碎中发现真理,在看似不相关联的事物对应中寻找恒定的规律,在杂芜中寻找本质发现诗意,这是一个去伪求真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思与诗的旅途。写过诗的人都知道这里的难度和快意。这些诗人的贡献就是把这种很难的思与诗的结合操练得得心应手,并让比喻充满了趣味性和戏剧效果。他的比喻不是破碎的单一的独自的,而是用一个完整的情节来比喻(或曰叙述)一个事物和事件的过程,在漫不经心对琐屑事物的叙述中突然接近和揭示诗的根和本质。从而使这些叙述充满了幽默感和戏剧性。

83、惊听一夜春雷。晨镜中,果然

84、使劲掀开了它——一具完整的白骨,呈现眼前。

85、新京报:你如何看她获得陕西青年文学奖这件事?是不是“有可能”暗示出诗歌奖评价体系有问题?

86、在历史的记忆中,武皇在人们留下的凶恨霸气,争强好胜的一代君主,但通过《如意娘》的诗意,表现出她也有温柔的一面,对爱情的专在和唐高宗李治合墓而藏,且留无字碑于乾陵。而只为唐高宗李治留文,自己什么也没留下。

87、戴潍娜:“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她也写过“生活里有数不清的疑虑/都是它的阴影。我是多么想在它之前/就能用我的嗓音/让落叶/再落一次。”这样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

88、但是诗歌这块田地被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翻耕无数遍了,各种招数和方法几近用绝,诗人要独辟蹊径犹如逆水行舟。当下那些叙事叙实,向下向小,还有颠覆修辞学,人与物与神的错位与换位,等等奇行异为都源于诗人要突围和创新。而从创作主体来说,要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诗人必须内外兼修,内功就是前面提到的真诚悲悯激情和境界,还有写作状态中的沉迷冲动追忆和无边的想象力。内功是看不见的力,它驱动外功也通过外功成为具体的诗。外功就是造句功能,把语言造到出人意料,表面又与原生态一样。内外功夫的最终目标就是把诗歌写到绝无仅有,写得让人大吃一惊。

89、新京报:你怎么看唐小林那篇文章?

90、但对“为什么”却坚守沉默。我爱他,

91、她会成为热搜对象,要从1月28日的一篇批评文章说起。在批评家唐小林的文章《贾浅浅爆红,凸显诗坛乱象》发出来之后,在微博上立刻获得了网友的支持。而与网友们的愤怒批判相比,一些诗人倒是选择支持贾浅浅的诗歌。

92、它的下午梦已经绿了一大片草地

93、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体裁,自有一套规律可循。不过我认为,普通的作者,或抒怀,或咏志,起码应该做到立意新,构思巧,感情真,语言流畅自然,朗朗上口!

94、包括古体词赋、古风律绝和新体诗(现代诗),都是这样,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不管是《诗品》、《词品》,对这个问题都有探究,分列出各种风格、各色代表人物,就是最好的说明。每一种诗歌风格的存在、每一个诗歌流派的产生和发展,从本质上说明一个问题,存在即合理,可以各有特色,也可以共生共存,既可以触类旁通、相互交融,也可以一骑绝尘、守一而中。当然,所取得的成果或影响力,也各有差异,但是,就诗歌本身而言、就诗人这个群体而言,不能用固定的标尺来衡量、判断。犹如杂草树木,挺拔者可参天,低矮者匍匐尘埃,就各自的功能作用而论,各有所长,互为补充,不能仅仅以气象、格局的大小而论,这样会流于单对事物的多元化、复杂化、功能作用有弊而无利。

95、午后,烟囱准时升起炊烟。

96、那么来吧,法官最后说,让我们干了这杯,

97、我的同事,人间蒸发了,不见踪影。

98、它们在主人死后依然伸展

99、……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隋朝薛道衡的《昔昔盐》

100、再举例来说,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01、一个在暗中,不断过滤的自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