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信大家看完后,肯定会跟小高一样,觉得这些孩子们简直萌翻了。
2、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叶绍翁《夜书所见》;
3、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杨万里《舟过安仁》;
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5、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6、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7、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8、少年行作者:令狐楚少小边城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等闲飞控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9、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0、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唐·郑谷《淮上渔者》
11、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12、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13、赏析:幼男幼女一起嬉戏,天真无邪的场景,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小时候过家家等游戏情景,也由此诞生了沿用千年的两个成语,即“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
14、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15、(520特刊),让世界知道我爱你
16、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袁枚《所见》;
17、赏析: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小女孩越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18、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9、赏析:牧童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20、 宋 范成大
21、即今倏忽已坐卧只多少行立。
22、长城(唐)于濆八达岭长城古诗咏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八达岭(明)徐渭八达岭长城古诗咏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舆幢尽日山油碧,戌堡终年雾噀黄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金)刘迎八达岭长城古诗咏车马两山间,上下数百里,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推前挽复后,进寸退还咫,息心固安分,尚气或被指,徐趋自循辙,躁进应履轨。行行非吾令,柅亦岂吾使。倦仆困号呼,疲牛苦鞭棰,紞如五更鼓,相庆得戾止,归来幸无恙,喘汗正如洗,何以慰此劳,村醅正浮蚁。
23、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明·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24、《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5、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26、【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7、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词有哪些?《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与小女》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28、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9、 二月刚好是过年的时候,这个时候,出门在外打工的人刚好都在家,小孩这个时候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有小伙伴的陪着玩,有好吃的,好玩的,好不开心。田地里的小麦苗还没有长大,天也没有那么冷了,可以去麦地里放风筝,大人看着小孩,大小孩放,小小孩追,大人在笑,小孩也在笑,开心的很呀!
30、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3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3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3、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34、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35、《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6、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六一”儿童节快乐!
37、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38、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9、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0、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41、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4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3、骨子里的高贵(深度好文)
44、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6、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7、赏析: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诗人笔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48、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49、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50、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5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52、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53、【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54、赏析: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55、真正的人生,从五十开始
56、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57、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58、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一一《母亲节》
59、《送童子下山》 唐 · 金地藏
60、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6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6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63、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6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6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66、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67、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68、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69、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70、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与小女》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71、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72、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73、你是一个好人,为什么还是有人不断地议论你?
7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75、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7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77、中国传统文化“韵”系列——唐之韵
78、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唐·王维《田园乐》
79、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
80、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81、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颗童心。
82、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3、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84、几个淘气的小孩子池塘里撑着一只小船,自以为大人看不到,偷偷的采了莲蓬回来,毕竟还是太小不会隐藏,小船划过浮萍留下了印记。
85、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86、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87、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88、同学们,本周为大家介绍五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让我们看看古时候的儿童都有哪些愉快的生活体验吧!
89、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
90、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91、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9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93、 稚子弄冰
94、《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5、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9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97、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98、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99、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100、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01、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