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的诗词【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07 10:29:24

1、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2、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3、讨来新火,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读书。

4、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5、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6、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7、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8、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9、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10、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11、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上超然台,写下了这首词。

12、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13、当然,玩得开心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跟孩子一起欣赏古诗词哦~

14、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15、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16、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17、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18、(答案)(小题1)C(小题2)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雨季开始早)、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秦岭山脉。(小题2)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肥力低下,河流众多,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甜菜是北方农作物。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的谚语对应的地区、秦岭以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的谚语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谚语对应的地区、秦岭以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知识的掌握情况。

19、寒食后就是清明,本当返乡扫墓。

20、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21、 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22、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23、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24、清明节民间有插柳习俗。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25、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回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26、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27、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28、【清明时节的诗词】踏春供笑语,诗酒趁年华!

29、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30、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31、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32、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33、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给重耳吃。十几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34、那么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35、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36、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这首诗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情景。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37、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38、千家万户在雨中很暗淡,所以心事是黯淡的。

39、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40、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41、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42、(24)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43、(20)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4、拾翠归迟,踏春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

45、这首诗所写的应该作者早年读书生活的真实情况,清苦,寂寞,还可能有孤独。为了前程,也许有兴趣或习惯的原因,临窗攻书,发奋苦读,过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即使在清明节,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外出踏青,去欣赏山花烂漫的春景,也没有邀约友朋饮酒作乐。

46、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47、《郊行即事》(北宋·程颢)

48、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49、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50、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51、【清明时节的诗词】我想,诗总是指向远方的,那里寄托着人们从当下生活的烦闷中解脱的希冀。

52、他是怎么自我排遣的呢?

53、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54、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55、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56、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57、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58、译文: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59、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60、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61、那么多关于清明节的诗,为什么就这一首这么脍炙人口呢?

62、多问一句:为什么“杏花村”一定要“遥”?

6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4、你张嘴就要,我却拿命创作!

65、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一阵哭拜,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洞,洞里有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66、(27)清明日狸渡道中

67、“春未老”,这是拟人。

68、风日迟迟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69、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自于:高翥《清明日对酒》

70、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71、超然物外的最好方式,就是活在当下。

72、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73、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

74、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出自于: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75、生活虽然孤寂,但一盏灯常伴身前。

76、诗人为什么会失魂落魄呢?

77、宋代黄庭坚出来书法写得好,诗词更是一绝,这首诗词中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色, 一半春色一半凄凉,同样也是借助清明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看透了社会的真实模样,抒发作者愤慨之情。

78、壬戌清明作,清代:屈大均

79、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云淡风清,春和景明,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80、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81、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82、这一盏灯不仅是“读书灯”,也是诗人心中的灯。

83、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84、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85、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86、故国的江山啊,突然称为梦寐,中华英杰人物又一次消沉。那醉梦独醒的猛士啊,四海之广,却无处可以立身,年年的寒食,徒然上我客子之心。

87、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88、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89、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90、译文:阵阵轻寒,弥漫在清晨,片片阴云,笼罩在暮色时分。愁闷里,竟然未觉到春意已沉。落花滴泪,是因有风雨的侵临,啼鸟无情,此事自古而今。

91、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92、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93、神在形体之外,韵是声之余响。

94、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9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96、(32)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97、大家不妨趁着清明长假的机会,也好好亲近一下大自然。

9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99、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100、这就像问:为什么我们总是“诗与远方”并称?

101、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