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句“滕王高阁临江渚”,王勃便开门见山,直接写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即滕王阁高耸巍峨,俯临着江中的沙洲。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次句“佩玉鸣鸾罢歌舞”,引出滕王建阁之时举行豪华宴会的场面。只不过当年佩玉、鸾铃互相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不再。
2、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斜对...
3、诗的头两句的意思是,长安城修建的非常雄伟,它盘踞在三秦之地上,然而那烟波浩渺的四川,却是远在千里之外。这两句诗人写得非常的大气,把当时的长安与四川,描写的绘声绘色。
4、回峰皂角苍苍耸,绕寺青烟隐隐飞。
5、秋远霜寒风灌领,老来梦乱病缠身。
6、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7、这是一首伤春之作,有种春伤的情怀。所谓春伤,就是人在美好的意境中年华老去,回首还似在梦中的意思。人还沉浸在美好的青春年华,却不知青春已渐远去。
8、综观王勃的这首诗,诗人从空间、时间双重维度展开了对滕王阁的吟咏,以非凡的笔墨,高远的境界,深远的意蕴,让世人为之赞叹不已。短短五十六字,可以说是和《滕王阁序》双璧同辉,相得益彰。最后说句题外话,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能够背得出当年那篇《滕王阁序》呢?
9、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10、【王勃的诗】这不仅是王勃咏物诗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咏风诗中的佳作。此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风喻人,借风咏怀,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抒写了诗人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
11、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12、原文: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14、今天,隐娘分享10首王勃的诗作,一起来体会他诗作的风采吧!
15、光阴若似西流水,一侣轻舟隐姓名。
1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于长安时期。“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诗歌的大意是: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17、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18、王勃的诗文最出名的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经典的送别诗,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至今也是经典名句,此诗开合顿挫,意境旷达,情景交融之中展现高远意境。王勃另一首佳作《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一部分,在描写情景方面有独到之处,不过若没有《滕王阁序》做背景,这首诗在唐朝诗词中地位依旧不高。
19、因《檄英王鸡》罹祸,被唐髙宗逐出沛王府。
20、只似相逢如梦里,人不语,泪盈眶。
21、终南六载不曾见,最是无辜满岭秋。
22、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23、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槛外长江空自流.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4、王勃不是第一也不是最后一个写《山中》这个题材的,稍晚他一些的王维也曾写过“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还有北宋的王安石也写过“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
25、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26、白鹿原高南雁啾,西风黄叶又中秋。
27、微露叶凝滴翠树,轻风花语惹黄莺。
28、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与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为壮阔,极为精整。
29、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30、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31、出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四海之内存在我的知己好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像是隔壁邻居一样。形容朋友间只要思想感情相通,距离再远也能感受到亲近。诗句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意境阔达,格调高昂。
32、【王勃的诗】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33、在这迢迢千里的行程中,惟有一颗悲凉失意的心作伴,这简直会拖垮人生不过百年的孱弱身体。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的辛酸凄苦。不论是离开的人,还是留下的人,彼此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
34、东隅已逝,桑榆未晚。
35、王维写的是初冬,王安石写的是初春,季节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36、全诗立意新颖,构思奇巧,抓住了秋风凉爽、令人愉悦、无所不在的特点,以拟人化的手法,把风写得慷慨无私,独具性灵。
37、初唐诗坛盛行上官体,“争构纤微,竞
3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39、秋月年年相似,相逢恰似团圆。
40、时不可以苟遇,道不可以虚行。
41、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42、诗歌开头从长江写起,一个“悲”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43、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44、中国古代10篇最美的古文,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45、人世殊途千里马,天涯同遇两孤舟。
46、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47、而最能引起共鸣的还是王勃的这首《山中》,因为它包含了最能感染人的两个话题:悲秋和羁旅。
48、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49、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50、如果觉得比好还好一点呢,就发个朋友圈
51、第一句是主观化地写景:“长江悲已滞”。长江不会有悲感,有悲感的是诗人,诗人为什么会有此感觉?第二句就清楚地说出原来他远离家乡滞留于此地山中已太久太久。“万里念将归”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已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感叹。““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直接抒发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
52、(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凯紫的诗词之美每晚推送)
53、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54、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55、尾联“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则是王勃游赏郊外园林后的感受。即闲居有很多乐趣,我可以尽兴饮酒赋诗。为了追求这种乐趣,我准备弃官归隐。“抽簪”,指弃官引退。在古代,当官的人,都要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所以引退就是“抽簪”。由此可见,王勃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归隐田园的心志。
56、此处当宜相伴老,终南三月最多情。
57、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58、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59、春风落日桃源水,可就诗书濯足归。
60、(浣溪沙)归终南小山湖
61、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62、庭前丹桂暗香残,蟋蟀声声孤远。
63、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64、诗,最为人所称道的是《滕王阁序》,伤
65、赏由物召,兴以情迁。
66、王勃最温柔的诗句当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67、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王勃的文多于
68、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69、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0、可是后半生,他的生活轨迹急转直下,使得他的作品内容和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后其他的风格主要是以悲凉为艺术。
71、为了劝勉杜少府,也告诉他他们友谊的深厚不会因时因地而变,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会在一起
72、根据考证,王勃这首诗应该写于被贬后,旅居巴蜀时,就像杜甫所言“万里悲秋常作客”,客中逢秋,草木凋零,勾起他无限的乡思。
73、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74、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
75、这首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
76、见到友人的侍妾,苏轼惊叹不已,写下一首词,安慰了世人一千年
77、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78、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79、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80、列冈 一作:即冈)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81、荧屏唱和,羊儿涛子,咏凤描凰。
82、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83、友人隐于太白山下青峰峡,近摄数张青峰峡风景。
84、全诗寥寥20字,便将秋天的萧瑟,游子的乡思写到了极致,无一“愁”字,却句句都是愁,令人心碎。
85、据说当时写完后,洪州的都督都称赞此乃神人。
86、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87、十副经典对联,说不尽的妙趣故事
88、河畔桃花水面春,风晴石暖卧闲人。寻花蝴蝶深深见,惊起庄生梦里身。
89、河汉纤纤无寐,夜霜耿耿生寒。
90、首联“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既总写了满园春色,又表明了王勃的心迹。它的意思是说,我在春日的早晨,来到了郊外的园林,眼中是一片烟雾云霞,不断蒸腾的春光。园林中青翠的松树和竹子,它们坚贞的节操是我多年的本心。“烟霞春旦赏”,可见迷人春色。“松竹故年心”,可知王勃退隐之意。
91、原本多年漂泊在外,有家不能归,心中就愁苦到了极点,又看到山中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萧瑟之景,又平添了几分愁绪。
92、王勃,字子安,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其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一时之最。代表作《滕王阁序》更是千古名篇。除了骈文,王勃在诗歌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并称为“王杨卢骆”,又称“初唐四杰”。
93、(遥襟甫畅 一作:遥吟俯畅)嗟乎!
94、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道德高尚的人能够安于贫困之境,通达的人能够达观地听从命运的安排而无怨言。
95、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96、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97、而弥坚”,对转变诗坛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98、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沛王李贤慕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撰,后
99、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100、清代学者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
101、原文: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