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2、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3、《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5、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6、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7、古诗少有仅6句的,尤其是爱国类的诗歌作品,因为6句读起来没有气概!以下为爱国诗实例:《示儿》作者:南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从军行(选一)》作者: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选一)》作者: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少年行(选一)》作者:唐·王维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作者:唐·岑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8、你是否订阅了工程师爸爸还一直没用过工爸的“口袋故事听听”?
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0、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11、【爱国古诗】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1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3、中国人一直有家国的观念,
1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15、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7、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18、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9、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20、苏俄普希金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你离去了这异邦的土地;在那悲哀难忘的一刻,我对着你久久地哭泣。我伸出了冰冷的双手枉然想要把你留住,我呻吟着,恳求不要打断这可怕的别良的痛苦。然而你竟移去了嘴唇,断然割舍了痛苦的一吻,你要我去到另一个地方,从这幽暗的流放里脱身。你说过:“我们后会有期,在永远的蓝天下,让我们在橄榄树荫里,我的朋友,再一次结合爱情的吻。”但是,唉,就在那个地方,天空还闪着蔚蓝的光辉,橄榄树的荫影铺在水上,而你却永远静静地安睡。你的秀色和你的苦痛都已在墓壅中化为乌有,随之相会的一吻也完了……但我等着它,它跟在你后……。
21、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22、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23、《出塞曲》(唐)王昌龄
24、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6、《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27、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28、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1、《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32、龚自珍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年代:(清)作者:(龚自珍)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一川星斗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3、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掌中。
34、《春望》(唐)杜甫
35、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3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37、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8、这首《题临安邸》是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已被纳入小学课本中。
3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0、提示:请点上方↑硬笔书法作品免费订阅关注
4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45、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6、爱国古诗七言绝句有:《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扬子江》宋·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对酒》清·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47、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4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9、《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示儿》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0、《己亥杂诗》(清)龚自珍(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1、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52、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53、《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55、图/民族英雄袁崇焕雕塑上,刻着他厮杀战场的口头禅“掉哪妈,顶硬上!”
5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7、诗人将这首诗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诗的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58、【爱国古诗】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59、《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0、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3、《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6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5、(译文):死亡离原知万事空,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父亲。
6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67、释义:臣的心好似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68、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69、释义: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70、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7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2、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73、不是爱国古诗。是中国古代用来表示季节变迁以及指导农事的历法。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表示季节变迁及指导农事的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7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75、春(唐)贯休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回雁不多消气力,染花应最费工夫。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夏(唐)翁洮触目皆因长养功,浮生何处问穷通?柳长北阙丝千缕,云簇南山火万笼。大野烟尘飘赫日,高楼帘幕逗熏风。身心已在喧阗处,惟羡沧浪把钓翁。秋(唐)高蟾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晚凝神。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冬(唐)翁洮寂寂栖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云凝止水鱼龙蛰,雪点遥峰草木荣。迥夜炉翻埃烬色,天河冰辗辘轳声。归飞未得东风力,魂断三山九万程。示儿(宋)陆游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6、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7、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78、(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7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80、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8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82、(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8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84、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8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6、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87、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8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9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1、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92、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9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94、释义: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95、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96、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97、译文: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宁愿成为一名百夫长也比做书生好。
98、《春望》唐代诗人杜甫
99、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100、《满江红》 岳 飞
10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