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句【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07 11:02:47

1、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2、《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诗人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麦田里的野鸡叫的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呢;桑林里的桑叶已经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5、初春(解析)第二句“日暖风香正落梅”,意思是和风携来花香,感到日渐温暖,而梅花正悄然飘落;由“日暖”“风香”“落梅”等词语可以知道,夹带着花香的春风吹来,使人感到日渐温暖,“日渐”表明是早春,温度不是特别高,此时正是梅花凋落的时节,梅花凋落大概是早春,推断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初春时节。

6、小船儿离岸,水纹儿清轻。阳春日暖,落梅染香了和风。远处黛青的山色,像一幅横展的画轴;白鸥飞处,又牵来一缕诗情。

7、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8、C.来往的船只较多,交通拥挤

9、“秀麦”是指出穗扬花的麦子。当地的水稻是“清明浸种,谷雨下秧”。与麦子相比,水稻播种较迟的自然原因是

1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1、“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着一虚笔。于长安柳市之南寻访吕逸人,跟一实笔。一虚一实,既写出吕逸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又显示了作者倾慕向往的隐逸之思。

12、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

13、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14、以下,诗忽然掉开,不写筑场打谷事,转说小孩子睡在落叶上玩耍,鸟雀在斜阳下热闹地飞鸣,远处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原野中草木发出浓郁的香气。这两联,着力对农村作描写,落叶、鸟雀及野景都点明节令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写小孩子无忧无虑地玩,从侧面反映了大人们忙于准备秋收的喜悦。鸟雀到了傍晚,总是成群地在稻田上空飞翔啄食,“鸟雀噪斜阳”不是经历过的人写不出来。作者选录的每一幅场景,都带有欢乐气息在内,于是诗出齐尾联,不再傍写,直接说明今年真快乐,田野里的稻子一片金黄,像云彩一般,一直铺到与天相连,丰收已经在望了。这样,通过末联的明点,前数联所表现的欢快都得到了落实。

15、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16、同时,也照亮你的心灵,无论白天有多少忙绿与烦恼

17、《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9、“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霰:小冰粒。草莽:野草。莽:密生的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降临,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20、【田园诗句】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2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译文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这个田园多丰硕。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22、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麻桑,可见他在劳动中同农民也有了共同语言。在诗人看来,与淳朴的农人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充满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23、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24、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25、①借事抒情。人们互相呼唤着去修筑打谷场,小孩子们则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以此突出人们忙于准备秋收的喜悦。②借景抒情。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叫得正欢,远远的村中炊烟袅袅;田野上林木与野草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渲染了秋收前田间地头欢乐的气氛。③直抒胸臆。尾联“乐哉今岁事”,直接点出“乐”的情绪。④以景结情。田野里的金黄稻子,像云彩一般,一直铺到与天相连,丰收已经在望,以景作结,强化了快乐的情感。

26、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27、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28、“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最后从正面写隐逸。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是真隐士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这就更为诗人所崇尚。松皮作龙鳞,标志手种松树已老,说明时间之长,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龙鳞”给“多岁月”作补充,并照应开头的“一向绝风尘”,全诗结构严谨完整。

29、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30、(译文)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31、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32、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

33、第一问:游览南园,顿时洗去尘世烦扰;一声长啸,便觉清风满襟。第二问:①流露出诗人对南园清凉幽静而又生机勃勃景色的喜爱之情。②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尘世烦扰、享受宁静田园生活的隐逸之志。

3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5、【田园诗句】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36、(解析)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的仕官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柴扉”、“虚室”等意象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净。

37、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38、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

39、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40、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41、在本诗中陶渊明却勇敢地反对了传统观念,冲破了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

4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3、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44、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45、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以及心境的恬静。全诗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4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7、“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这两句是说,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依依不舍。

48、《栾家濑》唐朝·王维

49、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50、这首诗,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充分表现了诗人归隐皈依的情思。描写中虚实结合,有上下句虚实相间的,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的,笔姿灵活,变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滞,颇有情味。

5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52、(注释)①项斯,生逢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风光。②蒸茗:炒茶。缲丝:从泡在开水里的蚕茧中抽出丝。

53、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54、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55、(解析)这支曲子先通过梨花飘如白雪、杏花红红白白、柳条婆娑起舞,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夜来微雨洒芳郊,绿遍江南草”,上句是眼前真实的所见所感,下句含有想象的成分。“绿遍江南草”,眼虽不能尽见,既然“一弄儿春光闹”,广袤的江南大地自然也绿遍了,景中寓情,这几句话都隐藏着人的喜悦情怀。

56、然后结合诗句所在的位置分析结构上的作用。这两句在诗歌的开头,一般是统领下文。开头两句提到“归”,先是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接着描述了几幅与归相关的画面: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麦地里的野鸡呼唤自己的配偶归来;蚕儿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农夫荷锄归家。

57、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58、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5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0、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61、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

62、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63、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64、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65、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66、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7、A(解析)A项,“开头四句从侧面写‘静’”错。开头四句应是“正面”写“静”。

68、将朦胧山色比作一幅画轴,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山色的朦胧美,营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69、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70、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71、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72、“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里人。墟曲,墟里、乡野。曲:乡僻。披:拨开。这两句是说,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73、B.春水陡涨,河流流速较快,船行较慢

74、春晴怀故园海棠(宋)杨万里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春晴怀故园海棠(宋)杨万里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伤春(宋)杨万里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75、A(解析)A.“无奈归隐的悲愤和乐观放达的心境”错。“误落尘网中”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并非“归隐的悲愤”。

76、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78、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7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0、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81、▼下拉屏幕参与文章评论

82、屋子旁的葡萄架能在夏天带给你一丝清凉

83、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84、孟浩然故人具鸡黍。开筵面场圃。待到重阳日,把酒话桑麻,邀我至田家,青山郭外斜,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是“绿树村边合。”描写作者在去友人家的路上看到青山绿树风景。《过故人庄》作者,还来就菊花

85、谢灵运是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他真正做到了融情山水,为后山水诗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86、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87、“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88、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89、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90、以景结情。“以景结情”田野里的稻子一片金黄,像云彩一般,一直铺到与天相连,丰收已经在望了。这样,通过末联的明点,前数联所表现的欢快都得到了落实。这首诗,首尾呼应,中间采用了几组跳跃性的镜头,忽写筑场,忽写儿童,忽写鸟雀,忽写村庄,看似各自为政,不相统属,而以“丰收”这条线作感情上的贯穿,烘托点染出一派庆祝丰收的喜悦景象,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91、《终南别业》唐代:王维。

92、“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93、田园,非农村,自然也!

94、(注释)穷巷:偏僻的里巷。鞅(yā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霰(xiàn现):小雪粒。

95、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

96、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97、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98、“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尘网:尘世的罗网。“三十年”应该是“十三年”,他从开始作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前后一共十三年。所以“一去三十年”是“一去十三年”之误。这两句是说,自己不得已出去做官,一去就是十三年。

99、杨万里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是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还有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年过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风光餐得遣诗招入翠琼杯。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100、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③。

101、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