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0 16:36:30

1、▲扫码关注部编本小学语文

2、古诗赏析144:送杜少府之

3、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4、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5、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6、本打算归隐山林寻找佳境,又因与故友离别深感惋惜。

7、干货分享丨拓展阅读丨课程学习

8、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9、偏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0、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1、山坡上一级一级的畦田像楼梯,平原上整整齐齐的畦田像棋盘。

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3、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1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5、【古诗欣赏】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16、(每日一练,坚持打卡),语文分数快速涨起来!

17、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8、原以为遇到那个心动的人便是一生的幸运,原以为跟心爱的人结合便是一生的福气。原来那一切都是不幸的源头,如果不相遇,如果不相知,如果不相爱,是不是便没有了那许多的宛转心伤 ?如果再给唐婉一次选择的机会,她还会选择认识陆游吗?如果再给陆游一次机会,他还会选择爱上唐婉吗?

19、(赏析)创作此诗时,诗人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20、本词叙写词人春天载酒湖上的所见所感,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人游春的欢娱,

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2、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23、赏析: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老杜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此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24、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25、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26、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7、(赏析)诗人面对良宵春色,剪剪轻风,金炉香烬,月移花影,一派风光,激起了思想上难以自制的波澜,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

28、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29、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30、苏溪亭上草漫漫,谁渏东风十二阑。

3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2、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33、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赏析:《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4、(赏析)“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愁本无形,却言“抱”,可见此愁对其来说有多浓,多重,清词论家贺裳评这两句为“入神之句”。

35、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36、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37、首联“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38、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9、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

40、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41、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42、答: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43、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44、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45、当然,从婉辞的角度看,作者是喜欢这场秋雨的。但纵观姜夔的一生,秋风秋雨从来都不是怡人的风景,正如他在一首词中写的那样,“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愁”才是他诗词的主调。

46、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7、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48、【古诗欣赏】人老了,喜静不好动,对万事都提不起兴致;

49、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

50、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51、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52、答:一语双关,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或答为“情景交融(以景寓情、虚实结合)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意思对即可。

53、(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

54、“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写出了人的活动,有人认为,“出”字用得好,有人认为这里用“荡”好,你赞成哪种说法?为什么?

55、③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56、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57、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58、古诗赏析151:早春呈水部

59、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60、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61、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直里逢迎。

62、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63、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64、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65、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

6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7、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6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0、答:同意。“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的到来“雁群”,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

71、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72、诗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相感情,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语言,却比作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73、(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74、参考答案: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7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76、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77、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78、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9、全诗抒发了感慨衰老、眷恋往昔之情。诗的开头两句,以议论的形式,阐明了宇宙间的一个普遍法则:荣华是难以长期保住的,万物之盛衰一直在变化,是难以预测的。

80、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钻进青蔼眼前雾团沓然不见。

8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82、月亮是诗,星空是画,愿所有的幸福伴随你;问候是春,关心是夏,愿所有的朋友真心待你;温柔是秋,浪漫是冬,愿所有快乐跟随你。月是中秋分外明,我把问候遥相寄;皓月当空洒清辉,中秋良宵念挚心;祝愿佳节多好运,人顺心顺事事顺!

83、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84、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85、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86、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87、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88、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89、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90、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91、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92、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93、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94、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95、赏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96、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97、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98、栏目主编:毕光荫/责编:杨衢

99、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00、鉴赏:《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

101、马上来练一练吧!一定要做完题再看答案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