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精选【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1 09:50:50

1、[拔不断]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续断弦]。末句上三句可省。本曲另一种分段法:首二句对,中三句鼎足对,末句独立。定格6句,定格字句:共34字。

2、“身似浮云”三句,是漂亮的鼎足对。“身似浮云”表现了少妇坐卧不宁的心态;“心如飞絮”表现了少妇的魂不守舍;“气若游丝”表现了少妇因思念而恹恹欲病的形态。作者通过对少妇身、心、气的描写,将少妇“便害相思”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短短几句,就足见女主人公的相思之苦、恋情之深。

3、⑽涂炭:比喻受灾受难。涂,泥涂;炭,炭火。

4、[寨儿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柳营曲],与[黄钟]之[塞儿令]不同。定格12句,定格字句:共54字

5、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6、居中一人,戴展脚幞头,穿圆领大袖的红袍,手持朝笏,足登乌靴,仅露靴尖,面容清秀、微髭。但两耳坠有金环,说明其为女性扮演,也就是这次演出的主角忠都秀,为元杂剧中的“正末”

7、张可久一生坎坷,虽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浑浊的政坛让他越发感觉到到自己的力量是多么微弱,自己对未来的憧憬有多么不现实,因作此怀古散曲以抒感慨。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9、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1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1、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代文学艺术的代表。杂剧始于两宋,盛于元代,是在宋杂剧、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歌舞艺术和说唱伎乐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它将歌曲、宾白、舞蹈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艺术。见于史籍、文献记载的元杂剧名目约有600余种,现存200种;杂剧作家200人左右。

12、[菩萨蛮]曲牌名,散套首曲,亦入[中吕]。同词牌,惟不用换头,亦不换韵。定格4句。定格字句:共24字。

13、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4、六幅湘裙一搦腰,间别来十分瘦了。

15、[绿幺篇]曲牌名,属北曲,小令用。又名[柳梢青]。开头两个三字句;只乔吉写过一首,大约是乔吉自度曲。乔吉的曲。开头两句都有衬字,定格9句,定格字句:共38字。

16、想着雨和云,朝还暮,但开口只是长吁。

17、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8、[不是路]万种风流,今日番成一段愁。泪盈眸,云山满目恨悠悠。谩追求,情如柳絮风前斗,性似桃花逐水流。沉吟久,因他数尽残更漏,恁般僝僽!恁般僝僽!

1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0、[山坡羊]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苏武持节]。亦入[黄钟]、[商调]。北曲属[中吕],南曲入[商调],二者小异。定格11句,定格字句;共43字。

21、元曲精选|天净沙·即事

2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24、左起第二人戴黑色攒顶,穿镶边土黄色开襟长袍,绣花搭膊,布袜,黄色单梁鞋,袒其胸部,以左手指居中者,右手作势,若有所托持,其面相作浓眉,白色眼圈,戴黑色连鬓假须,露嘴。为元杂剧中的“净角”

25、【元曲精选】接着连用两个“三更”,以点出“归梦”之难成:由于万千愁绪,以致夜不能寐。归乡之梦又为作者平添了一份乡愁,故“归梦”两字承上启下,既补叙了愁因,又为下文梦醒的描写作了必要的铺垫。梧桐滴雨,雨打芭蕉,古代的文人骚客常以此描写人生的愁苦,加之深秋夜雨,孤身一人,客居他乡,半夜“归梦”,引起人无限的愁思和惘怅。因此,作者以一个“愁”字,点出全曲的感情基调。

2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7、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28、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9、雨云浓,心肠俏,俊庞儿玉软香娇。

30、梧桐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浓浓的秋意。一声声滴落在芭蕉叶上的嘀嗒雨声,都使得愁思更浓。夜里做着的归家好梦,一直延续到三更之后。灯花落下,棋子还未收,叹息又将滞留在这新丰客舍。十年宦海奋斗的情景,江南家乡父母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上了心头。

31、[玉交枝]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玉娇枝]。亦入[双调],[南曲]有异。本曲可带[四块玉]为带过曲。定格8句,定格字句:共46字。

32、[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3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4、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

35、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7、左起第一人,戴软翅巾,穿圆领青袍,胸臂都绣有云龙,腰系玉带,以左手提右前襟露出右胫,右手持宫扇,为元杂剧中的“末角”

38、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39、古诗词赏析|关注久了会写诗

40、[游四门]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商调]。一字句可减。定格六句,定格字句:共30字。

41、[集贤宾]曲牌名,套数首牌。北曲多用于套数的首曲。[幺篇]同始调,用者甚少。与宋词、南曲不同。末二句须对。定格10句,定格字句:共64字。

42、18536626256

43、元曲在整个元代文学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与唐诗宋词并驾,这与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关,在元代没有科举制度的背景下,知识分子纷纷把创作的热情投入进了戏曲当中,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的作品贯穿整个元代文学史,一部《窦娥冤》,半部元曲史

44、纸鹞儿休将人厮应付,肯不肯怀儿里便许。

45、【元曲精选】[清江引]曲牌名,可代尾声用,小令兼用。又名[江水儿]。与[南曲]的[江水儿]不同。第三四句宜对。曲调轻倩疏快。除独用外,还可与[雁儿落]合为带过曲。定格5句,定格字句:共29字。

46、[小红桃]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平湖乐]、[采莲曲]、[武陵春]、[绛桃春]。亦入[正宫]。定格8句,定格字句:共42字。

47、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8、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49、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

50、余香:指情人留下的定情物。

5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天净沙·秋(白朴)天净沙·春(白朴)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天净沙·夏(白朴)天净沙·冬(白朴)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折桂令·春情(徐再思)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以上皆为经典元曲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52、这首词是姜夔的代表作,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人称姜夔词风清雅空灵,此词表现得非常突出。

53、[新水令]曲牌名,套数首牌。仄韵,[幺篇]同始调,用者极少。四两句定格作三字句。但普遍多作五字句,须对句。第五句下句增四字句,平仄同第五句。每句叶韵。[南曲]引子异。定格6句,定格字句:共29字。

54、[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55、⑴中吕: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卖花声:曲牌名,入中吕宫,用于散曲小令。全曲三十六字,六句六韵,基本句式为七。

56、元曲宫调之周德清《中原音韵》:“般涉拾掇坑堑。”

57、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58、忧则忧鸾孤凤单,愁则愁月缺花残,为则为俏冤家,害则害谁曾惯,瘦则瘦不似今番,恨则恨孤帏绣衾寒,怕则怕黄昏到晚。

59、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60、尧都(今临汾)见爱,即是当地最受欢迎,忠都秀为主角的艺名

61、[余文]薄情忘却神前咒,一度思量一度愁,把往日恩情付水流。

62、[凭阑人]曲牌名,小令兼用。与诸宫调不同。句法和情调都像词中的小令,宜于写小景抒幽情。定格4句,定格字句:共24字。

63、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64、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65、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66、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67、元曲宫调之周德清《中原音韵》:“双调健捷激枭。”

68、[落梅风]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寿阳曲]。第三句及末句均上三下与第四句上四下三配合,节奏上有特殊风味,与诗词不同。定格5句,定格字句:

69、右起第一人,戴东坡巾,穿圆领淡黄袍,胸臂及腹部均绣有云鹤,束带,以右手置腹前,左手持长柄刀,与左起第四人都为女性所扮饰。为元杂剧中的“末角”

70、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何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71、[骤雨打新荷]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圣乐]。多入[双调],抒发激越昂扬的感情。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元遗山先生好问所制,而名妓多歌之,俗之为骤雨打新荷是也。”有[幺篇]换头须连用。[幺篇]首句换为“平平平平仄仄”六字,余同始调。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五四四五六七三四共46字,双调20句,共92字。

72、[一半儿]曲牌名,小令兼用,属北调。与[忆王孙]实为一体,因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故名[一半儿]。曲中多用此体,用[忆王孙]甚少。定格5句。定格字句:共33字。

7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4、《集》里面有《楚辞》、《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唐五代词》、《宋词》。

75、元曲宫调之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吕宫高下闪赚”。

76、最后四句是一问一答,作为全篇的一个补笔。“证候”是医家用语,犹言病状,因为上文言少女得了相思病,故此处以“证候”指她的多愁善感,入骨相思,也与上文“害”字与“气若游丝”诸句给合。作者设问:什么时候是少女相思最苦的时刻?便是夜阑灯昏,月色朦胧之时。这本是情侣们成双作对,欢爱情浓的时刻,然万对于茕然一生独一身的她来说,忧愁与烦恼却爬上了眉尖心头。不可排遣的相思!

7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8、由服装及妆容我们可以看到,在元代时戏曲的剧服设计已经相当发达,对后世的装扮具有深远影响,山西为古代戏曲之乡,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的“关郑白”均为山西平阳人: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79、这组曲子由两首小令组成。令曲与传统诗词中的绝句与令词,有韵味相近者,有韵味全殊者。这两首怀古的令曲,前一首便与诗词相近,后一首则与诗词相远。

80、[阅金经]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又名[西番经]、[金字经]。亦入[双调]。小令用者多。定格7句,定格字句:共31字。

8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82、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8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84、此词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85、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86、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才刚刚懂得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的折磨。

87、唐诗: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宋词:十六字令〔宋〕蔡伸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周晴川《十六字令》眠,月影穿窗白玉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8、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89、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90、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91、[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此为带过曲。由[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三支曲子组成。[骂玉郎]小令兼用。又名[瑶华曲]。本曲为带过曲,带[感皇恩]、[采茶歌]不能单用一曲。套数中亦须连用。[感皇恩]小令兼用。[采茶歌]小令兼用。又名[楚江秋]。定格27句,定格字句:共89字。

92、[上小楼]曲牌名,小令兼用。有[么篇]换头,小令不同,套数宜用。亦入[正宫]。定格9句,定格字句:共37字。

93、元曲宫调之又作“正黄钟宫”。周德清《中原音韵》:“正宫惆怅雄壮。”

94、软件还集合了多种写作辅助工具“辞海成语辞典”、“唐诗精选”、“宋词精选”、“元曲精选”、“名人名言”、“歇后语精选”、“词汇

9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96、《四库全书》共6本,分别是《经》、《史》(上下两册)、《子》(上下两册)、《集》。

97、曲作一开始就用鼎足对形式:“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既点明了时间、环境、又照应了题目,更交待了此曲的感情基调。梧桐叶落,飒飒声响,表明是深秋时节;以雨打芭蕉叙出气候,芭蕉叶大而较硬,声音清晰而杂乱,与寂寥的旅人的愁绪自然和谐地共鸣起来,仿佛打在心上,千愁万苦,如雨点密集而下,创造了无限凄凉的环境。作者以《夜雨》为题,通篇却不着一个“雨”字,而是从听觉人手,给秋以声,给芭蕉以愁,借“雨”写“愁”;“一声”声,“一点”点,既形象地写出了秋雨连绵不断的特点,也暗示了主人公的缕缕愁思如同这秋雨一样无法断绝,从而深化了曲子的意境。

98、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99、[夜行船]曲牌名,散套可作首曲,[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与宋词异。定格5句,定格字句:共29字。

100、[殿前欢]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妇孩儿]、[风将雏]、[凤引雏]、[燕引雏]。末二句一般对仗,也可以作回文。不少作品在第六句增加两个衬字,使七三句成为五言鼎足对,定格9句,定格字句:共42字。

101、这套书由齐豫生、夏于全主编,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