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字词注音及解释汇总
2、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
3、朝闻夕死:孔子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4、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周处)终于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5、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初中生都在埋头背!
6、☞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考知识点+答题模板
7、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8、(自新十五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zhān)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9、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10、☞七年级上册语文学习资源
11、☞初中语文必须会背的180个文言文实词!学霸都在偷偷背
12、(2)乡里皆谓已死()
13、☞九上语文理解性默写常考题集合
14、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诗歌详解
15、最全总结: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复习必备!
16、本文也颇含哲理。在乡人眼里,周处是义兴“三害”之首,即使杀虎斩蛟也得不到人们的谅解。难得可贵的是周处能从乡人的反应中感悟到自己的严重过失,进而听取贤人的规劝,幡然悔悟,弃恶从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17、☞最全初中语文思维导图,22张图涵盖所有知识点!
18、郗嘉宾得知人们把自己比做苻坚,非常高兴。
19、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20、☞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21、陆清河(陆云)从哪几个方面说服周处,使他坚定了改过的信心?三个方面。(1)讲述“闻道”的重要意义:古人贵朝闻夕死。(2)对周处进行鼓励:君前途尚可。(3)指出周处一定能达到目的:何忧令名不彰。
22、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23、☞寒假预习|2020年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全)
24、☞2020春学期丨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25、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超全汇总,为孩子收藏!
26、☞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资源
27、2020秋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28、出处:出自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29、【周处译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30、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犯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
31、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32、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A)(C)A.且人患志之不立。|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B.或说处杀虎斩蛟。|蛟或浮或没。C.始知为人情所患。|山峦为晴雪所洗。D.乃自吴寻二陆。|欲自修改。
33、(预学案)统编语文七~九年级上册汇总
34、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归纳
35、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36、翻译:后赵王石勒请武乡有声望的老友前往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同他们一起欢会饮酒。当初,石勒出身贫贱,与李阳是邻居,多次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所以只有李阳一个人不敢来。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一事,那是我当平民百姓时结下的怨恨。我现在广纳人才,怎么能对一个普通百姓记恨呢?”于是急速传召李阳,同他一起饮酒,还拉着他的臂膀开玩笑说:“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随后任命李阳做参军都尉。
37、孟昶还没有显达的时候,家住在京口。有一次看见王恭坐着高车,穿着鹤氅裘。当时下着小雪,孟昶在竹篱后偷着看他,赞叹说:“这真是神仙中人啊!”
38、统编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39、☞初中生名著电影汇总,在线观看(附中考名著书目)
40、于是就进入吴郡去找寻陆机和陆云(以求指点)。(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怕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远扬呢?”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
41、☞统编语文九上课内古诗词汇总及赏析
42、周处就进吴郡找二陆。陆机不在,恰好碰上了陆云,将全部的事情说出而且说自己想要悔改但年岁已经浪费了,终究没有什么结果。陆云说:“古人以‘朝闻夕死’为至理名言,况且你的前途还不错。而且别人怕你不立志向,怎么用担心你的名声无法宣扬呢?”周处就悔改自我勉励,最终成为了一代忠臣。
43、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远扬呢?”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
44、(译文)丞相王导被授予司空一职,桓廷尉梳起两个发髻,穿着葛裙,拄着拐杖,在路边观察他。赞叹说:“人们说阿龙出众,阿龙确实出众!”不觉跟随到官府大门口。
45、☞2020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汇总
46、病情分析:您好,这个年龄一般很少会有肩周炎,一般是肩部肌腱炎,肌纤维炎等等指导意见:对于这种情况比较简单的治疗,包括外敷膏药(一正,奇正,云南白药膏等等),口服氯唑沙宗片,伸筋丹等等,如果效果不佳,可以采取关节注射,推拿,理疗等等
47、陆清河(陆云)从哪几个方面说服周处,使他坚定了改过的信心?
48、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
49、【周处译文】初中语文必须会背的180个文言文实词!学霸都在偷偷背
50、五官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右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主宿卫护从。虎贲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羽林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光禄大夫,秩俸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俸比一千石,中散大夫,秩俸六百石,谏议大夫,秩俸六百石,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议郎,秩俸六百石,为皇帝谋事。仆射,秩俸比千石,主宾赞受事。
51、☞最全总结: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复习必备!
52、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53、达:显达,得到显要的地位。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4、周处风土记原文是用繁体字来书写的文章。此文中能用繁体来书写的字有:处、风和记共字,具体书写转换过程为:处字的繁体写作處。风字繁体写風,正如讽字写作諷,疯写作瘋。记字繁体已不变,讠旁繁体写言.,如同诗词写作詩詞一样写記。此文译文写作:周處風土記。
55、toplaythelutetoacow;tocastorthrowpearlsbeforeswine;topreachtodeafears
56、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57、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
58、2020秋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59、最全初中语文思维导图,22张图涵盖所有知识点!
60、统编语文九上课内古诗词汇总及赏析
61、被:通“披”。披着,穿着。
62、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考知识点+答题模板
63、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主簿,省录众事。
64、周处公元236—公元297年,字子隐。周处年轻时游手好闲,祸害乡里,后来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最终成为一代名臣,流芳千古。
65、海量教学资源,免费领取
66、☞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67、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68、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69、☞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70、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周处)终于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71、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72、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73、《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五〇引《陕西通志》:“周处祠在渭南县倒兽谷口,世传处杀白额猛兽于此。又传赤水即处斩蚊地也,水尽赤。”按:周处杀虎斩蚊,本传在义兴郡,此又传在陕西渭南,是皆传说之附会。参见“周处斩蚊”。
74、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字词注音及解释汇总
75、☞统编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76、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77、(译文)王羲之得知人们把《兰亭集序》和《金谷诗序》等同,又认为自己和石崇相当,神色非常欣喜。
78、(3)古人贵朝闻夕死()
79、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80、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81、史上最全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82、周处年轻时,(为人)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另外,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83、周处父亲死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
84、周处杀了老虎后,又潜入水中击杀蛟。蛟有时浮出有时下沉,游了数十里,周处都和他一起(前行)。过了三天三夜,乡里人都说(周处)已经死了,都互相庆贺。然而周处最后杀死了蛟出来了,听说乡里人互相庆祝,才知道被人们认为是祸害,已经有了自我会改的想法。
85、☞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汇总(206整理)
86、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87、☞统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88、孙吴被晋朝攻灭后周处就去了洛阳,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新平的太守,安抚叛乱的少数民族羌人,使他们归顺朝廷,人民都赞美他是好的官吏。
89、听课请加入徐子曰学习群,可直接交流。徐子曰学习2群145913798(qq群)
90、☞统编七下八下九下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91、本文写的是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从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为人凶强,被人视为祸害,一直写到他终为忠臣的结局,表现了一个人只要有改恶从善的决心和行动,无论时候早晚,总能有所成就。
92、☞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9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
94、☞中小学生必背的历朝历代名篇名句400句
95、翻译:齐宣王喜爱射箭,喜欢人家夸耀他能够使用强弓,其实他用的弓只要三百多斤的力气就可以拉开。他在大臣面前显示弓,大臣们都拉着弓试一试,都只拉到一半,便说:“拉开它至少要一千多斤的力气,不是大王,谁能拉得开?”宣王非常高兴。但是,宣王用的不过是三百多斤的弓,但是他一辈子都以为自己拉开了一千多斤的弓。三百多斤是实,一千多斤是名,宣王喜欢的是名而失了实。
96、☞统编七下八下九下语文全册课文检测汇总
97、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8、☞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99、西晋将领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今苏宜兴南)人。他少时为害乡里,人称他与蛟、虎为“三害”。后立志改过,并斩蚊射虎,为民除害。官至建威将军,在镇压齐万年起义时|战死。
100、二陆:指陆机、陆云两兄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社会名人。
101、古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少年之时,血气方刚,有时候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但是知错能改,人们依然会给予极大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