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简介【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1 10:54:01

1、杜甫是个重感情的人。对这个超级远的远亲,他依依不舍,写诗送别:

2、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3、(齐烟九点)出自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梦天:梦游天上。齐州:指中国。齐,中也。九点烟:中国古分九州,从天上往下俯视,犹如九点烟尘。齐烟九点的意思是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4、②衰灯:暗淡的灯光。络纬:虫名,俗称纺织娘,因秋天季节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

5、他写这样的作品并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在家乡的早年,长谷,从洛阳到长安的道路附近,有必要收集交通工具,以至于他被人民大量剥削,统治阶级是一种险恶的行为。

6、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7、韩愈兴奋地大喊:“快把这个人给我找回来!”

8、一天到晚,除了写作、科研、带学生,还要应付学校的杂事、教育部门的验收,以及各种崇拜者、女粉丝……

9、“现实?浪漫?武侠?言情?”家人问。

10、李贺被称为诗鬼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并称为唐代知名大诗人,因为其处在中唐时期,这时的唐朝国力衰弱,实力远不如鼎盛。只是所以李贺的诗多有郁闷,悲愤之色,其人一生也可以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心中苦闷都发泄在诗中。

11、(呕心沥血)“呕心”出自唐代李商隐《樊南文集•卷八•李贺(长吉)传》。“沥血”是韩愈《归彭城》诗中用语。后人把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形容穷思苦索,费尽心血。呕:吐;沥:滴。呕心沥血是一个经典成语,使用频率高。

12、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在当今宜阳县三乡乡的昌谷。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旧《宜阳县志》载:“长吉(李贺)多才,栖息昌谷”。在李贺的诗歌中,有不少直接以昌谷为题的作品。据《南园十三首·其二》的“宫北田塍晓气酣”句,宫即连昌宫,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建,又有玉阳宫、兰昌宫之称。连昌宫的遗址,就在连昌河谷,李贺的故宅离连昌宫不远。西有“汉刹云山”(光武庙),南有女几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于连昌河西岸。当年的众多权贵名人,如武则天、唐玄宗、张九龄、岑参、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在这里都有吟咏唱和的诗文。

13、【李贺简介】鸾珮:雕刻着鸾凤的玉珮,此代指仙女。

14、《史记·叔孙通列传》所载“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旧唐书·房玄龄传》所录“(公卿勋臣)咸自矜其功,或攘袂指天,以手画地种种,就是“功狗们丢开矜持,蜂拥而上,龇牙咧嘴,争抢肉骨头的丑态百出之形象写照

15、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16、唯美倾向。他的诗是苦闷的象征,其直观幻想和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17、以上对话是我的揣测。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次别离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18、主播│王洋一凡静言幽湖游目骋怀夏日

19、日后,这个孩子将会从自己手中接过熊熊火炬,照耀唐诗的辉煌之路。

20、“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

21、以上三句,都是诗人梦里漫游天空所见的景象。第四句则写诗人自己进入了月宫。“鸾珮”是雕着鸾凤的玉珮,这里代指仙女。这句是说:在桂花飘香的月宫小路上,诗人和一群仙女遇上了。

22、以描写鬼神怪异为题,是把楚辞的浪漫主义与唐诗的圆熟技巧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此类作品不算多,但在李贺诗的名作中,一半以上是属这类,后世诗评家称李贺为“鬼才”,称其诗为“鬼仙之辞”。

23、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在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

24、再没有编织同心结的东西,墓地上的繁花更不堪修剪。

25、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26、④不遣:不让。花虫:蛀蚀器物、书籍的虫子。蠹(dù):蛀蚀。

27、“我要用最吉利的字给他取名。”李晋肃想。他给儿子取名“李贺”,字“长吉”,希望他一生都吉祥。

28、他又读了下去,直到结尾:

29、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在洒窗冷雨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这种事情,一般只是生者对死者做,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30、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

31、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32、“都不是,我的主攻方向是——魔幻。”李贺淡淡地说。家人又仆倒一片。

33、你听了是不是险些晕倒?这也可以成立?

34、从你吼叫的姿势可以看到

35、⑦佩:身上佩带的玉饰。

36、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这里却指东海上的三座山。

37、顺便说一句,这个叫沈子明的哥们有点不靠谱,回头就把这事给忘了。直到李贺死了整整十五年,这哥们喝醉了酒,一翻箱子,才发现压在底下的李贺诗稿,估计都发霉了。

38、本专栏音频资源来源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非常知名的栏目《阅读与欣赏》。暂时没有与音频对应的文字资源,以下文字,仅为大家欣赏和理解提供参考。

39、【李贺简介】秋风中,年轻人含泪紧握杜甫的手:“表兄,我也喜欢写诗,可什么时候才能写到你这个水平啊!”

40、来自九个产品。从此,“牢落长安”已经持续了3年。在官员的3年期间,李贺亲自经历过很多事情。他组建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深刻的理解。虽然个人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他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和鞭打黑暗的诗歌。

41、790年,这个男孩出生了。他身体很差,又瘦又小。父亲李晋肃却很爱他,希望他健康幸福。

42、韩愈说话算数,在不少场合都推介了李贺的诗文,给他站台。有了他的帮助,李贺人气大增,开始迅速涨粉。

43、任由幻想插双翅,双翅飞天别有神。

44、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45、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46、①苏小小:《乐府广题》记载:“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方舆胜览》:“苏小小墓在嘉兴县西南六十步,乃晋之歌妓。今有片石在通判厅,题曰苏小小墓。”

47、关于苏小小的传说颇多。李绅在《真娘墓》诗序中说:“嘉兴县前有吴妓人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后来竟成为文学故事人物。此诗是作者联想苏小小生前其人,和死后之鬼所写的一首既是写鬼又是写人的诗篇。

48、可惜的是,韩愈的声援也救不了李贺。所谓“文可以变风俗”,这句常常被用来称赞文豪的话,有时真的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49、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名妓。李绅在《真娘墓》诗序中说:“嘉兴县前有吴妓人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李贺的这首诗以苏小小的故事为题材,写幽灵形象和幽冥境界。全诗由景起兴,通过一派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诗中寄寓着诗人独特的身世之感。

50、在文章中,他发出了那著名的一问:

51、☞古代文学初试第1是怎么复习的?

52、李贺的死充满传奇色彩。稍晚的大诗人李商隐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53、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

54、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55、⑤香魂吊书客: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诗人。书客:诗人自指。

56、至于为什么把他称作诗鬼,那是因为他的诗中出现,死、字和,老,字比较多,还有他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有人觉得有鬼灵出没,阴森可怕,因此,他才会有,诗鬼,之称。???

57、然而,一件意外的事打乱了李贺的计划——家乡忽然传来噩耗,他的父亲病故了,必须回老家服丧守制三年。

5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贺

59、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鬼才。李贺一生以诗为业,其诗可分为4类。李贺诗想象丰富奇特,幽深奇谲,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富有浪漫气息 。但也有少数明白易懂的诗 ,他擅长短篇,被称为长吉体。他多写古诗与乐府,近体很少,无七律。他的诗借鉴了齐梁宫体诗的词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由于太注意雕琢,有的诗往往词意晦涩,堆砌词藻。李贺曾自编其集。

60、个人简介:文字版100字以上(校对完好)

61、其时老一代文豪韩愈已经故去,他找来作序的新一代猛人,叫做杜牧。没错,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的那位。

62、命运第一次玩弄了他。他只好眼睁睁看着三个好朋友王参元、杨敬之、权璩都考上了进士,自己只有在老家等待。

63、元和六年五月,李贺经宗人推荐,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李贺个人生活虽不如意,但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

64、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曾写了不少抒愤之诗,当年回到昌谷。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又有韩愈为之推奖,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为官3年间,李贺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

65、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66、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典型如李贺的《秋来》诗文。《秋来》这首诗大约作于李贺辞官归家的时期。

67、小李贺要打动大文豪韩愈,只有一条路:拿出最猛的诗,让韩院长吓一大跳。

68、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

69、闲叙一笔,我本人并不很喜欢韩愈的诗,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在文坛上,同时代的很多诗人如李贺、张籍、贾岛、孟郊、李翱、皇甫湜,都得到过他真心的帮助。他是一个真正的良师益友。

70、诗歌意象非同寻常,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词汇,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强烈的主观色彩常表现为意象复合的“通感”,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新鲜,化平易为惊险、瑰丽。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是李贺诗歌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代表作如《李凭箜篌引》。

71、⑩冷翠烛:磷火,俗称鬼火,有光无焰,所以说“冷翠烛”。

72、选词炼句,不落窠臼

73、此后的日子里,他几次出门奔前程,都不成功,回来只看到日渐败落的家庭。姐姐嫁人了,弟弟远行谋生,家里只有他和老母亲相依为命。

74、第一轮是河南府试,李贺成绩很好,轻松过关,拿到了“乡贡秀才”资格,取得了去长安的门票。

75、芳草犹如她的席垫,松树犹如她的车盖。

76、李贺傲然一笑,说出了让家人再次晕倒的话:“互推!”

77、⑾劳:不辞劳苦的意思。

78、这首诗以景起兴,通过景物幻出人物形象,把写景、拟人融合为一体。写幽兰,写露珠,写烟花,写芳草,写青松,写春风,写流水,笔笔是写景,却又笔笔在写人。写景即是写人。用“如”字、“为”字,把景与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描写了景物,创造出鬼魂活动的环境气氛,同时也就塑造出了人物形象。诗中美好的景物,不仅烘托出苏小小鬼魂形象的婉媚多姿,同时也反衬出她心境的索寞凄凉,收到了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这些景物描写都围绕着“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这一中心内容,因而诗的各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得到集中的、充分的揭示,显得情思脉络一气贯穿,具有浑成自然的特点。

79、《高轩过》《梦天》《雁门太守行》《致酒行》《李凭箜篌引》《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秦王饮酒》《老夫采玉歌》《野歌》《苦昼短》《马诗二十三首》《仁和里杂叙皇甫湜》《感讽五首》《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罗浮山人与葛篇》《天上谣》《浩歌》《秋来》《苏小小墓》

80、他本来应该趁热打铁,抓住机会去考进士。在唐代,科举是不糊名的,一个考生能不能考中,和他的名气有很大关系。李贺当时已颇有名气,又有了韩愈的赏识,登科的机会不小。

81、⑥盖:车盖,即车上遮阳防雨的伞盖。

82、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兔。《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故事。汉乐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捣药长跪虾蟆丸”,说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蟾蜍。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蟾在哭泣。

83、李贺仰天长笑。我就来做这个诗鬼吧。

84、诗歌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修辞的奇巧和诗歌语言的奇峭。但有其不足,追求奇峭虚幻而往往流于晦涩险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连贯的情思脉络,难于索解。

85、“人家是大V,你是个小号,你找他做什么?”

86、自你走后唐朝再无人背背囊出行

87、就像他怀念钱塘名妓的那篇《苏小小墓》:

88、(黑云压城城欲摧)出自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本意是黑云压在城上,好像要把城摧毁。后来用于比喻恶势力的一时嚣张及其造成的紧张局面。

89、26岁那年,李贺进行了人生最后一次努力——我不能考试,但还可以参军,建功立业啊。

90、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91、元代孟肪曾说:“读长吉《十二月乐词》,其意新而不蹈袭,句丽不淫,长短不音节各异。这组诗在选取物象和意境上全避熟典,诗中二月不用折柳,三月不用桃李,五月不用蒲艾,七月不用牛女,八月不赋明月,九月不写登高。这是那些只会吟“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的酸穷文人无法企及的境界。

92、这天,韩愈刚刚送走了一个粉丝,非常疲惫,“极困”。他的研究生抱着一摞材料进来了。

93、年纪稍长,李贺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十分刻苦。李商隐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五岁的李贺就已经誉满京华与李益齐名了。

94、李贺反问:“现在文坛上,最大的腕是谁?”

95、“不是文件,是一个河南年轻人的投稿。”研究生说。

96、“九州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湜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元和九年(814年),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

97、摹鬼描仙为写人,幽思托梦梦犹真。

98、李贺诗歌诗风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在内容上主要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描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写人民的疾苦;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卫勉等。

99、☞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100、李贺(790~816),字长吉,昌谷人,抱负远大,自视甚高。因父名“晋肃”之“晋”与“进士”之“进”同音,“肃”与“士”音近,李贺便以有讳父名而被人议论攻击,不得参加进士考试,理想抱负被无情现实击得粉碎,备尝人生苦涩,卒于故里,年仅27岁。有《李长吉歌诗》,存诗二百五十余首。其中《李凭箜篌引》为高考必背篇目,《秋来》、《将进酒》、《雁门太守行》、《马诗二十三首》、《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皆著名,尤以《金铜仙人辞汉歌》为最,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为千古丽言,感人肺腑。

101、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