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中拜除自和二首其一(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灰韵显示自动注释
2、惜鹤十首(并序。录四)其三挽鹤(元·张养浩)五言律诗押真韵显示自动注释
3、按:①列子。②「娵隅」,见郝隆与桓温诗语。
4、窗下孔宾归去来,春随三十六宫开。虚言徒使燕人泪①,实用休争楚国才②。
5、赠刘仲宪(元·张养浩)显示自动注释
6、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
7、言语不通刚作字,道途良苦且停鞭。老兵来报肩舆稳,使我愀然愧昔贤①。
8、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显示自动注释
9、因之有真悟,日晏忘濯缨。
10、所以说,虽然张养浩本人是元散曲大家,但对元散曲的打击也是致命的。
11、常恐尘纷汩寸心,好山时复一登临。长风将月出沧海,老柏与云藏太阴。
12、过李溉之天心亭(元·张养浩)七言绝句押删韵显示自动注释
13、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14、【张养浩】所以历来统治者也就不敢树他为典型了,这样张养浩也就不会被正史所称道。
15、短短一曲小令,起于山河大地,再到千古兴亡,最后收于天下苍生。三重意境跌宕起伏,如聚如怒,真是古君子赤诚之风,以万民疾苦、天下兴亡为己任。
16、文中照片,部分来自网上,部分来自驴友,特此致谢。
17、自古以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曾经叱咤风云,转瞬间又都归于灭亡。功也罢,名也罢,都如流星般闪过,不能长久。回想自己,曾因直言相谏,反落得被贬他乡,如今再次启用,谁能预料后果如何呢?
18、茫然四顾动心魄,岚光荡秀浮双眉。路回宝刹忽风堕,大鹏九万离天池。
19、或将复徭役,或将表门楣。或斥兼金赐,或选好爵縻。
20、题注:不用风、雪、雷霆、江海等字。
21、赴任路上,张养浩一路走来,触目所及,真是惨不忍睹,所见灾民全是破衣烂衫,“剥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张养浩“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甚至看到了残杀自家亲人,以吃其肉的惨烈场面。
22、群仙出没空明里,千古销沈感慨中。免俗未能君莫笑,赏心吾亦与人同。
23、劝农使者徒上功,虚丽祇堪文案牍。绎骚后迨五季间,竞投钱镈悬刀镯。
24、一天到晩不停地读书,白天默默地背诵,夜晚就关上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张养浩任堂邑县尹。上任后首先拆毁了滥设的祠庙30多所。
25、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閒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
26、张养浩的《上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俪山怀古》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多年,但课本上对他的介绍极其简单。
27、平生喜清景,揽之欲杯吸。讵惟可乐饥,亦足已沈疾。
28、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29、最后的十二个字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兴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30、美哉山河固,两有险与德。区区辽与金,铜驼几荆棘。
31、按:①不敢以人代畜,半山事。
32、否极或者泰运还,有诏吏止七品服。君由弱冠冠儒冠,一概谁分鸾与鹏?
33、气澄天宇高,心寂尘累空。木落山献体,波缩沙留踪。
34、统元欲复今何难,政坐因仍弗加勖。骏奔期会誇独贤,深竟根株衒能狱。
35、张养浩早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就归隐山林,过起了清风明月的田园生活,朝廷曾六次召其入朝为官都被他婉拒。
36、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党羽凶恶残暴,为害百姓,人民无法忍受这种痛苦,原先的县尹没有一个敢于追查的。张养浩来到后,将李虎及其党羽都依法处治,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37、我爱云庄好,溪流转玉虹。惊飙荷背白,残照鸟身红。
38、亲实命之,弗荷恒惧。幸无失坠,以永终誉。岂曰能官,菽水攸助。
39、【张养浩】贪掠财物。《晋书·儒林传·范弘之》:“货黷京邑,聚歛无厌,不可谓厉身。”元张养浩《赠刘仲宪》诗:“下及魏晋隋若唐,或耀武功或货黷。尽刳民力供上需,何异养身还饵毒。”
40、云庄的风景美,那里“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映青山茅舍疏篱,绕孤村流水花堤;”那里“一带山川,万顷风烟,都在几席边。压枝低金杏如拳,客来时樽酒留连;”那里“水绕门,树围村,雨初晴满川花草新。鸡犬欣欣,鸥鹭纷纷,占断玉溪春;”那里“鹤立花边玉,梦啼树杪弦,喜沙鸥也解相留恋。一个冲开锦川,一个啼残翠烟,一个飞上青天。诗句欲成时,满地云撩乱。”
41、平生许国胆囷轮,谔谔危言不顾身。人道龙逢非俊物,我知汲黯是忠臣。
42、泉州(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麻韵显示自动注释
43、粤天地分,岁月无算。此身始有,胡忍涂炭。古人遗训,方册具见。
44、粉署衔香十许年,故乡重到重留连。子牟恋阙心空赤,江总还家鬓尚玄。
45、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十九岁那年,游济南白云楼作《白云楼赋》:“惜余才疏生晚后机会,不及奋笔为拟燕然铭,雄心霸气龙韬虎略见无复,空闻燕雀鸣幽扃。”一时间被众文人传抄,山东按察使焦遂看了,也被其文章的大气磅礴所惊叹,并感其建功立业之雄心,特破例推荐他做了东平学正。
46、兹晨君见过,童稚骇而走。牙纛明郊原,骑从隘岩薮。
47、湫居厌纷厖,升高百忧失。河流耿微明,野烧还故碧。
48、于焉遂平昔,孤陋庸何伤。
49、至正二三十年(1363年)五月,朱元璋建礼贤馆,宋濂等人均在馆中。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朱元璋下诏撰修《元史》,命宋濂及王袆为总裁官。
50、昔人有埋子,天怜以金遗。复有货视者,哀鸣走通逵。
51、我行适见之,亦觉心乐康。昔闻太古俗,今历华胥乡。
52、丘园投老谢麾招,相与无非莫逆交。破屋带花红掩陋,矮墙围柳翠添高。
53、《漢語大詞典》:莺梭(鶯梭)拼音:yīngsuō
54、班定远飘零玉关田,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
55、按:①晋戴逵为避徵君,远依王珣。
56、况兹风雨夕,微灯翳寒阴。潜蛩泄幽语,徂雁遗哀音。
57、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58、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59、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赴陕西上任时,看到百姓因旱灾而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惨景时所作,满纸的沧桑与沉重,就像如聚的峰峦、如怒的波涛,深深的压在心头。
60、此曲的前六句分别讲述了六个古人的悲惨为官遭遇。初读似乎毫无关联,但是作者用“因此上功名意懒”一句将其联系起来并加以总结。原来作者在前面所讲述的六个故事都只是他举的例子,每个例子都旨在说明自已“功名意懒”的原因。
61、毛良卿送牡丹(元·张养浩)显示自动注释
62、因为喜欢龙洞,就常去那儿。去不了的时候,就看时人和古人的游记或美篇。前一段读了张养浩的《龙洞山记》,又读了他的《标山记》,继而顺藤摸瓜,一路读下去,读《元史》中的《张养浩传》,读张养浩写的诗文和散曲,对于他的一生有了初步的了解。
63、西山亦喜得佳客,巍峨相向如争功。辽金兴废渺何许?今人一笑怜鸡虫。
64、子囊钱贯朽,母箧无针锥。子妾曳绮罗,母裙露肤肌。
65、而汝今我哺,以我犬豕为。况我老且病,累汝无几时。
66、过颜鲁公庙(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显示自动注释
67、文/肖公子出版过《王阳明和他的对手们》、《曹雪芹访谈录》等
68、天历二年,陕西大早,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皇帝特地任命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便将家中财产分给村中的穷人。
69、后因子贵,追封通议大夫(正三品)、吏部尚书(正三品)、上轻车都尉(正三品)、济南郡侯(正三品);母亲许氏,后追封济南郡夫人。
70、兴来放步白云岭,海阔天高异人境。乱山万马东南驰,只恐郊原碎俄顷。
71、人间胜事忌多取,毋使乐极还生悲。
72、张养浩(1270年—1329年),号云庄。汉族,字希孟,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
73、元朝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的这场旱灾,遍及中国整个北方,以陕西灾情尤为深重,那时全国只有数千万人口,仅陕西一地灾民就达一百二十万。
74、以隐于贾,以晦其著。以俭其出,以阜其聚。以开我人,以笃我祜。
75、庭树有阴僧结夏,野花无语女怀春。清风一榻茅檐底,六贼三尸犬许驯②。
76、展开明月清溪阔,吹断香风锦树空。托意莼鲈归故里,始知张翰是英雄。
77、饮城东刘氏园亭(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庚韵显示自动注释
78、云山自笑头将鹤,人海谁知我亦鸥。幸遇佳辰莫辞醉,浮云今古剧悠悠。
79、古井不妨风浩荡,浮云何损月婵娟。江湖秋净多来雁,莫惜平安到瘴烟。
80、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81、这未尝不是张养浩的心声,虽然他这番心声产生的年代着实可疑,张养浩成长的时代里,元朝已经在中原建立了稳固的统治,作为汉族出身的张养浩,未必会怀念金朝的好处,北宋的繁华则是更加遥远缥缈的存在。
82、不久积劳成疾,殉职于任上。
83、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朝廷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赈灾,已经年过花甲的张养浩收到任命后,不顾自己年迈,将家财分给村民,一路向西而去。
84、裹饭孰子遗,载酒孰子斟。岂不欲一往,畏彼泥潦侵。
85、田居自和二首其二(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东韵显示自动注释
86、座无裀褥甑生尘,庋有诗书盘苜蓿。归来叹羡原宪贫,却顾轻肥还自恧。
87、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88、青春回首去堂堂,衰白侵寻底处藏。老我痴蝇钻故纸,何人肥马耀康庄。
89、谓相依。金元好问《学东坡移居》诗之二:“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於。”元张养浩《毛良卿送牡丹》诗:“明窗浄几相依於。”
90、拟四季归田乐四首其四冬(元·张养浩)显示自动注释
91、从今以后。宋苏轼《登州召还议水军状》:“今后宣命,抽差本城兵士往诸处,只於威边等指挥内差拨。”元张养浩《登泰山》诗:“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我们厂长今后吃不开了,要靠你们工人了。”
92、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93、世味宁同酒味甘,野情不似宦情贪。乘舟远遁谁如范?拍板高歌每羡蓝。
94、黄州道中(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尤韵显示自动注释
95、现在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可见我们现在开始重视张养浩了。
96、幽閒自能年,直恐人未识。千载桃源春,莫谓访无迹。
97、刘君刘君策固佳,俯仰悠悠知者孰?传存拾沈示永箴,书著兴戎昭往躅。
98、即引造行省,使细陈毫釐。且命出儿肉,阖府遍示之。
99、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100、稼穑无非雨露功,农家分喜到诗翁。劳心漫刻七年楮,贻戚空成九载弓。
101、泪巾又燥女又殇,兰玉埋香见无复。士夫固以贫为常,门户那堪祸相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