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3、端午节其二(近现代·俞平伯)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知是中天近,邻居为我留。
4、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5、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6、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7、【端午节的古诗四句】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9、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10、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1、第四节完美收尾,与其感怀生命易逝而在俗世间争论疏忽即逝的贤愚优劣、名垂青史,不若珍惜眼前。所以说到,千百年来多少人来去,无论是否贤愚,无论是否名垂,相对滚滚历史不过瞬息之间。
12、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3、《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4、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5、《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和端午》北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端午感兴》宋·文天祥: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16、乙卯端午十绝其八(宋·刘克庄)儿女需京缬,经时买未归。似嫌无艾虎,不肯换生衣。
17、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
18、八面衔珠龙作首,一方示警虎当先。
19、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20、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21、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22、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23、释义:端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24、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25、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26、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27、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8、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29、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
30、关于端午节的四句古诗举例: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31、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32、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3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34、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35、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3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37、【端午节的古诗四句】端午节的习俗有大型聚餐、比赛龙舟、饮雄黄酒、挂香囊、插艾草等,概括起来就是给我们鼓舞、给我们饱足、给我们保护。战胜邪恶,去除分隔,让人与人和好,让人自我内心和谐,让所有人成为一家人,就是这些不朽的牺牲者永远的信念。
38、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黄公绍《潇湘神》
39、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40、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41、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4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43、张建封是中唐名臣,早年仕途坎坷,后来因为抵御叛军有功,得到唐德宗的赏识。他镇守彭城(今徐州)十余年,文治武功皆有成就。对于这样一位正直忠诚的官员来说,龙舟竞渡固然精彩,但这些精彩画面最终铺垫的,仍是他最关切的朝堂之事。
44、(注,上首"端阳”,指处正中的太阳。下首"端阳",系端午节的别称,又叫端阳节。)
45、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46、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47、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48、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49、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50、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51、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2、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
53、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失调名《端午》
54、唐朝张建封所写的《竞渡歌》是众多端午诗词中并不起眼的一首诗词,初读就喜欢上了这首诗词的通俗易懂及其诗人笔下壮观,热闹的龙舟竞技。诗人以记叙的方式为我们缓缓的展现了一幅“游龙跃水面,棹影千人观”赛龙舟的画面,让人如临其境,仿佛置身于这场波澜壮阔的盛况当中并为之鼓掌欢呼。
55、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56、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57、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58、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5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60、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61、唐代的端午已经足够热闹,到了宋代,从宫廷到民间,端午的庆祝活动更是有增无减,花样百出。
62、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63、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64、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65、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66、采丝缠粽动嘉辰,浴殿风生画扇轮。
67、他如今已经垂垂老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他与贺知章不同的是,贺先生是返回故乡有感,而同州却并不是殷先生的江南嘉兴老家。
68、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郑十七郎一绝雨后过畦润花残步屐迟把文惊小陆好客见当时武侯庙遗庙丹青古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资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即事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即事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69、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70、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
71、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72、“重五”,就是五月初五。“两髻”是粽子的形状,插艾草也是端午具有标志性的风俗。此外,古人认为端午阳气旺盛,是一年中草木药性最强的日子,因此这天要配药方、储药材。日落时分,诸事忙完,坐下来喝喝酒、吃顿饭,节日便算完满。
73、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74、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许文通《端阳采撷》
75、端午日已过,更吟端午诗。
76、“往事莫论量”,确实,千年已过,人们记住最多的不是屈子的《离骚》,而是汨罗江投河自尽的忠义气节。
77、而使诗人产生这种矛盾审美的,是连年战乱之后,人事寥落,已非往昔;而端午佳节的景色风俗依旧,百姓熙攘。这正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诗人将自身的感情投射到了艾绿榴红之上。“山倚斜阳外”化用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诗人醉眼远眺,群山远在天外,更显草木无情,只有一江流水,近在眼前。此日端午,面对汤汤江水,念起含冤爱国而亡的屈原,他不禁自问:又是谁,以五彩丝筒粽来纪念你呢?
78、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79、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80、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81、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82、人间好时节,寂寞强追惟。
83、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4、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
85、又是佳节临近及假期;佳节仍旧叫做端午,天气稍有不同,身边的人却也不同了。或许有一天我也用着父亲曾经的口气告诉儿子,“年轻人那么喜欢过节,老人却很不喜欢。”儿子也会不解的问我,“为什么?过节的时候都是欢天喜地地。”我会告诉他,“那你得去问那些把自己当做老人的人,我可从没服过老。”
86、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87、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88、采撷碧绿的艾蒿、芳香的蒲草处处繁忙,都是谁家的少男少女呀准备着欢庆端阳。细细地把长长的五色丝线缠绕在手臂上。无奈惆怅,谁还在这节日凭吊沅水湘江。过往的事情也就不要再无谓做评论思量,流传千年的忠义气节,如同日月的光芒。读完《离骚》总能感到一种无法承受的悲伤。没人解我心结,日移过午树荫正好乘凉。
89、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90、楚江浩浩深情在,万古流传感寸肠。
91、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
92、今朝更看山青秀,最是冰魂保家园。
93、斜阳余晖中,满山艾蒿浓碧流淌,入目一片惨绿,惹动伤心意绪;而从山间各处汇集来的水流中,满是落花艳红,伴随着水波荡漾,挨挨挤挤,却热闹非凡。“伤心碧”用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句,因翠绿转浓,从视觉引发心理上的落寞之感。“满意红”对“伤心碧”,可称工整妙绝。此句以喧闹的红色与寂寥的碧色对举,冲突更浓。
94、端午节的渊源,二千多年,已很难说清了。民间流传很多说法,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归宗还是以纪念屈原为最。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挂艾叶桃符等,都是纪念屈原、避邪祈福的民俗传承。
95、诗里说屈原已沉江自杀了,楚人仍为他的不被容纳而悲哀。可是又哪能制止住谗言呢?!只不过去试图驱赶蛟龙罢了。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也是无益于事的。
96、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97、喜欢的话,点个“在看”吧
98、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99、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100、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101、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