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须眉:男子南冠:囚犯
2、这两句诗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也激励着中国人昂扬向上。
3、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4、【古代诗歌】(3)山水田园诗: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5、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6、没有武力与勇气,只为祸乱造机缘。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9、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不才
10、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1、第一是,中国古典诗歌有一部分本来是配乐歌唱的,如汉代的乐府诗和魏晋至唐代的一部分乐府诗都是入乐的,唐宋以后的词和散曲也是配乐歌唱的。词本来称为曲子词,也有称乐府的,如苏轼的词集就题为《东坡乐府》。
12、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13、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4、诗人往往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15、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现代诗。
16、这首诗连同这个典故,都广为中国人熟知。曹植运用了十分贴切、浅显生动的比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因此逃过一劫。
17、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18、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19、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20、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
21、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22、目前传承这种诗体的有丁翔(北方浪人),丘勒,申洪洲等等。在理论方面晓曲和孙逐明等人组建的格律体新诗研究会对现代格律诗和韵脚诗的理论做出了详细研究阐释。
23、“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24、“即”“穿”“便”“向”四个字表现了快捷的速度和跳跃的节奏,诗人喜不自禁的心情跃然纸上。
25、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秦晋
26、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主体(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和客体(客观的自然界或社会生活)相统一或相融合的产物,但诗歌却是主体性最强、主体特征表现得最为鲜明的一种文学形式。
27、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彭祖
28、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29、“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30、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称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31、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32、任何作品,包括叙事文体的小说、戏剧在内,都不可能不表现作者的感情,可以说没有感情或者没有激情就不可能产生艺术,但诗歌却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富于激情和最具感情色彩的文体。即使是叙事诗也带有抒情的特色。
3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4、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比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钓鳌
35、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3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7、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38、古人间的对骂,就好像神仙在打架,几番回合都分不出高低。
39、彭祖,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谢家
40、③郁金香:散发郁金的香气。郁金,一种香草,用以浸酒,浸酒后呈金黄色。
4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42、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43、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44、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45、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46、【古代诗歌】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48、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49、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
50、(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51、写法自由,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52、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53、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口碑
54、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忧愁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5、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56、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古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57、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58、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59、这几句诗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却蕴含着作者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60、酒除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6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62、它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如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高度赞扬了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63、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问鼎
6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65、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66、✎莫负好时光,是人所共有的情感,正因为人所共有,它才能模糊一切差别,打动所有人的心。
67、“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道洽:“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松柏
68、(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69、写法、思想表达不同
70、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
71、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悲凉;亦或者“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苍茫。
72、由于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草木
73、诗歌的一种,这种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
74、用公历年代除以余数为地支顺序
75、中国古代诗歌的音乐美有两层含义。
76、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花中四君子
77、《鄘风·相鼠》大约是《诗经》里骂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
7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79、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80、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芳草
81、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82、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83、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84、这一点同叙事文体的小说、戏剧有显著的区别。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可以简单地这么说: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而意境则是整体的、空灵的。
85、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86、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水草边。
87、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88、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89、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90、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91、(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92、意象可以从诗人的具体描写中去捕捉,而意境则须于笔墨之处得之。
9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94、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9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96、转眼高堂皆白发,儿女蹒跚学堂中。
97、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98、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9、✎一首绝句,戛然而止,但余音袅袅,回味悠长。
100、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01、④玉碗(wǎn):玉制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