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赏析【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2 17:29:29

1、赏析:作者用简短的语言描绘了关于睡眠的特性和思考,正如我们经常经历过的一样,睡眠质量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表现的很差,而睡眠这种东西并不能按照我们的意识来控制。

2、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3、(1)“割”一个“割”字,表现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5、每天干货,关注公众账号:EMBACLUB或MBA

6、(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7、即对事物能明白其理,以达到致知的境地,然后对于道理无所不明,可是,有丰富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守仁,明白事理并不一定能切实依理而行,唯意念诚实不欺的人,才能真正地为善去恶。

8、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9、治国者必须谨言慎行,务求言行一致,凡是推行的礼乐政令,自己能身体力行,并能慈爱人民,体贴民心,考虑养民教民之道,使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满足。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常用来形容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

12、此处以舜之行事来说明中庸之道。喜欢请教并能体察浅近之言,可见舜的大智、却不以为智,他懂得,其道无所不在,浅近之言仍不乏道的存在。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4、(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俯视一切的心胸气魄。

1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借用比喻,巧妙的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愁闷心情。

17、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后面是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意思是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固然无比美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但不久之后又当如何呢?

18、21天搞定高考名著学习班持续免费中

19、形容更新民风的效果,以证明明德的作用,所以后世有德之贤士,有感先王德行的宏大,自然敬而仰之。

2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21、(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22、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

23、这也是修身、正心的前提。所以说,让意念真实而无妄地依理而发,如同厌恶污秽的臭味,如同喜爱美好的色彩,不虚伪,不自欺,每个人应当以此自勉。

24、【名句赏析】要治国,先齐家;不修身,不可以齐家。从修身到齐家,再到治理国家,是最自然的事,所以《大学》里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讓,一国兴讓”。

2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7、赏析:这是赵辛楣和方鸿渐在辩争时对校长高松年的评论,讽刺了高松年的“糊涂”是本来就有的,并非是地位高了才有的。对这位善于玩弄权术、背信弃义的伪君子在爬上校长地位后就暴露恶劣本性进行了彻底的嘲弄和讽刺。

2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9、这段看似论述蓄积财富的道理。实则以蓄积财富的普遍规律说明治国之理和修养个人仁德。

30、(讲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31、狗为着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

32、《龟虽寿》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赏析:句中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3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用暗喻的手法形象的表现了愁丝之纷繁难解,突出了那种只有内心知道却难以向外人言说的苦恼。

34、这几句大意是: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落、疲惫时再去攻击它。“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和“避实就虚”的作战原则一样,都是说明在敌我力量相当时,可以作暂时的让步,以保持我军的锐气,使敌人疲劳沮丧,减杀其优势,待到时机成熟时,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35、(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36、学道便是追求真理,学礼即“六艺”,学文即古代文献,也是博学求知的快捷途径,掌握前人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经验总结。有不懂的问题就要请教别人,并把学来的东西,经过认真的思考,深刻领会,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37、《次北固山下》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赏析: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诞生。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旧事物中蕴含着新事物,表现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3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9、【名句赏析】他离开家了。他的眼前是连接不断的绿水。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面流去,它会把他载到一个未知的大城市去。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那里有一个新的运动,有广大的群众,还有他的几个通过信而未见面的热情的年轻朋友。这句话体现了新时代的年轻人,渴望新知识,新朋友,新世界的感情。

4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反离别诗哀伤缠绵的格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4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2、赏析:这句话将老年人谈恋爱的心境和情态描写的恰到好处,意思是老头子身处黄昏一样的年纪,一旦遭遇了爱情,就毫无顾忌了,全身心的投入,就像老房子着火一般没法施救。

43、(讲解)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44、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45、(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4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7、第一期:白先勇解读《红楼梦》的人生密码|高考必考名著①

48、(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

4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5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51、这是心灵与自然的邂逅,是生命与自然的握手,是佛家开悟的喜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来之句。

52、本题考查古诗词传神词语的精妙之处。赏析字词,一般是赏析古代诗歌中富有表现力、传神的动词,富有灵气的形容词。品味作者炼字妙在何处,应结合诗词的主旨、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发挥丰富想象,把传神字词还原到句中,再现情景,然后体会名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烘托的意境。本诗中,“割”字,就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尾句将众山的小和泰山的高大进行对比,“小”字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3、当诗人坐马车走在山间小路时,被眼前的美景不自觉的情不自禁的吸引啦,因而忘了赶路忘了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时间是多么飞快的走过呀,等自己晃过神时,才发现霜叶已红了....时间飞快的穿过,要惜时呀要爱惜自己的人生,还有就是对自然的无比热爱吧....谢谢!!

5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55、游学网站:www.chongzousilu.com

56、睡眠这东西脾气很怪,不要它,它偏会来;请它,哄它,千方百计地勾引它,它便躲得连影子也不见。

57、(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58、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修养学问道德,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有仁德修养的人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两段话在说理逻辑上只是修辞手法上的先后而已都阐述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59、尤其“悠然”两字,淡泊、轻松、超脱、喜悦之情,均在其中,是全诗的“泉眼”所在,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活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6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诗人要统一全国的志向,反映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61、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

6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伤感的态度,表达出诗人对朋友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

6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赏析: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64、(讲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65、(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66、(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67、(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6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9、(讲解)不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70、(讲解)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

7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72、线下活动+实名圈子:有意向加入中国EMBA俱乐部,参加各名校EMBA跨界资源整合,可直接回复本平台报名。

73、(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74、《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原文:

75、实:敌人力量充实。备:防备。

76、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给人以鼓舞。

7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78、21天搞定高考必考名著

7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深刻哲理。

80、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81、为君上者讲信用,人民就会以实情相告。为上者做到言出即行,表里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人民,得到人民的信服,就会得到民心,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家政权也因此而得到巩固。

82、(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83、(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84、采菊的时候,蓦然遇到南山。这南山真的美极了,可到底美在何处?

85、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竟然出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个千古名句,更是难得,足见这首诗的非凡。

86、(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87、海日生残夜,江村入旧年。通过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道理,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8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89、“自诚明”是说由真诚而明理。“自明诚”是说由明理而真诚。不论是出于天性或是教育的结果,一个人处世立身的原则都应是为仁行善,自觉自愿,不为外在力量所促使,做到这样,人就能达到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境界。

90、诡:欺诈。道:学问,理论。示之:做给他看。

91、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9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借鹤冲天直上,表现了诗人毫不气馁、昂扬进取的精神。

93、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

94、(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

9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9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9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赏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

9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99、这几句大意是:百战百胜固然好,但不是好中之好;不经过战争而使敌人屈服,才称得上好中之好。这段话反映了孙武战争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孙武认为,战争的目的在于“能自保而全胜”,百战百胜实难作到,即使全胜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己方也要受到很大损失,若运用谋略和外交手段取得胜利,即“不战而屈人之兵”才算上策。所以他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即两国相争,最高的是斗谋略而使对方屈服,其次是通过外交斗争面取胜,再次是交战而取胜,最下者为攻城取胜。孙子的这一战略思想,很值得学习。

10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肯定了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指出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天才诗人出现,激励人们应积极进取、不断创新。

101、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绝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