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理解词语的方法【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10-09 09:00:38

1、【三年级理解词语的方法】方法一:查字典

2、当然,解释词语的方法不仅只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解词时,既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又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3、C.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

4、在做课外阅读理解的时候,同样有词语解释的题目。

5、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三年级的孩子还没达到倒读的水平,所以我现在还是引导孩子先读文章。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6、①可以用近义词来理解词语。

7、成语一般要分三步解。

8、写出对重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和感悟

9、(8)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10、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熨帖”“平展”两个词,写出了掉落的树叶紧密地、平整地贴合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熨帖的意思是紧密地、平整地贴合。又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他们排列的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我们结合上文可知他们排列的并不规则就是

11、“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1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

13、“轻而易举”——轻易而举(做事容易,不费力气);

14、Ab只有那些不怕艰险的人才能登上科学的顶峰。(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

15、明朗的近义词是明亮;

16、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又如“艰难险阻”一词,“艰难”是“困难”。

17、就地取材法。用文中句子解释词语。课文中的词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可以借助前后联系的方法,给予解释。

18、更不用说基础薄弱的同学了。

19、平时经常查阅工具书,这是我们理解词语意思最简便准确的方法。但是考试时是不允许查字典的,我们就要掌握一些做法:

20、以旧带新法。有些新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如“无价之宝”,“无价”,没有价钱,“之”是“的”,“宝”是“宝贝”,合起来的意思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贝”,指极为稀有的珍贵东西。

21、屏息凝视——抑制呼吸聚神地看。

22、细看一下,我们就能发现:第一学段侧重于“了解”词义,第二学段侧重于“体会”作用,第三学段侧重于“推想、辨析”词义。

23、联想法。根据字面意思,联想情景进行理解。

24、例如“……牵牛花高高扬起粉色的衣裳裙,翩翩起舞,她是多么骄傲,她已经陶醉了!牵牛花对一切都不悄一顾,更何况她脚下的野花、野草……”。

25、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26、(4)腾空:向天空上升。

27、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学习词汇的基本要求。解释词语要确切,要全面了解词语的含义。

28、选择正确的字音或字词

29、“清醒”——没有昏睡,

30、第三步;通过对文章内容的阅读,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牵牛花的傲慢、得意之情,“不屑一顾”更是形象地表示出它的这一特点,所以我们就可以把“不屑一顾”这个词中隐含的意思写出来,即“形容态度十分傲慢”。

31、“优雅”——优美雅致;

32、●结合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

33、(3)环顾:向四周看。

34、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然孙毓推衍毛义,未免凌乱,不如郑说之有条理。

35、用造句的方式理解词语。

36、一篇文章是由一连串的词语组成的,如果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含糊不清,那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会流于肤浅,甚至造成误解,写起文章来也容易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以致不能正确的表情达意。

37、B.隐蔽的事物、现象等显露出来。()

38、(6)同学们纷纷责怪小明做错了事,小明地下了头。()

39、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时,告诉学生找这个词的同义词,如“美丽”一词,它的同义词是好看,漂亮等等。

40、(6)风餐露宿:形容旅途和野外生活很艰苦。

41、三年级语文理解生词的方法有:

42、“果然”——然,样子;果真这样子。

43、四种方法:将问题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适用于“理解词义;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找近义词、反义词、体验情景”等。让学生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此方法特适用于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题目。联系生活。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如学过的课文、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是否可帮助自己解题。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结合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

4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和句子,把握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并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概括和表达;

45、(1)小男孩反复移动照相机。

46、这种方法在阅读理解中是最常见的,

47、“调兵遣将”——调遣兵将;

48、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49、汉语中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有些词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来代替;有些词则可以用意思相反的词来进行对比理解。如“蜻蜓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这句中的“复杂”可以用“不简单”来代替。

50、用换个词的方法理解带点词。

51、【三年级理解词语的方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度剖析和践行,

52、即对所要解释的词语加以具体的描绘。如: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

53、一马平川:纵马驰骋,快马一鞭,不用喘气能跑得很远的平地。指广阔的平原。结合上下文解释:内蒙古大草原一马平川,就不能把上述意思原封不动地移动到"内蒙古大草原"的后边,那就不成话了.而是结实为:内蒙古大草原平坦辽阔,一望无际.这就是根据"内蒙古大草原"的具体情况的的贯穿和理解.而不是生搬硬套.

54、改善A.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B.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

55、“安然”——平安的样子;

56、凌乱的反义词是整齐,意思就是不整齐;

57、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有些词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58、有一定概括能力的小朋友。

59、小学生的读物,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书,总有一些插图。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时细心看看插图,这个词语的意思或许就想出来了。比如西师版六年级(上)第11课《在急流中》这篇课文中的词语,如“急流汹涌”、“湍急”、“颠簸”、“酣睡”等,从文中的插图就能很明显地观察出其含义。

60、有些四字词语也同样适用,可依具体情况拆分为二字词语或字。《牧场之国》: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然王国的主人和公爵。“辽阔无垠”,“辽阔”是宽广开阔,“无”为没有,“垠”界限,边界。用自己的话表达通顺,可解释为,“宽广开阔,没有边界”。

61、理解文章的前后意思,有一些答案可能会在文章的前后句子中。召唤:呼唤招呼。绝望:对于所希望的实物或情感已不抱任何希望。援助:帮助。奇迹:极难做到的、不同寻常的事情、不平凡的业绩、不可多得的墨迹,却做到了!欣赏:领略观赏。晋陶潜《移居》诗之二:“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碧云寺》:“金鲫干头,泃沫水面,投以胡饼,唼咂有声。今上临观,亦为欣赏。”刘白羽《日出》:“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认为好,喜欢。如:他很欣赏这部作品的独特风格。脊肯?有这个词吗?先拆拼再合成

62、也就是先把词语拆开理解,再将每个字的意思串连起来。《纸的发明》中: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句中“轻便”一词,“轻”是重量轻,“便”是方便,两字意思结合起来就是“重量轻而使用方便”,这就是“轻便”的意思。

63、(4)我太饿了,把妈妈准备的饭菜吃个干净。()

64、读句子,说说每组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65、在解释词语的时候,因为词语中的某个字我们不理解,就无法准确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这时,我们就要想办法理解重点字的意思。比如“情不自禁”这个词语,如果不准确理解“禁”的意思,整个词语就不能正确解释。那么,“禁”这个重点字我们该怎样来理解呢?字典中关于“禁”的意思有:(1)禁受;(2)耐忍住。我们该选择哪一个义项呢?如果我们回到“情不自禁”这个词语中,会发现选第二项解释比较恰当。“禁”字理解了,再用分解解释法,“情不自禁”的意思就清楚了:激动得不能忍住。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滞留”,理解了重点字“滞”,整个词语的意思就理解了。

66、读书时还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如《七颗钻石》这篇课文里有“喜出望外”这个词语,联系前文描写的内容:小女孩为了生病的母亲到处去找水,可是哪儿也找不到水,她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一觉醒来,她发现罐子里竟装满了清凉清凉的水。你就不难理解“喜出望外”就是指遇到了出乎预料的事而特别高兴了。

67、Aa我们登上了泰山的顶峰。(顶峰:山的最高处。)

68、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69、这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朦胧”的近义词,三下和四上总练。有“模糊”、“隐约”,稍加整理,可解释为“模糊,隐约可见”。

70、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71、南朝宋鲍照《舞鹤赋》:轻迹凌乱,浮影交横。

72、所以说,高段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的指导,离不开低段和中段的训练和积累。低段阅读中对基本词义的了解(一般为本义,通过查字典可得),尤其是中段阅读中对重点词语意义的体会,都可以帮助学生在高段阅读中对词义进行推想,从而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义。

73、欢迎大家关注,请多提宝贵意见。

74、我们更应学会在没有工具书的情况下正确理解词语。正确理解词语我们可以分三步走,即:整体理解——逐字解释——找延伸

75、我们用替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意,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把不理解的词语换成自己理解的词语。如仍能讲得通,符合语言环境的特定意思,那么这个替换的词语就可以作为不理解的词语的解释。如《秋天的雨》中的“五彩缤纷”通过阅读联系上下文我们能够明白五彩缤纷指的是秋天的颜色多而且美丽。同时我们也可以找它的近义词来解释比如绚丽多彩。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凌乱”我们也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解释为杂乱。希望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解释更多难懂的词语。

76、(4)赖:依靠。信赖:信任并依靠。

77、要想快速提升词汇量,主要方法就是多看、多读、多背。

78、想一想,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奢侈”?花钱大手大脚,购买昂贵的物品,更加奢华的生活……?结合实际,总结起来就是铺张浪费,过于享受的生活。

79、当我们遇到不能确定的读音时,也必须先去查字典。

80、“横切面”——横着切留下的面。

81、12色定价78元,京东价49元,牛老师特别团购价40元。

82、(2)最后还剩一块蛋糕,宋奶奶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老师。()

83、这是阅读练习中经常遇到的情形。有些词语孩子本身可能不熟悉,不知道各个字意,搞不清近反义词,就更别提联系生活经历了。此时,结合上下文来揣摩意会,就十分关键。

84、“隐藏”——不暴露、不败露;

85、比如摇头晃脑、手舞足蹈……

86、“翻山越岭”——翻越山岭;

87、“专心致志”就是“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88、③有些词语要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后还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内在的含义。

89、震天动地——震动天地。

90、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

91、把“牢固”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如“坚固”、“结实”,这就是“牢固”的词义。这样的词语,随意翻看各年级语文书,遍地开花。《白桦》: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92、“分解解释法”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把部分词语分解成单字来理解,然后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如:“心旷神怡”,“心”就是心境的意思,“旷”指开阔,“神”的意思是精神,“怡”可解释为愉快。

93、巴金《春》十二:池畔一株柳树下面一张桌子刚刚空出来,几把竹椅子凌乱地摆在四周。

94、顾名思义,就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来解释词语。还没到午饭的时间,我就饿得饥肠辘辘了。饿得“饥肠辘辘”,可以回想自己一天没吃饭,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感觉,“肚子饿得咕咕叫”,就是这个词的词义了。

95、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工具书包括字典和书下注释)。

96、没有关系,不要着急可以通过多做词语理解的题来了解词语理解的方法可以多读书,积累一些词语,这样就不怕了千万别觉得很麻烦!这是最快的途径!希望能帮到您

97、炎炎烈日——形容夏天阳光猛烈。

98、(4)比喻我把饭菜吃得一点不剩。

99、(1)立志:立定志愿。

100、先说说理解词语的常见方法:

101、描绘法。即对所要解释的词语加以具体的描绘。如: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