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美梅花诗
1、最美梅花古诗
(1)、梅花美在孤高绝俗、素雅高洁,不畏寒霜,淡淡的香气中蕴含着铮铮气韵。
(2)、年华二八乾坤改(元祚八十八年),看尽残花总不言(宦官扑不花)。
(3)、无论四季风景如何变化,守住心中的一份安宁,便可不染尘埃。
(4)、10年后,人到而立,亦如当初孤身来到长安,这一次仍是踽踽独行,寂静离场。人到中年,他为自己写了一首诗:
(5)、译文:白梅生长在有冰有雪的树林之中,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忽然间,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7)、梅花绝句(之二)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8)、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9)、人生海海,最大的财富就是拥有三五好友,谈悲欢,畅交谈,不求惊艳岁月,只求温暖余生。
(10)、到了宋代,在诗人们的笔下,梅花逐渐被定格为“清雅”、“孤高”、“野逸”、“淡泊”、“幽然”、“气节”、“寂寞”等审美理想。
(11)、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题画墨梅元·陶宗仪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12)、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13)、身处晚唐时期的李商隐,则要消沉许多,这也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的通病。满腔抱负,无处施展,人生实在不得意,眼见夕阳无限好,他不由慨叹道:
(14)、江上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15)、上二联皆实写,下二联虚写。颈联“以物观物”,“霜禽”指白鹤,“偷眼”写其迫不及待之情,因为梅之色、梅之香这种充满了诱惑的美;“粉蝶”与“霜禽”构成对比,虽都是会飞的生物,但一大一小,一禽一虫,一合时宜一不合时,画面富于变化,“断魂”略显夸张,用语极重,将梅之色、香、味推崇到“极致的美”。尾联“微吟”实讲“口中梅”也,“微”言其淡泊雅致,如此咀嚼,虽不果腹,然可暖心、洁品、动情、铸魂,表达出诗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
(16)、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17)、吹拂梅花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梅花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梅花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
(18)、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其一》
(19)、诗的第一句,“墙角”是梅开的地点,“数枝”可见梅花并不多,或许是被主人遗忘的存在,根本没有精心呵护;“凌寒”是梅开的时节,“独自”是梅的特立独行。它不在意世俗的眼光,也不在意是否花团锦簇,更不惧风寒,这样一枝在墙角的梅,倔强得令人心疼,却又心生佩服。
(20)、没有永远风平浪静的人生,所有的跌宕起伏,都是生命长河中翻腾的浪花,有些苦难,是无法避免的。
2、史上最美梅花情诗
(1)、飞来燕子寻常事(燕王篡位),开到李花春已非(李自成作乱而明祚亡矣)。
(2)、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
(3)、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山园小梅林和靖 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4)、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6)、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7)、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冬日杂兴宋·张耒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8)、《叶梦授送家园梅花且以绝句十五章见示次其韵》第五首这么说:“傍雨移梅趁小寒,探春几度独凭栏。不知冷淡缘何事,偏得幽人带笑看。”小寒时分,阴雨绵绵,去移种几树梅花吧,心里想着是可以早点探访春天,但已经是多年孤独了。但梅花不管这些,在小寒中开放,还能得到孤独者地笑看。
(9)、有的人,奋斗了半生,忙碌了半生,到头来却找不到一个陪自己喝酒闲聊的人。
(10)、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1)、李纲《叶梦授送家园梅花且以绝句十五章见示次其韵其十四》说:“广平援笔赋梅花,富艳清便底死夸。况有西湖隐君子,句中能道影横斜。”前两句说的就是宋璟,宋璟字广平。后两句说的是林逋,林逋在西湖小孤山隐居,梅妻鹤子。李纲在序言中说:“予谓梅花非特占百卉之先,其标格清高始非余花所及,辞语形容尤难为工。唯标格之独高,故众美之咸具,下视群芳不足比,数桃李逊嫮、梨杏推妍、玫瑰包羞、芍药厚颜,相彼百花,孰敢争先。”标格独高,众美咸有,傲视群芳,无敢争先,这就是李纲心中的梅花,也是李纲借解读梅花以自抒情怀,自剖人格。
(12)、李纲的梅花诗,大体上就是这种历史和时代的梅文化的孕动和体现。《叶梦授送家园梅花且以绝句十五章见示次其韵其十》曰:“天生丽质绝尘埃,肯把胭脂漫污腮。幸有清香过于雪,对人何止白皑皑。”写了梅花的清高绝尘,不丢其气节。其十二曰:“小轩幽槛最相宜,对酒难禁绰约姿。莫讶落英飘万点,待看青子缀疏枝。”写了梅花的幽然淡泊,不失其心志。
(13)、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钓雪舟倦睡宋·杨万里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14)、这样的诗句美轮美奂,稍有文学基础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句子。但关于这个诗句的出处却少有人知。其实,这句诗出自宋代著名隐士林逋的咏梅诗《田园小梅》。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从小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15)、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16)、他远离家乡已太久太久,内心因为思念家乡而分外悲凉。秋风萧瑟、黄叶飘零,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
(17)、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还是故乡;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还是故乡。故乡,是灵魂的根,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风景。
(18)、贴在王安石身上的标签太多了,以致小编经常会想,江西临川是怎样的好山好水,能出得了这样的集大成者?他是北宋政坛的王文公,21岁及第,从此宦海沉浮,直至49岁拜相,造就了北宋的国富兵强时期;他是兵家奇才,52岁指挥宋军进攻吐蕃,给了北宋史上一次难得的胜利;他更是文坛巨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洒脱,“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喜庆,都是王文公留给世人的经典。
(19)、(版权声明)来源于网络,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商务合作QQ:1722384182
(20)、原文:《梅花绝句》(其一)陆游(宋)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3、史上最美梅花诗词大全
(1)、赏析: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2)、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有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描写梅花的诗句》赏析
(3)、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关于梅花的诗句有哪些山园小梅林和靖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4)、诗的四两句是解释为什么要送一枝梅给对方。“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并非江南真的没有什么好送的,而是此时诗人自己没有比梅花更恰当的礼物了。梅花象征着高尚的品质,而春梅更是春将至的讯号,一枝春梅送给对方,就是将江南的春色一齐寄出。友人拿着这枝梅,遥想着江南风光,岂不快哉!
(5)、胡儿骑马走长安(清兵入关),开辟中原海境宽(夷人通商)。
(6)、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7)、梅代表的是节操,风骨。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是自己追寻的理想,是在一向讲究文明礼仪的国度里倡导一种崇尚文人墨。描写梅花的诗句大全咏梅王安石
(8)、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9)、这两句为全诗点睛之笔,寂寞孤洁自赏之情浸透纸背,令人肃然起敬。这首《墨梅》是朱熹受到迫,害的时候所作。
(10)、当一树傲梅独立霜寒慢慢展现出娇美的时候,雪花也在用一份纯情的爱轻轻滋润着梅花……
(11)、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12)、 李商隐 (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13)、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14)、那是因为梅花隐隐飘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15)、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诗也并非是臆想出来的,他除了有生活实感外,还借鉴了前人的诗句。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不但未写出竹影的特点,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无题,又没有完整的诗篇,未能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主题、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
(16)、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17)、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18)、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诗写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
(19)、送君游梅湖,应见梅花发。有使寄我来,无令红芳歇。
(20)、雪里觅梅花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4、最著名的梅花诗词
(1)、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2)、山河虽好非完璧(宋室偏安),不信黄金是祸胎(金人入寇)。
(3)、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4)、像剪碎的丝绸点缀着酥酪般的枝干,要画出那姿态和布局确实为难。尽情享受着日落春晚,影单应当怯怕霜重夜寒。澄洁鲜艳只与相邻的高僧共惜,冷落孤傲犹嫌被俗人一看。想起旧时在江南的旅途上,香魂飘落于酒旗下行吟的马鞍。
(5)、毕竟英雄起布衣(明太祖崛起微贱),朱门不是旧皇畿(改都金陵)。
(6)、这里有最好的原创,不忘来路,不失本心!行走的路上,有故事相伴,有文字相伴,有书相伴
(7)、陆游写过一首几乎为所有国人熟知的梅花诗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孤独的梅花与孤独的诗人的共鸣,梅花志趣高洁,不争浮华,纵然碾为尘土,也清香如故,气节可嘉。赞赏梅花,就是诗人自赏,诗词寄寓了诗人的身世之感。
(8)、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9)、江南风物|春天的美味:马兰、荠菜、春韭、螺蛳、腌笃鲜
(10)、翻译:睡梦中清江江畔的梅花正在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让人陶醉不已,可是寒冷的花蕊和瘦削的枝干却在经受着刺骨的冰霜。现在白霜黑梅,难以分清,都不要去追问了,暂且把这个看作是世间最美的妆扮吧。
(11)、同样是思念友人,白居易却极不浪漫。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里,他坐在火炉前,倒一壶新酿的米酒,看着炉火熊熊,不由想起许久未见的好友。于是他脱口而出:
(12)、而如叶梦授与李纲之间这样,以梅花及咏梅诗作为交往的礼物,大概是从汉魏南北朝开始的。《太平御览·荆州记》讲了个故事:有一位姓陆的江南人,拜托馆驿使者从江南带一枝梅给长安一位范姓朋友,并赠诗一首:“折花奉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小小一枝梅花,寄托着春天的美好心境,跨越千里,跋山涉水,期望未来,寄托情义。而梅花,也从这首诗开始,成为江南的一个风物地标。
(13)、是他变了吗?还是他想通了?还是他“三不要”的令名晚节不保呢?都不是,他还是那个傲然独立、傲骨嶙峋、孤标傲世的彭玉麟。他之所以会有平生的唯一一次伸手要官,是因为突然爆发了中法战争。军人都有一种信仰,大丈夫保家卫国,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样才是死得其所。彭玉麟是一个军人,这时候他虽然已经是六十九岁的高龄了,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要亲自领军前往抗击法军的前线。
(14)、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15)、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6)、同样是思乡,孟浩然则要含蓄得多。公元730年,孟浩然离开家离乡赶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郁闷。
(17)、这位古代梅花诗人就是李纲,北宋抗金英雄,南宋首任宰相。李纲祖籍是福建邵武,但他一直自称无锡人,自号梁溪先生,所出文集叫做《梁溪先生文集》,还有《梁溪诗》《梁溪词》。古代中国著名的梅花诗大都产生在南方,李纲的梅花诗亦在其中。
(18)、译文;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关于赞梅花的诗句有哪些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9)、梅花开放的时节正是最寒冷的冬天,这样的天气百花都衰败了,只有梅花独自盛开。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厚厚的白雪覆盖了洁白的梅花,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是雪还是梅,但是走进了就可以闻到淡淡的花香,这是梅花自身的香气,是它区别于雪的特质。
(20)、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5、史上最美梅花诗句有哪些
(1)、对于“封侯”,陆游说“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而温庭筠咏苏武则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所以,古时大好男儿多以“封侯”为愿。而彭玉麟却开篇不经意说出“平生最薄封侯愿”,虽然他这么说的重点是为了要说“愿与梅花过一生”,可是这种不经意地道出“平生最薄”封侯之愿,却真实地交代了晚清历史上一段感人的真相。晚清历史上有著名的“中兴四大名臣”之说。一种说法是“曾胡左李”,就是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和李鸿章;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曾胡左彭”,也就是把李鸿章换成彭玉麟。而且,当时人还特别喜欢,拿彭玉麟来跟李鸿章比较,当时民间有句俗语叫“李鸿章拼命想做官,彭玉麟拼命想辞官”。说这话倒不是贬低李鸿章,因为官场上拼命想做官的人多了去了,这话重点是要说的,是彭玉麟的拼命辞官。是他的辞官经历,不仅是清代官场上,也可以说是古代官场上绝无仅有的。
(2)、出身苦寒,含笑冰雪,期待盛开,这是含苞之梅。可以说,这是我曾见过的,写得最好的——含苞待放的——雪梅诗!只寥寥数字便把梅之风骨,梅之清艳,刻画得入木三分,可见诗人的笔力!然而,如果我们的眼光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这首诗充其量只欣赏了一半。
(3)、作者写出此种妙句,亦非唾手可得。宋初另有相当多的诗人,偏重以苦吟的写作方法在狭小的格局中描绘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象,表达或是失意怅惘、或是闲适旷达的士大夫情趣,这主要是继承了唐代贾岛、姚合一派的风格,林逋就是这些诗人之一。另外,《山园小梅》格局未免太小,后面自命清高的标榜,也实在有唯恐不为人知的味道。
(4)、这首诗语言朴素,平实内敛,却自有深意,耐人寻味。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梅花所处的位置是“墙角”,这是一个不被人重视的花,几枝孤零零的梅花默默的开着。
(5)、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6)、悄悄地,梅花在雪里,在夜里,在风中,傲然怒放。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白的像雪,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粉的如霞……
(7)、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8)、林逋生性洒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后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林逋生性洒脱,作诗常常随性而为,不留底稿。这首诗作为林逋最知名的代表作之因其太过经典,千百年传唱不休。
(9)、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0)、可是彭玉麟笔下的梅花,就真的只是梅花吗?他一腔心事所托的梅花,他四十年来的此情难忘,还有他“唯有玉人”的相思托付,难道不明明白白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与痛吗?那么他所爱的那个像梅花一样的人、那个与他、与这个极品男人始终不负“岁寒盟约”的玉人,她到底是谁呢?她和彭玉麟之间,到底又有过怎样的爱情往事,能让彭玉麟这样的大好男儿,为之魂断香消四十年呢?且听下回分解。
(11)、首联以梅不畏严寒、笑立风中起句,“众”与“独”字对出,言天地间只有此花,这是何等的峻洁清高。然而梅品虽高,却不骄傲,只在一方小园而且是山间小园实际是空中楼阁中孤芳自赏,这又是一种何等“丰富的宁静”与充实的美丽。
(12)、唐代诗人用力写梅花,那些著名诗人几乎无不写过梅花。这可能与唐代长安等地遍种梅花有关。唐代关中气候温暖,适合梅花生长。杜甫诗说:“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如果我们浏览一下《全唐诗》,梅园、梅馆、梅亭、梅湖、梅州、梅岭、梅溪、梅湾、梅涧、梅圃……这样的词语特别多,在唐人的诗中,梅花逐渐从审美背景向审美景观转移,到了唐末就进一步转移向审美意象了。
(13)、梅花美在坚韧,凌寒独开,不肯结春缘。风霜,不畏凋残,雪寒,更助花香,临风雪,愈勃发。
(14)、 这其实正是我们突破表层意象,进入诗人更加切肤的感性世界的“诗眼”所在。
(15)、 陆游(宋)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16)、最新公告:淘诗词为践行 “诗意中国,甘为拾柴人”拟在全国34个省市区建立诗友会,截止目前已建诗友会有:北京(吴铮),广西(李冰,黄绪明(副会长)),山东(许文丽),山西(段爱丽),安徽(李家灵),吉林(刘文辉),江西(付云帆),河南(宋高玉),陕西(田王宏),甘肃(郭昌宏),四川(赖贤帅)更新中……
(17)、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鸳鸯梅元·冯子振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18)、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19)、 陆游(宋)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20)、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1)、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翻译: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
(2)、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3)、在这一刻,所有的一切通通不重要,遥遥千里,你我心灵相依。
(4)、中国最早写梅的诗出自《诗经》。《诗经·召南·摽有梅》写道:“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这首诗说的是姑娘怀春思嫁。看着树上梅子成熟,果实越来越少,青春少女着急了,追求我的那些男孩子啊,快点来啊!这首诗写的不是梅花,而是梅子,但诗中的妹子求偶心切,却仍陷于孤独,梅子与梅子谐音,梅树与孤独第一次挂钩了。
(5)、至此,诗人对梅的观赏进入了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人们看到的则是和“霜禽”“粉蝶”一样迫不及待和如痴如醉的诗人——一个梅化的诗人。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四库全书总目》说:“其诗澄澹高逸,如其为人。”可知其言不谬,该诗之神韵正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从意象构造的角度言,单言山园小梅,实非易事,但诗人借物来衬,借景来托,使其成为一幅画面中的中心意象,此一绝也。
(6)、江南文脉|那些美味的江南面条为什么都与乾隆皇帝相关?
(7)、诗人曾满怀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