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古诗词
1、劳动古诗词五言
(1)、这是女子采摘车前子草的乐歌。通过反复咏唱,我们仿佛看到三五成群的女子在山坡旷野劳动的身影,听到她们的歌声,感受到她们采摘时的欢快心情。
(2)、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3)、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4)、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5)、过山农家(唐)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6)、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7)、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8)、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9)、——王勃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苏轼玉经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11)、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12)、这首诗生动地刻画了在列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中劳作的情景,那一滴滴汗珠掉在炎热的土地上,告诉了人们粮食是如此来之不易。
(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14)、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____雷震《村晚》
(15)、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16)、才了蚕桑又插田。关于劳动的诗句《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7)、中国五千年来,勤劳的华夏先民,用自己辛苦劳作和智慧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车轮前行,在神州大地这片热土上耕耘出不朽的历史传奇,同时换来了无数古代文人先贤的赞美之诗、歌颂之词。
(18)、我们的先民,热爱劳动,三千年的《诗经》中,记载了许多劳动时的场景。
(19)、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20)、这是一首极古老的农事诗,也是一幅瑰丽的农耕图,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
2、劳动古诗词小报
(1)、樵路前傍岭,田家遥对门。欢娱始披拂,惬意在郊原。
(2)、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3)、五月,是麦收的农忙时节。熟透的小麦扎煞着麦芒,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一吹,沙啦啦作响。白居易在他那首著名的《观刈麦》中这样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描写了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的情景。而勤劳的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农活。赞同2|评论赞美劳动者的诗句锄禾
(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5)、译文:日日夜夜勤劳地操作,孤身一人周身缠绕着苦辛。
(6)、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7)、《吕氏春秋·诚廉》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9)、春日喜雨,万物复苏,令人眼明心亮。万草千花一饷开的描写夸张但形象。邻家鞭笋过墙来兼职就是和谐社会的写照,不只鞭笋,隔墙的果树藤蔓,墙外结瓜的事常有。
(10)、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朝·李商隐
(12)、《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13)、农家望晴(唐)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4)、(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整理发布。后台回复签约作者即可了解重酬征稿详情,转载请联系授权,加粉丝群后台回复加群。
(15)、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6)、漠漠稻花资旅食,青青荷叶制儒衣。山僧相访期中饭,渔父同游或夜归。
(17)、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8)、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19)、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____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20)、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
3、小学生劳动古诗词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悯农》唐·李绅
(2)、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3)、译文: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6)、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7)、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8)、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表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生活的热爱之情。
(9)、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情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10)、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11)、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作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
(12)、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1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4)、刺绣五彩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15)、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16)、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五一劳动节的古诗篇5《诗经颂.噫嘻》
(17)、③市——做买卖,买卖货物。这里是指卖出蚕丝。
(18)、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1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0)、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
4、劳动古诗词七言
(1)、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田家即事(唐)权德舆闲卧藜床对落晖,翛然便觉世情非。
(2)、为了培养下一代,教师日复一日的站在三尺讲台上……
(3)、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____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4)、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5)、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蚕妇①(宋)张俞②昨日入城市,③归来泪满巾。④遍身⑤罗绮⑥者,不是养蚕人。
(6)、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7)、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田家即事(唐)祖咏旧居东皋上,左右俯荒村。
(10)、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11)、田家即事(唐)储光羲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
(12)、这首描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流露出与之声息想通的质朴向上的感情。
(13)、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14)、李大钊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15)、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____王维《渭川田家》
(16)、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17)、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18)、这首诗生动地刻画了在列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中劳作的情景,那一滴滴汗珠掉在炎热的土地上,告诉了人们粮食是如此来之不易。
(19)、刈稻了咏怀(唐)杜甫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20)、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
5、劳动古诗词手抄报
(1)、字少愚。益州郫(0)县(今天的四川省郫县)人。
(2)、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这首诗平淡自然,清新质朴,言简意长,真挚感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享受田园劳作之乐的惬意、闲适。
(5)、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有关劳动艰辛的古诗词观刈麦作者:(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7)、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8)、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
(9)、——苏轼为学正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1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魏晋〕《归园田居·其三》
(11)、明天就是五一劳动节啦,对于劳动节的来源,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不过,关于劳动的古诗,你能背出多少呢?
(12)、题农父庐舍(唐)丘为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