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成语
1、爱党爱国成语
(1)、舍身为国、为国捐躯、赤心报国、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忠君报国、碧血丹心、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2)、 (示例):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四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忧国忧民(yōuguóyōumín) (解释):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3)、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4)、赤胆忠心,汉语成语,拼音是chìdǎnzhōngxīn,意思是形容十分忠诚。出自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
(5)、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6)、“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7)、释义: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8)、(解释):救:拯救;亡:危亡;图:谋求;存:生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10)、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五星红旗!孩子,爱国其实就是做好这些小事!
(11)、爱国如家、美人香草、仁人志士、乃心王室、保国安民、尽忠报国、爱国如家、为国捐躯、忧国奉公、以身许国。
(12)、碧血丹心,汉语成语,注音:bìxuèdānxīn,意思是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丹:红色。用来形容英雄豪杰。
(13)、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14)、“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15)、(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爱国。
(16)、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17)、岳飞的这首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18)、向先烈致敬!烈士纪念日,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
(19)、 (出自):《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20)、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2、50句最著名的爱国成语
(1)、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2)、“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3)、释义:心想着国家集体的事而忘了顾及自己的私利。
(4)、以身许国:许:奉献。 以:把。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 顾。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7)、唐·李延寿《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
(8)、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经典故事和文化典故,其中一部分流传至今演变成我们今天习惯使用的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9)、“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10)、忧国忧民,汉语成语,拼音是yōuguóyōumín,意思是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出自《战国策·齐策》。
(11)、出处:出自《北史·答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精忠报国。”(翻译:你们深受朝廷的恩情,应当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12)、“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13)、“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14)、表达意思: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15)、“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17)、(出自):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18)、舍身为国、赤心报国、忧国忘家、精忠报国、以身殉国。
(19)、赤心报国、碧血丹心、忧国忧民、浩气长存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忠君报国、碧血丹心、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20)、尽忠报国、忧国如家、碧血丹心、匹夫有责……这些成语,带着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感悟中华文化文字魅力的同时,也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
3、爱国成语
(1)、为国殉节:指国家灭亡或战争失败之后,自己不愿投降,便牺牲生命
(2)、“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3)、“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4)、表达意思: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5)、“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6)、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7)、出处:出自《封神演义》第九五回,“这个丹心碧血扶周主 ,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 。”
(8)、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9)、“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0)、(示例):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四字。
(11)、爱国如家:爱国如家凡是指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像爱抚自己 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12)、忠心耿耿: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13)、国尔忘家、于家为国、忧国奉公、浩气长存、仁人志士、救亡图存、楚囊之情、
(14)、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15)、(语法):主谓式;作分句;常与“天下兴亡”连用。
(16)、“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17)、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18)、释义:赤心:忠诚的心。用一片忠诚的心报效国家。
(19)、殉节报国:为了气节而死,用这种方式报答所忠于的国家。
(20)、(出自):清·王无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夫救亡图存,非仅恃一二才士所能为也;必使爱国思想,普及于最大多数之国民而后可。”
4、爱国成语八字
(1)、以身许国、舍身为国、为国捐躯、赤心报国、碧血丹心、忧国忧民、浩气长存。
(2)、《出塞》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诗人徐锡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运用很多反映古代将士英勇征战、为国捐躯的典故,以抒发其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表达了愿为振兴中华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4)、这些成语的来历和含义你知道吗?国庆节将至,趁这个机会把这些关于爱国的成语知识教给孩子吧
(5)、 (示例):某等愿从众志,~,兴复宋室。◎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精忠报国(jīngzhōngbàoguó) (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6)、赤心报国: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7)、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8)、出处:出自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八回,“丁大爷丁二爷又嘱咐白玉堂照应北侠,大家畅谈,彼此以义气相关,真是披肝沥胆,各明心志。”
(9)、出处:出自巴金《随想录》,“今天在各条战线上干工作、起作用,在艰苦条件下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多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一代知识分子。”
(10)、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11)、“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12)、忠心耿耿、为国尽忠、殉节报国、战死沙场、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光荣就义、为国殉节、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以身许国、舍身为国、为国捐躯。
(13)、忠贞不渝:忠:忠诚;贞:有操守;渝:改变。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14)、披肝沥胆: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 诚。
(15)、“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6)、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17)、△释义:赤心:忠诚的心。用一片忠诚的心报效国家。
(18)、释义: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1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20)、“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5、爱国成语大全400个
(1)、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2)、精忠报国、匹夫有责、碧血丹心……这些成语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国庆节,把这些关于爱国的成语知识教给孩子吧↓↓↓
(3)、表达意思:意思是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为历代儒家所推崇。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
(4)、精忠报国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李延寿《北史·颜之仪传》。“精忠报国”的意思是指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5)、天子的心思被苌弘看透,苌弘想,我已经90岁,为了天下的太平,死又何妨。为了给周天子一个杀人的借口,苌弘伪造了一份投靠晋国的投靠书,故意遗落在周天子的大殿上,周天子有了杀苌弘的借口,行刑的这天,晋国还派人到现场监督,苌弘在成周城外的邙山被剖腹掏肠,壮烈殉国,享年约90岁!
(6)、表达意思: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7)、“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8)、▍来源:据商务印书馆《中华成语字典》,资源仅供学习分享使用,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9)、出处:出自《封神演义》第九五回,“这个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
(10)、“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11)、(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12)、出处:出自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八回,“丁大爷丁二爷又嘱咐白玉堂照应北侠,大家畅谈,彼此以义气相关,真是披肝沥胆,各明心志。”
(13)、苌弘生于乱世,忠君护主,奉于周朝,当时周朝国力衰微,周王朝自从幽王昏乱以来,逐渐衰落。大势所趋,几乎人人皆知。而苌弘作为周朝臣子,和天子同心戮力,想复兴周朝。
(14)、“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5)、“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6)、把这些关于爱国的成语、诗词教给孩子吧↓↓↓
(17)、释义: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18)、《庄子·外物》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苌弘为保护自己的国家倾其一生心血,将生死置之度外,为后世所感动。后人将他的事迹化为成语“碧血丹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1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赤胆忠心、爱国如家、乃心王室、仁人志士、志士仁人、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忠贞不贰、忠心义胆、忠心耿耿。
(20)、△释义: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1)、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2)、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3)、“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4)、“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5)、“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6)、林则徐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下此诗。即使是遭逢厄运,他却依然心怀国家。他剖白心迹: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7)、浩气长存: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8)、“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9)、“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10)、△释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11)、 (示例):那时节,朕却~。◎明·吴承恩《西游记》忧国忘家(yōuguówàngjiā) (解释):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12)、精垩忠报国、忧国忧民、碧垩血垩丹垩心、为国捐躯、赤胆忠心、保家卫国、匹夫有责、
(13)、“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5)、《韩非子·定法》:“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6)、来源:微言教育据商务印书馆《中华成语词典》
(17)、为国尽忠、殉节报国、战死沙场、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光荣就义、为国殉节、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18)、这首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了豪情壮志。
(19)、△释义: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20)、出处:出自巴金《随想录》,“今天在各条战线上干工作、起作用,在艰苦条件下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多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一代知识分子。”
(1)、耿耿此心:形容内心十分忠诚。耿耿:心有所思,有心事,也指明亮,忠诚。表示心里有 事,老是放不下,一直牵挂。也形容内心十分忠诚。
(2)、殉节报国:为了气节而死,用这种方式报答所忠于的国家
(3)、苌弘被害之后,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怜惜同情,他们把苌弘的血和心脏用玉匣子盛起来埋葬,立碑纪念。三年后,掘土迁葬,打开玉匣一看,他的血和心脏已化成了晶莹剔透的碧玉,因而就有了“碧血丹心”这个成语。
(4)、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5)、“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6)、 (出自):《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7)、诗人将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表现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8)、公元前492年,当时势力最强大的晋国一心称霸,要称霸,苌弘却是最大障碍,必须尽快除掉苌弘。晋国就找借口给周天子施加压力,说周天子如果不处置苌弘,晋国就要派兵攻打天朝,夺取天子江山。周天子想,苌弘几十年来为天下太平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怎么下得了手杀他!并且,要杀苌弘,也得有个杀人的借口,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就杀了自己的忠诚呢?!
(9)、“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10)、赤心报国、爱国如家、忠心耿耿、以身许国、保国安民、忧国忘家、舍身为国、
(11)、“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12)、出处:唐·李延寿《北史》“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
(13)、这首诗慷慨豪迈,吟咏了壮士为了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豪情壮志!
(14)、“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15)、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16)、△释义: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17)、表达意思:意思是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为历代儒家所推崇。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
(18)、(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9)、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20)、出处:西汉·成帝《赐翟方进册》“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1)、(出自):《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2)、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3)、忠贞不贰:贞: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忠诚坚定,永不改变。也指下属对上层十分 忠心。
(4)、精忠报国、匹夫有责、碧血丹心……这些成语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国庆节,把这些关于爱国的成语知识教给孩子吧↓↓↓
(5)、 (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6)、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7)、文天祥的一片爱国之心在这首诗中展露无遗,或许有人觉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加视死如归,大气磅礴,但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流露出的坚定的爱国之情却更让人动容!
(8)、释义:赤心:忠诚的心。用一片忠诚的心报效国家。
(9)、光荣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就义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