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家蔡元培名言名句145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8-06 12:47:31

教育家蔡元培名言

1、蔡元培 教育家

(1)、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美,富兰克林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3)、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4)、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蔡元培教育名言北大校长蔡元培教育名言名句蔡元培经典语录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毋宁展个性。

(5)、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6)、“这里堪称中国现代教育的发祥地,20世纪,中国国际化、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建立有赖于这座庭院。因为在此居住的人是蔡元培,是由孙中山先生任命的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也是后来的北京大学校长。‘庭院深深深几许’,让我们沿着历史深邃的长廊漫步,去拜谒和祭奠一位为自己国家民族教育伟业奉献一生的伟大灵魂。他办学伊始所提出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至今仍然是我们高等学府所面临的一大课题。而他在当时颁布的《大学令》中,则确定了大学教育的要义:‘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从此,两千多年来以‘忠孝为本’、以‘经史子集’为务的封建传统教育被颠覆。正是由他引领,古老的中国才开启了现代教育的新纪元。”

(7)、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蔡元培名言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8)、▌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0)、要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生活中的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确是一门“大本事”。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2)、在做人道德方面,蔡元培是很重视的,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小女儿蔡眸盎依旧记得这么一件往事——

(13)、不知为什么,100多年前的梁启超、孙中山、蔡元培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人格,强调人格,重视人格。梁启超于1903年著文《论中国国民之品格》;孙中山于1923年演讲《改良人格来救国》;蔡元培于1918年谈到教育时郑重提出《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学校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格教育,否则,就是教育的堕落,继之以人的堕落。“然则,进化史所以诏吾人者:人类之义务,为群伦不为小己,为将来不为现在,为精神之愉快而非为体魄之享受,固已彰明较著矣(《世界观与人生观》)。”

(14)、大学教育的目的与观念是明确的,就是要使索然寡味的学习趣味化,激起人们的求知欲望。

(15)、北大原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16)、天下唯不明白人多疑人,明白人不疑人也。一一(中)蔡锷0非亲身实验证明者,不可轻信。(中)蔡元培

(1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

(18)、新的教育主义,是即工即学,是要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密接。

(19)、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马卡连柯

(20)、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2、教育家蔡元培名言名句

(1)、孩子的天性都是喜欢玩,但有句永不过时的名言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然,科技发达后,“电子书是人类进步的电梯”呢。可以说,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智育的关键一步,而这首先需要家长以身作则。

(2)、▌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3)、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培根

(4)、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陶行知

(5)、知识不是某种完备无缺、纯净无瑕、僵化不变的东西。它永远在创新,永远在前进。——普良尼施尼柯夫,前苏联农业化学家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论语。述而〉〉

(7)、金钱虽然不会使人幸福,但是它能镇定人的神经。——欧凯西

(8)、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9)、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10)、教育的事业并非使年轻人能完美地从事科学研究,而是要开阔年轻人的心胸,使其能尽力运用自己之所长。——洛克,英国哲学家

(11)、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12)、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

(13)、对于读书和作事,都要存一种诚心,凡事只要求其尽责在我,不可过于责人。

(14)、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卢梭

(15)、作为关注爸爸亲子教育的平台,我们一直从古今中外等多维度在探讨“在中国,我们怎样做父亲”。本文作者石伟杰,中国史硕士,长期关注家国伦理问题,他将与您聊聊大教育家蔡元培在教育自己子女时,怎样通过德、智、美的发展,来“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16)、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

(17)、要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生活中的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确是一门“大本事”。

(18)、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席勒

(19)、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

(20)、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蔡元培

3、教育家蔡元培名言有哪些

(1)、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

(2)、西方哲学家之言日:人各自由,而以他人的自由为界。例如我有思想言论之自由,不欲受人之干涉也,则我亦勿干涉人之思想及言论;我有保卫身体之自由,不欲受人之毁伤也,则我亦勿毁伤人之身体;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不欲受人之窥探也,则我亦慎勿窥人之秘密;推而我不欲受人之欺诈也,则我慎勿欺诈人;我不欲受人之悔慢也,则我亦慎勿悔慢人。事无大小,一以贯之。(中国)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我们知道科学的研究与发明,瞬息千里。十年前所发明的定律,现在或许要根本推翻,或许要重新估值。蔡元培《教与学》

(5)、 人们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老板的种种恩惠,将其视之为理所当然。

(6)、 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高尔基

(7)、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

(8)、则不免陷于沟壑,撞于岩墙,甚或以是而丧其生焉。情欲亦然。苟不以明清之理性,与坚定之意志节制之,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一蔡元培

(9)、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恶,无益也。(中)蔡元培

(10)、假如让我在这里当导游或讲解员,我会这样对参观游览者说:

(11)、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12)、蔡元培在提倡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他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分别比做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义、恕、仁”.毋庸讳言,这种比附是牵强的,然而,他这样做,又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主张广泛吸收国外文化,同时,他又强调,吸收国外文化时“必择其可以消化者而吸收之”,并且“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此所同化”,他批评有些志行薄弱者,一到国外留学,“即弃捐其“我”而同化于外人”.

(13)、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

(14)、 健康是聪明的条件,是愉快的秘诀。——爱默生

(15)、假如一个先生想用知识去启导一个葬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它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夸美纽斯

(16)、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裴斯泰洛齐

(17)、任何人都应当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独。——徐特立 

(18)、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19)、▌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20)、孩子是脆弱的,但是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却很难融入社会。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家长要教他勇于正视失败,用自信取代自卑。不要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同样也不能过度夸赞孩子。

4、蔡元培自述经典教育名言

(1)、对于蔡元培这一人物的考查,主要是以单选、多选题为主,对于该人物的主要事迹、思想进行考查,

(2)、这三句格言,无不透露出蔡元培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养成君子一般的人格。可见,清末民初的那一代家长,虽然自己也游学欧洲,吸收了不少西方知识,生活方式也逐渐西化,但在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时,运用的还是传统文化资源,试图把儒家的经典修身原则传承下去,有点“中体西用”的意味。

(3)、这一块的内容我们可以主要从“五育并举”、“北大改革”这2个方面来进行了解学习,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这些比较繁琐的知识点梳理好。

(4)、孤立而自营,则冻馁且或难免;合众人之力而营之,而幸福之生涯,文明之事业,始有可言。蔡元培

(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6)、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8)、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毋宁展个性。

(9)、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以互相亲爱,敬礼有加,庶可收切磋之效。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

(10)、 大脑的力量在于运动而不在于静止 ——蒲柏

(11)、做教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12)、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我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仅有在团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3)、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4)、社会一般的知识程度不进,各种事业的设施,均感痛苦。五四以来,学生多组织平民学校,教失学的人以普通知识及职业,是一件极好的事。吾见北京每一校有二三百人者,有千人者,甚可乐观。国家办教育,人才与财力均难,平民学校不费特别的人才与财力,而可大收教育之效,故是一件很好的事。又有平民讲演,用讲演的形式予平民以知识,也是一件好事。又调查社会情形,甚为要紧。吾国没有统计,以致诸事无从根据计划,要讲平民主义,要有真正的群众运动,宜从各种细小的调查做起。此次北方旱灾,受饥之民,至三千多万。赈灾筹款,须求引起各方的同情,北京学生联合会乃思得一法,即调查各地灾状,用文字或照片描绘各种灾情,发表出来,借以引起同情。吾出京时,正值学生分组出发,十人一组。即此一宗,可见调查之关系重要。

(1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轲

(16)、◎输入“他山石”,阅读国外最热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输入“育儿经”,获得身边最热门和实用的育儿知识分享;

(17)、 所谓习惯者,非必写字、读书,然后谓之教育也。扫地亦有教育,揩台亦有教育,入厨下烧饭亦有教育。总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不有教育。

(18)、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19)、“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中国古人的座右铭,也就是从前学生界的座右铭。从前的好学生,于自己以外,大半是一概不管,纯守一种独善其身的主义。五四运动而后,自己与社会发生了交涉,同学彼此间也常须互助,知道单是自己的好,单是自己有学问有思想不行,如想做事真要成功,目的真要达到,非将学问思想推及于自己以外的人不可。于是同志之联络,平民之讲演,社会各方面之诱掖指导,均为最切要的事,化孤独的生活为共同的生活,实是五四以后学生界的一个新觉悟。 

(20)、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5、教育家蔡元培名言名句大全

(1)、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2)、在学校不能单靠教科书和教习,讲堂功课固然要紧,自动自习,随时注意自己发见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要紧。

(3)、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4)、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

(5)、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

(6)、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7)、凡谤毁人者,常不能害人,而适以自害。蔡元培

(8)、美育之在普通学校内,为图工音乐等课。可是亦须活用,不可成为机械的作用。求美也和求知识一样,同是要事。

(9)、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10)、今一切事业,须从科学上解决;而一切学问,须从事实上研究。——黄炎培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下面是我为您分享的教育家名言,希望你喜欢。教育家名言精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2)、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要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

(13)、自动学习,随时注意自己发现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要紧。(中)蔡元培

(14)、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15)、人生之价值,视其事业而不在年青。(中)蔡元培

(16)、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蔡元培

(17)、关于这段历史,蔡元培曾经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一文中回忆说:“自三十六岁以后,我已决意参加革命工作。觉得革命只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在爱国学社会中竭力助成军事训练,算是预备下暴力的种子。”然而,蔡元培毕竟是旧学深厚、思想开放的知识分子,有革命之心,也有冷静的理智,所以,后来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育家。

(18)、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19)、(教师资格证)年年考,记住就拿分!--课程2

(20)、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1)、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

(2)、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4)、所谓习惯者,非必写字读书,然后谓之教育也。扫地亦有教育,揩台亦有教育,入厨下烧饭亦有教育。总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不有教育。

(5)、教育的目的只有一项,即对人们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使他们能承担所急需的工作。

(6)、▌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7)、---------------关于三九君子会-------------

(8)、除了让孩子们自己阅读,蔡元培还为他们讲述“树居人”、“穴居人”、“海滨人”等远古人类的故事。同时,蔡还很重视孩子的语言学习,除了自己给孩子们讲《说文解字》,在上海时就请外国教师教英语,在香港时又请北京大学校友余天民先生补习国文。

(9)、关于教育,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罗素多年前在《教育论》一书中就专门探讨了“教育理想”问题。他指出:“我们所应追求的未来的教育制度乃是一种能使每个儿童都获得最优机会的制度。理想的教育制度必定是民主的。”他强调理想的教育制度应该是“使每个儿童都获得最优机会”的平等的、民主的制度。

(10)、在学校不能单靠教科书和教习,讲堂功课固然要紧,自动自习,随时注意自己发见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要紧。

(11)、最好使学生自学,教者不宜硬以自己的意思,压到学生身上。不过看各人的个性,去帮助他们作业罢了。

(12)、 生命需要运动(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13)、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14)、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15)、陈列室的墙壁上,悬挂不少上个世纪初叶蔡元培社会活动的黑白照片,其中三幅给我印象深刻。一幅照片的标题为《爱国女学首届开学典礼》,拍摄于1902年,人物形象因岁月久远而略显模糊,但是现场气氛将我们带回到晚清。画面的背景是蔡先生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另一幅照片的题材为《创办(北京)孔德女校》,时间是1915年,当时蔡元培的第二位夫人黄仲玉担任校长。又一幅照片记述了1917年9月蔡先生在北京留法俭学会开幕式上演讲的情景。记得前不久,巧遇一位自称中国女权历史研究者的女士(同胞)向两位欧洲人士介绍,说中国妇女可惨了,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才接受教育。想必她孤陋寡闻,不知蔡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在兴办女子学校了。

(16)、▌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17)、蔡先生著有《中国伦理学史》一书,梳理自秦汉以来的伦理思想脉络,尤其关注人的道德存在。他曾亲撰《华工学校讲义》——德育三十篇,其中前两篇即《合群》与《舍己为群》。“积人而成群。群者,所以谋各人公共之利益也。然使群而危险,非群中之人,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以保群。而群将亡,则不得已而有舍己为群之义务焉。”另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尽力于公益》《责己重而责人轻》《爱护弱者》《爱物》《戒失信》《文明与奢侈》《热心与野心》等篇目。哲人远见,振聋发聩:“孟子有言:‘鸡鸣而起,孜孜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孜孜为利者,跖之徒也。而前者以义务为的,谓之‘热心’;后者以权利为的,谓之‘野心’。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此热心也。故禹平水土,稷教稼穑,有功于民。项羽观秦始皇帝曰:‘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观秦始皇帝曰:‘嗟夫!大丈夫当如是也。’此野心也。故暴秦既灭,刘、项争为天子,血战五年。羽尝曰:‘天下汹汹数岁者,徒为吾两人耳。’野心家之贻害于世,盖如此。”

(18)、▌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1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0)、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1)、好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

(2)、沿着东墙走过一条回廊,左转,就到了蔡先生的书房和卧室。紧靠西墙,立有一尊汉白玉半身雕像——“蔡元培先生像”,两联题字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3)、五四以后不同了。原来五四运动也是社会的各方面酝酿出来的。政治太腐败,社会太龌龊,学生天良未泯,便忍耐不住了。蓄之已久,迸发一朝,于是乎有五四运动。从前的社会很看不起学生,自有此运动,社会便重视学生了。学生亦顿然了解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在人类社会占何种位置,因而觉得自身应该尊重,于现在及将来应如何打算,一变前此荒嬉暴弃的习惯,而发生一种向前进取、开拓自己运命的心。

(4)、体罚与惩罚区别不在于是否打了学生,而在于是否伤害了学生。合理的处罚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处罚权,也应该合理利用处罚,惩罚的真谛在于爱的感动。

(5)、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3)式对公众开放。整修一新的蔡元培故居纪念馆三楼设立为“蔡元培实物馆”,将首次展出120余件珍贵文物。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7)、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8)、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9)、“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中国古人的座右铭,也就是从前学生界的座右铭。从前的好学生,于自己以外,大半是一概不管,纯守一种独善其身的主义。五四运动而后,自己与社会发生了交涉,同学彼此间也常须互助,知道单是自己的好,单是自己有学问有思想不行,如想做事真要成功,目的真要达到,非将学问思想推及于自己以外的人不可。于是同志之联络,平民之讲演,社会各方面之诱掖指导,均为最切要的事,化孤独的生活为共同的生活,实是五四以后学生界的一个新觉悟。 

(10)、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1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3)、欺欺艾艾,口讷之称;喋喋便便,言多之状。——程允升

(14)、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然而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家长要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让孩子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15)、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先生说:“应当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学趣味的数学,学鲜活的数学。” 

(16)、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17)、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18)、人类者,动物的一种。保持生命,继续种性之本能,动物所同具也。人类之所以视他动物为进化者,以有理性。(中国)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19)、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感谢作者。

(20)、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让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1)、不专叫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要留出多少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研究。——(中)蔡元培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4)、蔡元培完全是旧式教育出来的学人,做过举人、当过进士、点过翰林。但这个清朝的翰林,最后成了革清朝命的革命家,自隋唐兴科举以来,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里,点过翰林的何止千或万,但革自己王朝命的翰林,唯独蔡元培一人而已。他是新时代的旧学者,更是旧时代的革命家。

(5)、人之生本禽兽也,进化而已耳。人所以食禽兽者,岂不日,彼愚而我知也,彼弱而我强也。一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