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子讲做人要谦虚62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8-21 08:39:13

孔子谦虚做人的名言

1、孔子 谦虚

(1)、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孔子名句

(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                                 孔子,我想对你说

(5)、跟着孔子学做人                                      谢佳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名言警名多不胜数。在我的眼中,孔子可谓是一个心怀天下,知识渊博,彬彬有礼,虚怀若谷,悔人不倦的人。从中,我须向他学习他的谦虚。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与三人同行,其中一定会有我学习的老师。孔子的虚心,值得我们学习。在现在的学习中,同学们的骄傲已将谦虚覆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后退。”孔子的一生都在学习,在学习中,自然教会了我们做人。孔子编写出了《春秋》、整理出了《书》、《易》、《礼》、《乐》、《诗》。他如此高的成就,却从来不向其它人夸耀。他曾与老子见面,这可谓是历史上两大圣人的见面。他曾称赞老子,说:“鸟,我知道它会飞,但还是会被人射下;鱼,我知道它会游,却还是会被人钓起:兽,我知道它会走,可还是会被人捉住。但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控制,那便是龙,我无法捉摸老子这个人,老子就像龙一样吧。”孔子已经是圣人,是君子,却还是虚心向别人请教。如今的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7)、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8)、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9)、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巧言乱德。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1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4)、20岁的人要锐意进取,否则不会有出息;30岁的人要意气风发,还要淡定,否则也不会有出息;40岁的人就要不走极端,即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又要有“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的潇洒。

(15)、(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16)、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17)、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1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0)、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孔子讲做人要谦虚

(1)、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5)、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5)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8)、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说过的为人处事的名言原发布者:维旺(精选)

(9)、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11)、聪明而有好学之心,并能谦虚地向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这是孔子对君子在学问人格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只有虚心好学,有不耻下问的胸襟,才能真正受益,才能使自己有所进步。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4)、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6)、不迁怒,不二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9)、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3、孔子谈谦虚的故事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5)、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9)、解读:对一件事确实是知道的,就说是知道;确实不知道的,就说明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引申为:虚心是知识的向导。

(10)、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炊。其争也君子。

(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2)、简析:上天对待世人,虽然没有亲疏远近之别,一视同仁,但是却常常眷顾那些善良谦恭的人。其实这不是上天的偏向,而是因果使然。

(1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4)、自多其能,其能不足。——明·彭汝让《几冗谈》

(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a);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孔子家语.哀公问政》

(16)、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咎(jiù旧):责备。本句大意是:以往的过错,不必再追究责备了。这一句表现了为人处事的宽厚态度,今天仍常引用,但只适用于已经认识并已改正的一般错误。如果是严重错误,或本人犯了错误并未认识,并来改正,仍是应该追究的.这样才能做到“惩前毖后,治病鞭人”。

(17)、(2)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8)、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4、孔子说的谦虚名言警句

(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