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月儿圆童谣
1、8月十五月儿圆儿歌
(1)、(2)讲述活动:神秘的月亮,启发幼儿讲述节前、节后月亮的大小变化情况。
(2)、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5)、“认识中秋节”这堂课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听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过节该吃月饼了,代表家人的团圆。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秋节教案10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6)、师小结:恩!现在呀!还有各种各样口味的月饼呢!那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月饼做成圆圆的呢?
(7)、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8)、或投琼买快,斗九翻牌;博成赌闲,舞棍踢球,唱说平话,无论昼夜,谓之‘放魂’。”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元宵节中的狂欢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秩序、制度规范的一系列颠覆和突破来实现的。
(9)、小朋友拍手笑!扩展资料: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
(10)、《中国童谣》丛书共分六册,分别为描述儿时游戏类的《骑竹马》、年节风俗类的《二月二》、农家生活类的《外婆桥》、田园风光类的《蒲公英》和历史故事类的《朝代歌》。
(11)、在美工区出示各种各样特殊月饼的图片,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并制作月饼。
(12)、有一个叫后羿的人,为了受苦的人们,勇敢的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西王母十分欣赏后羿的勇气,送了后羿一颗仙丹作为奖励。后羿只要吃了这个仙丹,就可以飞到天上住。可是,后羿舍不得离开嫦娥,就让嫦娥把仙丹收了起来。有一个坏人知道了这件事,想抢夺仙丹。他趁后羿不在家,冲进了后羿家里。为了不让坏人得到仙丹,嫦娥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吃下了仙丹。吃下仙丹后,嫦娥发现自己飘了起来,还越飘越高,向天上飞去。嫦娥舍不得后羿,于是飞到了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住下。月亮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只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兔子陪着嫦娥。从此以后,后羿都只能在夜里,望着月亮思念嫦娥。
(13)、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革命先烈留下了很多遗孤。d没有忘记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呵护着这些遗孤成长,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拍摄的故事影片《啊,摇篮》,即是对这一史实的再现。影片中的老红军罗爷爷是八路军一个遗孤托儿所的炊事员,在一次突围战中受伤。八月十五这一天,他拖着伤重的身体为孩子们做月饼,孩子们来到厨房帮忙,罗爷爷让孩子们唱一首歌,孩子们于是一边做月饼一边唱起了老师刚教的一首新歌《八月十五月儿圆》;歌声中,罗爷爷仿佛看见了孩子们已经成长为健硕的八路军战士,他带着一份欣慰,在孩子们的歌声中长眠。作曲家梁寒光在读过剧本后深受感动,几度哽咽,最终采用了民歌素材,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八月十五月儿圆》。
(14)、(4)大家品尝月饼、水果等食物。中秋节的幼儿园语言教案3活动目标
(15)、(1)出示瘦月亮图片,提问:大家认识它吗?它是谁?很瘦还是很胖?
(16)、水果拼盘比赛教师注意进行部分协作,其他班教师记录并进行评奖。
(17)、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18)、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标志性时间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
(19)、(1)听音乐做律动(把做月饼的过程用音乐表现出来)
(20)、歌词: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哪。 爷爷是个老红军哪,爷爷待我亲又亲哪;我为爷爷唱歌谣啊,献给爷爷一片心哪。
2、八月十五月儿圆 儿歌
(1)、师:中秋节的活动真丰富呀!中秋节就要到来了,我们也来提前庆祝中秋节,围成圆圈一起来跳月吧!
(2)、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秋节教案2活动目标:
(3)、月饼吃的是情,吃月饼是一种最质朴的情感寄托。
(4)、(1)家长应随时引导幼儿来帮自己做一些特殊的月饼,拍成照片后带到幼儿园参加评选活动。
(5)、亲宝儿歌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儿歌动画,画面色彩鲜明,情节引人入胜,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6)、(1)欣赏图书,了解《嫦娥奔月》的主要故事内容。
(7)、中秋节也叫团圆节,说说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答:如中秋节晚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放烟火、玩灯,一家人团团圆圆等。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8)、“‘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亮宝宝好开心啊,她给小朋友们送来了月饼感谢。”
(9)、幼儿尝试制作月饼活动结束,幼儿回家向家长分享今天的所得。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秋节教案6[活动目标]
(10)、交流相关经验,知道中秋节的时间和有关风俗习惯。
(11)、古时候,老北京城里发生了一场奇怪的瘟疫,几乎家家都有人染上了重病,一旦病了就无药可医,郎中们一个个束手无策。一时间京城的老百姓死难无数,到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
(12)、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13)、至少从隋朝开始,元宵节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习俗活动,并形成十分鲜明的文化性格,此后节俗活动更加多姿多彩。
(14)、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了,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从祈福到团圆,将美好祝福寄托于那一轮明月。
(15)、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16)、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17)、每一个小朋友都是跌落凡间的天使,他们友好而善良。看,一2班以一首《小白船》在歌颂着他们的“友谊之舟”呢!
(18)、月亮奶奶,爱吃韭菜,韭菜侯辣,爱吃黄瓜,黄瓜有种,爱吃油饼,油饼喷香,爱吃片儿汤,片儿汤不烂,爱吃鸡蛋。
(19)、此活动可结合自然领域的活动进行。如在节前节后安排观察月亮、绘制“月亮变化册”等。
(20)、(1)出示月饼,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形状,使幼儿知道圆圆的月亮和月饼都代表人们团圆了。提问:你吃过月饼吗?你吃过的是什么味道?还想不想吃?
3、歌谣八月十五月儿圆
(1)、 伴随着孩子好奇的问题,中秋节的故事随着童谣缓缓展开。桂花树下的吴刚,嫦娥奔月的身姿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空旷冷清的月宫,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节所包含的思家念国、丰收团圆的美好期望。
(2)、玩法:一人在敲鼓,一人用传花的方式进行,当音乐停止时,物品在谁的手上,就由谁来进行表演。
(3)、中秋节日,是美好而又重要的传统节日,希望大家一定要注重这个节日!2017中秋浅忆散文三:中秋节,与往常一样,在平平淡淡中度过了!因节前吃了过多的甜腻月饼,以至于到中秋那天,再也咽不下!
(4)、中秋快乐,快乐中秋!何尝不是对童真的一种缅怀与追忆?2017中秋浅忆散文四:“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还记得王建的这首中秋诗,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古诗之一。简单的一首古诗,却深深地道出了中秋时节远离家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5)、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6)、八月十五月亮圆,月亮圆圆像银盘,红木桌子金闪闪,西瓜月饼供上天,海棠果,红枣鲜,当中摆个大鸭梨,红白石榴两边站,手捧甜球把月拜,拜的月亮爷爷心欢喜,银辉朗朗撒满地,保咱天下都平安。
(7)、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8)、(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9)、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间的一天,所以叫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10)、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11)、师:你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呢?甜甜的月饼表示什么呀?还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
(12)、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月亮尖尖,水里月亮弯弯;天上月亮挂胸间,水里月亮当小船。
(13)、对孩子们画的月饼表扬,除非有特大失误,不批评。
(14)、观察月饼,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分享的快乐。
(15)、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中秋节你和谁一起过?感觉怎么样呀?
(16)、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17)、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18)、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也是水果丰收的节日。
(19)、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或是月光下举行“中秋月光联欢会”,教师配乐为学生讲月亮的传说,讲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尝月饼、水果,赏月,举办化装舞会(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秋节教案9[活动目标]
(20)、二5班的《爷爷为我打月饼》让小朋友们从歌谣中感受到了祖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4、兔小贝儿歌八月十五月儿圆
(1)、嫦娥在月宫里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月宫中捣药的玉兔下界去为百姓们治病。得了嫦娥的令旗,玉兔变成了一个白衣郎中怀抱着玉杵和药臼来到了民间。
(2)、介绍节日——欣赏故事——亲子游戏——谈话品尝
(3)、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4)、嗯,看来小朋友们吃过的月饼都不一样呀。老师刚刚从小兔家里回来,小兔告诉我,他中秋节没有吃到月饼呢。他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吃到过月饼呢,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帮帮他呢?
(5)、体验与家人或同伴一起制作月饼及分享月饼的快乐,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6)、配合童谣《月姐姐》展示的月亮变化的图片由一个个单独的图片改为电子版的图片在幻灯片上进行演示,这样更科学、更形象。
(7)、老百姓不知道玉兔的来历,都忌讳玉兔的一身白衣,不愿意给他开门。机灵的玉兔就来到庙里借了神像的一身盔甲衣装穿上,这下老百姓感觉玉兔像下凡的神仙,纷纷打开家门迎接他。
(8)、八月十五这天还是一个节日,叫中秋这天晚上的月亮很圆很圆。
(9)、吃月饼能够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这样的月饼才是最美味的。
(10)、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11)、晚饭过后,老妈便会给我们兄妹几个分发一个月饼,我们兴高采烈的跑到门口的那口水井边,听着大人们讲述关于中秋的神话故事。对于悬挂在星空的月亮,不由的对之起敬!嫦娥的模样,也早已在心中有了轮廓:白皙、芊瘦、娇美、含羞!如此之美的女子却只能拥有一段凄美爱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狂欢,是元宵节的另一个文化内涵。直白地说,狂欢就是纵情欢乐,就是前引童谣中所唱的“人们个个都欢腾”,就是明代杭州人田汝成所说的“放魂”:“少年游冶,翩翩征逐,随意所之,演习歌吹。
(13)、说起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坊间流传的两首童谣做了很好的揭示。其一云:“正月元宵灯,外婆爱外甥(外孙)。送来红红桔子灯,吉利又添丁。”
(14)、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婴儿听的旋律轻快的儿歌精选八月十五月儿圆
(15)、玩法:家长和幼儿一起问教师:“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教师回答:“两个两个粘”后面的主持人可随机说。
(16)、“明月寄相思,千里传真情”,本次活动在孩子们令人心潮澎湃的歌声中渐渐落下帷幕。歌声会消散,不散的是孩子们那一颗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喜爱的心。
(17)、(3)出示圆月亮图片,提问:月亮又变成什么样了?
(18)、你们今天这个中秋节过的怎么样?(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觉)你还知道哪些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呢?你喜欢过这些节么?中秋节的幼儿园语言教案5[活动目标]
(19)、(24小时抢修热线):18058805879
(20)、近来,媒体上关于月亮的话题渐渐多了起来,这几天大街上,也没少见拎着月饼匆匆赶路的人儿,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
5、幼儿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1)、师小结:哦!原来中秋节呀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2)、教师介绍活动的意义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坐在月下不光赏月还要品尝月饼和各式丰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3)、孩子们操作老师指导。鼓励孩子们大胆绘制花纹。
(4)、晚上时间很快就到了,妈妈和我还有我们一家去亲人家吃完团圆饭之后,每一个人都拿着一个香喷喷的月饼,还有一个小板凳去庭院里赏月,那月亮如同那湖水般安静,像月饼似得那样的圆,不一会,我手中那圆圆的月饼就被我“消灭”得一干二净,我又想到了一件事,何不对着那美丽、明亮的月亮祈福,我对着月亮说了一句:“希望我们一家人,都平安、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
(5)、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像月饼,盘子,大饼,太阳,零,字母O,瓶盖以及一切像圆的东西。十五的月亮就像是一面精细的铜镜让人世的丽人们无法移开视线;十五的月亮就像一扇圆形的小天窗窗外的人在看风景窗里的人在看你满是怀念;十五的月亮就像一个圆桌等待着回家的人搬上凳子团团聚圆坐一圈;十五的月亮就像嫦娥美丽的眼睛欲望着后羿有朝一日能与之团聚。其他:初一到初二没有月亮,初三到初五像眉毛,六到七像镰刀,八到九像半圆,十到十四像逐渐膨胀的气球,十五像圆盘月饼圆圆月饼甜,美酒甜甜美酒绵。
(6)、分享: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秋节教案4(活动目标)
(7)、月亮,月亮,你饼大,我饼小,带你去长环,长环平,带你去......耳畔传来了同伴的朗朗诵读声,忍不住的举起手中的月饼,对着月亮,一起欢快的念叨着!
(8)、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吃的月饼也被做成圆形的,像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9)、每册包含20首由春雨童书馆的严军先生从4000多首童谣中精心选编出的经典童谣,配以来自北京、南京、常州等地的多位著名儿童插画师创作的充满中国元素、民俗风格、乡野韵味的精美彩图,将读者带入民间童谣的意境,重温童年的温暖与梦想。
(10)、评选与品尝活动颁发奖状,互相交换品尝水果拼盘。
(11)、让幼儿认识月饼、品尝月饼,感受节日带来的气氛。
(12)、知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圆了,感受团圆、快乐的节日气氛。
(13)、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明月,带着我真挚的愿望,把我对中秋的情感以及我对乡土的怀念带回我至情至爱的故乡。
(15)、打开圆盘后面的翅膀,演示飞到背景图上。“中秋节月亮宝宝一个人在天上好孤单,她想请圆圆的月饼陪她一起玩。月饼在哪里?你们知道月饼在哪里吗?”
(16)、师:“这么多可爱的月饼宝宝,我们怎么让它们飞到天上去和月亮宝宝玩呢?”
(17)、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18)、师:“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我们要做些什么的?”(赏月,吃月饼)
(19)、《八月十五月儿圆》又名《爷爷为我打月饼》,歌词简单易懂,言简意赅,歌曲结构简单,旋律简朴明快,朗朗上口,具有鲜明的民间歌谣特色。电影上映后,歌曲迅速流传开来,今天在街头巷尾,依然随处可听见孩子们的演唱。歌曲虽然是童谣,却有着深刻的寓意和教育意义:一是传承着中华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二是传承着红色的基因。无论是影片中的场景,还是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的场景,无不体现着这两点。
(20)、师:那你们想怎样过中秋节呢?你吃过什么月饼呢?你还知道月饼的馅是什么做的,还有什么馅的月饼呢?谁吃过和他们不一样的月饼?……师小结:原来月饼
(1)、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2)、今天我们的家长也带来了丰富的水果,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个别家庭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基本特性)现在我们将举行一个制作水果拼盘的大赛,活动规则如下:
(3)、北京城的老百姓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请能工巧匠用泥塑彩绘做成玉兔的样子供奉在堂前,尊称为:"兔儿爷",逢年过节或有喜事的日子会摆上新鲜的果蔬五谷供奉祭拜,在老百姓心里兔儿爷会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护之神。
(4)、请学生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学生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指导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事情或问题?
(6)、此次活动中秋节一家人团团圆圆这一意义体现不够充分,在过程的第二和第三部分要注意处处渗透中秋节也叫团圆节这一认识。中秋节的幼儿园语言教案7设计意图:
(7)、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8)、出示图:月球,讲讲月亮的变化(阴晴圆缺)。
(9)、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过生日。甜月饼、红柿子、苹果香蕉紫葡萄。
(10)、出示圆圆的月饼,让小朋友闻闻,一起切月饼,分享。
(11)、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儿歌,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亲宝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容易被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模仿、叙述事件,或从简单有趣的话语中理解普通的事理。
(12)、献给爷爷一片心呀扩展资料:《爷爷为我打月饼》是中国儿童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