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谦虚的道理论据
1、关于谦虚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400字
(1)、设计意图:通过身边时事的导入,让学生对于论据有更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搜集写作素材的意识。
(2)、低温粉碎、除虫灭害、打捞沉船等。低温液氨释放之后体积会急速扩大,能把鼠穴中空气排净,使田鼠窒息而死。节省时间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略)
(3)、议论性语言(总结案例,契合分论点,不要口水话)
(4)、设计意图:通过提纲的提炼,对文章的行文思路有一定的认识,对论据的选材和组织运用有直观的感受,对论据使用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强化。
(5)、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和娇美;而孤独的树木,只好任狂风摧残。只有百折不挠的雄鹰,才能在自由的天空展翅翱翔;而具有漂亮羽毛的孔雀,只好望而却步。只有耐寒的菊花,才能点缀出冬天的生机和气息;而怕冷的牡丹,只好让寒流吞噬。只有宽广博大的胸怀,才能容纳世间的真诚和美好;而狭隘的眼界,只好让虚伪填平。
(6)、(1)损坏公物要赔 (2)徐英不是故意的,不该让她赔。 (3)不要为难徐英,请学校给配一块 (4)关心集体,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大家共同掏钱赔偿
(7)、·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8)、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9)、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可分为两类: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10)、――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11)、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可以严格地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12)、D.西方人强调必须说真话,而东方人却不是这样。
(13)、写人的记叙文:首先,要了解短文里面所写的事情,因为写人和写事是分不开的,人物的个性、思想等往往都是在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其次,要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通过这些描写,我们更能够了解主人公的特点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最后,还要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语言、行动、思想等,同时环境描写还能对人物够起到重要的衬托作用。
(14)、从词序的角度,分析词语内在的逻辑关系,如递进关系,因果关系。
(15)、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假若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阴凉),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意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16)、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17)、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数字、图表等证明论点的依据。例:我们民族有讲正气的传统。纵观古今,横看天下,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就是一首气壮山河的正气歌。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苍穹中,屈原、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名字璨若繁星,无不是我们民族的正气之魂。正因为有了这种正气,我们民族才一次次经受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得到延续和发展。
(18)、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9)、答题思路:分论点一般是论证部分的段首句,也会是段尾句,有时候独立成段。
(20)、张良与圯上老人──可以论证尊重老者、经受考验、终获厚待等。
2、关于谦虚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1)、③谦虚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一个人恰当处理他与外界关系的正确思想方法。心胸开阔,虚怀若谷的人,才能谦虚谨慎;器小易满,不到半瓶水,也会淌得一塌糊涂。
(2)、C.有点贪心、心生妒忌这些私欲,要想尽办法抑制它,直至消灭它。
(3)、(论说文写作素材)卢永根——坚持“稻”路,奉献一生
(4)、孟浩然四十多岁时才到京师游历,他曾在太学作诗,满座宾客都感慨佩服,无人能及。一次,大诗人王维邀请他到内署,忽报唐玄宗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显示自己才华的时机,但孟浩然却惊慌地躲到床底下。王维实话实说,玄宗大喜道:‚我听说过这个人,但从来没见过,他为什么要害怕得躲起来呢?‛下令叫孟浩然出见。这原本是能让他平步青云的大好时机,但他又没好好把握,当皇帝问他的诗时,他朗诵的又是怨天尤人之诗,到了‚不才明放弃‛一句,唐玄宗很不高兴地说:‚你自己不想做官,我何尝抛弃过你,为什么要诬蔑我呢?‛于是孟浩然被放还,一生未受重用。
(5)、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有时诚信似乎很傻,很没有意义,因为诚信往往会伴随自身利益的失去。可是,让我们想想,也许下一个因丧失诚信而受害的人,就会是你和你身边的人。或许违约失信可以获得一些蝇头小利,可是当花失去香味时,再美丽的花朵也难逃凋亡的命运。
(6)、流云在天边,行囊在眼前,有一条通往太阳的路无边又无沿。
(7)、例:我们该不该对史铁生碎念几句?人与心的距离,比得上他下半生用轮椅在夕阳下慢慢碾过的路途。路碾着碾着,尽了。母亲的身影,于是在故园中化为了晨露的影子。
(8)、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用心画画儿,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儿,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9)、周处立志好学、鲁迅异医从文,许多科学家、发明家,都是从小立志(爱迪生、爱因斯坦、高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33岁发明白炽电灯泡。德国物理学家爱因基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37岁提出广义相对论。德国数学家高斯,17岁就提出最小二乘法,24岁出版《算术研究》,开创近代数论,32岁提出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
(10)、一个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11)、(1)标题;(2)开头;(3)篇末;(4)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5)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把握文章各部分的逻辑关系。(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12)、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13)、②有一次,列宁在下楼时正碰上一位女公务员端着洗脸水上楼,她看到列宁就往后退让,列宁却十分热情地说:“你手里端着东西,我是空着手,你先上楼吧!”
(14)、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15)、竺可桢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可他上下班从不坐配备的小汽车,而是坚持步行一段再乘公共汽车。这样既锻炼了身体,更主要的是可坚持观察物候变化,为科研收集第一手资料。他每天都这样观察、记录,把天气变化、风力级别、气温升降等都记载下来,一生写了40多本这样的日记。临终前一天,他还记了这天的气象情况。
(16)、――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7)、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在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我最寂寞的时候。
(18)、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
(19)、下面的话是从第⑤段中抽出来的,它的位置应在〔〕句和〔〕句之间。
(20)、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实践的活动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克罗齐
3、关于谦虚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素材名人
(1)、最后,爷爷把眼光落在妹妹京京脸上,京京想了一会儿,说:“我们学校开展了‘手拉手’活动,我想把钱捐给山区的小朋友。”
(2)、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3)、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
(4)、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5)、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五张十元的人民币,我们都乐了,原来爷爷要奖励我们呀!爷爷发给我们每人十元,还没等我们说谢谢,爷爷就问上了:“你们拿到钱准备干什么呀?”
(6)、殷仲文这两句话,是用很好的文学技能表达出那种颓唐落寞的情绪。我以为这种情绪是再坏没有的了。无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倘若被这种情绪侵入弥漫,这个人或这个社会再不会有长进,何止没长进,可能什么坏事都要从此孕育出来。
(7)、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陶知行
(8)、刘邦约法三章──可以论证严于纪律、立信安民方可成大业等。
(9)、 例如文段:谦虚是一种品德,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孔子路遇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近近的问题,但他无法作出决断,只好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终成家喻户晓的思想家;京剧大师梅兰芳,拜著名画家齐白石为师,虚心请教,总是执弟子之礼,经常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完全不会因为自己是位著名演员而自傲。由此可见,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人。(只选取正面论据进行论证)
(10)、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学成就时,他对慕基人之一。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的新教授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这许多荣誉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谦虚为人。
(11)、留白,使我们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完善自身。留下的空间,可以成为发展的台阶,也可以成为回旋的余地。这样在人生中无论前进还是转身都可以步履优雅,从容不迫。
(1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13)、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14)、很多事例单单在一个平面、一个角度上,很难全面阐述。这时可考虑多角度入手,一正一反,对比鲜明,从而增强论证的力度。
(15)、《山海经》插图里的“怪东西”就是小人的模样吗?作者这样写用意是什么?(3分)
(16)、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8)、考点分析: 2018年中考语文考纲第五条“能识别不同文体,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阅读议论文,首先要读懂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主张,把握文化在那个的观点,概括文章的要点主旨。议论文的要点主旨,主要体现在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上。
(1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0)、考点分析: 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阐发作者的见解、主张,具有很强的论辩性,因此它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阅读时,要能领会其严密性和逻辑性。
4、关于谦虚的道理论据有哪些
(1)、不一定(1分)通过“怪东西”的模样,让抽象的“小人”具体化,引起读者厌恶(反感),从而警惕自己身上的小人。也使行文活泼、生动。(2分)
(2)、议论文表明观点,阐述主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褒贬鲜明,而这些恰恰是通过遣词造句体现出来的,阅读中应该注意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的倾向。
(3)、①举重若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2)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5)、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自知之明。
(6)、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论据方法的使用和掌握。
(7)、想到这儿,我真想马上见到爷爷,不知今年爷爷的考试题又是什么呢?
(8)、一天,管仲在街上碰上了年龄相仿的鲍叔牙,两个人攀谈起来,结果越谈越投机,越谈越觉得志趣相近,两人就相约结为朋友。
(9)、唐太宗重用魏征──可以论证大胆起用反对过自己的人、勇于纳谏等。
(10)、②然而,究其实际,二者间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其区别间不容发。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的。
(11)、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12)、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二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13)、设计意图:从不同的论据材料中,提炼材料的主要观点,明白材料要与观点相一致。
(14)、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悦诚服。
(15)、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想起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
(16)、不去探索更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也总会落后别人一步,要赶过前人,非有独创精神不可。——华罗庚
(17)、记叙文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常见的小说、童话、散文、寓言、人物传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18)、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价等不讲信用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19)、(2)从论点角度拟,可以用“……是……”、“……应该……”的格式。
(20)、祖逖闻鸡起舞和击楫中流──可以论证修身健体、严于律己和不忘复国等。
5、关于谦虚的理论论据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