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李白的唐诗三百首内容12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9-10 08:54:34

李白的唐诗三百首

1、李白的唐诗三百首简单点的

(1)、(唐诗三百首89)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唐诗三百首16)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3)、那再读一遍:“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庄子说“我所说的无情,是不以好恶爱憎之类的情绪损害自己的本性,要经常顺任自然而不是人为的去增益生命”。

(5)、先看前四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不就是对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扩充嘛。那扩充在哪呢?首先就是在前两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这两句一出来,马上一个最强烈、最不可思议的对比也就出现了。谁都知道李白是喜欢享乐的人,他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还说“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他爱美食,更爱美酒,所以我们一直觉得只要有酒有肉,李白就能快乐、就能豪放,可是呢,现在面对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居然没有像往常那样“一杯一杯复一杯”,没有豪饮、没有沉醉,反倒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就是一个最大的不可思议,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的感情,也抓住了人的好奇心。这是一个扩充。还有一个扩充,因为有这两句诗啊,整个场景都不一样了,你看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是一个什么场景啊?是一个人食不下咽、一个人感慨叹息,但是李白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他就不一样了,他是在高朋满座的状态下仍然食不下咽,茫然无措,就是说不仅美酒失效了,这么多良朋也无法排遣李白内心的痛苦。这该是多大的痛苦啊!这又是一个扩充。那还有第三个扩充,扩充在哪儿呢?在缤纷的色彩。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句子,这里头没有颜色,没有材质,但李白不一样,我们一直讲李白是有贵族气的,他喜欢华丽的东西,所以就算是一腔孤愤,也一定要写出华丽丽的颜色、写出夸张的数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你看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这四个连续的名词都是最炫目的,而接下来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这四个连续的动词又都是最迷茫的,这样的写法,多美,又多有震撼力呀!问题是鲍照也罢、李白也罢,为什么食不下咽,为什么茫然失措呢?先看鲍照:“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所谓蹀躞就是小步徘徊呀。所以说鲍照他是因为人生不能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而苦恼。那李白呢,其实李白也是一样的呀,这首诗正是写在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之后,所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已经成为笑话,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出自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的政治理想更是成为泡影。

(6)、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7)、被困难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边喝酒边对自己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一转念,他又自言自语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8)、今天跟大家分享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七古·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 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 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 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10)、蜀道难!行路难!人生何其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你说难不难啊?往南走吧,过不去黄河;往北走吧,登不上太行。进退两难!这不就是我们普通人的人生吗?运气不够好,脸皮不够厚,冲不过去,却也退不回来。只能在这世俗里打滚。

(11)、(唐诗三百首93)王维《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12)、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

(13)、⑻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14)、五律·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5)、唐诗三百首丨003《感遇十二首·其四》(唐)张九龄

(16)、“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17)、(唐诗三百首43)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18)、 无论是什么情绪吧,这首诗直到这儿都是在劝人喝酒,痛快喝酒,所以大家一定会以为李白就是那个尽职尽责的好主人吧,才不是。看最后几句,“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原来李白并不是主人,而是客人,可是他真豪迈,豪迈的直接反客为主了。事实上他比主人还主人,他是直接指挥起主人来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的这么痛快,你怎么能说钱不够了呢,你把你那名贵的五花马,把你那珍贵的千金裘都拿出来,让你的小童拿去换酒喝吧,这是何等快人快语,不拘小节呀!说到这儿啊,真要感慨一下李白的气概,他才是天生的皇帝呀,无怪乎唐明皇见到他都要低下头来,也无怪乎贺知章要拿金龟换酒给他喝,他就是那么颐指气使,他就该那么颐指气使,因为他不是酒徒,他是一个寂寞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原本就该被人捧着,被人纵着呀。问题是他这样痛饮狂歌,谁都不会想到,他一下子就结尾了,怎么结尾呢?“ 与尔同销万古愁”。一下子开头那萦回不去的悲哀又回来了,人生是那么短暂,世事是那么污浊,我们只能是喝酒再喝酒,一醉解千愁了,可是什么酒才能解这万古之愁呢?什么酒也解不了。所以诗到这儿也就戛然而止了,甚至让你要打一个激灵,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这首诗真如江河奔腾、一泻千里,却又如五色花开、参差错落,起得惊心动魄,收的鬼斧神工。

(19)、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

(20)、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李白的唐诗三百首内容

(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但是等啊等啊等啊,一直等不到结果。直到最后,眉头紧锁在一起,眼睛当中充满了绝望。这样苦涩的背景,我们都能够想象的到,女子梨花带雨、满脸愁容的表情。“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只见她满脸都是泪水,不知道他心中是恨着谁呢?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的是一种思乡之情,有几分悲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写出了一代诗仙的风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更展现出了诗人豪迈的情怀。

(4)、想当初我在深闺的时候,不曾见识烟尘;可嫁给长干的男人后,整天在沙头等候风色。五月南风吹动的时候,想你正下巴陵;八月西风吹起的时候,想你正从扬子江出发。来来去去,聚少离多,悲伤几何?什么时候到湘潭呢?我最近天天梦见那里大起风波。昨夜又见狂风吹度,吹折了江头的大树。江水淼淼,昏暗无边,夫君啊你在何处?我将乘坐浮云骢,与你相会在兰渚东。鸳鸯嬉戏在绿蒲池上,翡翠鸟儿绣在锦屏当中。自顾自怜才十五岁多,面容正如桃花一般嫣红。哪里想到嫁为商人妇,既要愁水又要愁风。

(5)、(唐诗三百首4)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6)、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7)、诗人的妙笔,也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说:“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只看到满面泪流,却不知道心中在怨什么。明明是爱得极深,可是诗人却偏用“恨”字,这个“恨”字极妙,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心里明明是爱的,可是却偏偏要用恨,这是爱到了极致才会如此。这也是此诗的妙处之只写美人的神态情绪,不写具体事宜,这就带给读者无限遐想,充满了余味。

(8)、“行路难”哪,是乐府旧题,讲道路阻塞、世事艰难,也讲离愁别苦。在李白之前,写“行路难”最有名气的是南朝刘宋的鲍照,他写过一组《拟行路难》,一共18首,慷慨遒劲,对李白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影响大到什么程度呢?只看他的第六首就知道了:“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diéxiè,小步行走)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是不是能看出来对李白的强烈影响,所以杜甫评价李白说“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绝非虚言。问题是,李白不光有继承,更有创造,不光有模仿,更有升华。那他的创造和升华在哪呢?

(9)、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多少恐龙在其中(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小杜已经不行了,后果很严重。。。)

(11)、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天秋木叶下,月冷...

(12)、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3)、古代诗歌当中的美人不是一个普通的词,和今天我们口中的美女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在《离骚》当中,香草美人指的是贤臣明君,在诗经当中更是指的那些有美貌、有德行年轻女子。

(14)、乐府·白头吟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 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 文君因赠白头吟。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 去难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15)、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

(16)、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17)、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18)、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

(19)、(唐诗三百首2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⑶抱柱信:典出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3、李白的唐诗三百首百首

(1)、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2)、(唐诗三百首53)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3)、乐府·长门怨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4)、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5)、乐府·白鸠辞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白鸠之白谁与邻, 霜衣雪襟诚可珍。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驯。 首农政,鸣阳春。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阙五德,无司晨, 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

(8)、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水是故乡水情是家乡情,心情平复下来静思,虽远游他乡但终归还是故乡的水送别他行舟万里,远游楚地。心念故乡感恩乡情!

(9)、词·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0)、有人说,李白最好的诗,是古风,飘逸浪漫,自由洒脱,充满了神仙气,这当然和李白的个性有关,但这并不是说李白的绝句和律诗就写得不好,尤其是一些五言绝句,很能带给人惊艳的感觉,比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第一次读就爱了,这首《怨情》同样也是如此。

(11)、(唐诗三百首)52|《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12)、唐诗三百首|023《春泛若耶溪》(唐)綦毋潜

(13)、七古·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14)、方才险到鬼门关 (诗仙好象碰到了一只肉食性的~~阿门)

(15)、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16)、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17)、不过呢,当年李白可能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凭着一股骨子里的豪情,想要一场不管不顾的盛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大家看,人和人是多么不一样啊,孟浩然的宴会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白居易的宴会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出自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他们都满足于寻常的小日子,愿意享受属于普通人那种温暖而不张扬的快乐,但是李白不一样啊,李白是人,但又不是凡人,他是“谪仙人”,他要铺张的排场,他要贵族的气派,他不要山肴野蔌,他要烹羊宰牛,他不要“能饮一杯无”,他要“会须一饮三百杯”。

(18)、乘兴会之,腰如大水缸。。。(哎,老祖先也没逃过这一劫。。。)

(19)、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20)、共呼见到鬼。。。。(怎么词人也来凑热闹~~真是恐龙代代有啊)

4、李白的唐诗三百首都有哪些

(1)、看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诗在讲啥呀?讲人生短暂,光阴易逝(不知不觉自己也老了,而一无所成),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主题,但是谁能讲出李白的气势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从天而来,它奔向大海,永不回头。这是在讲黄河的来路和去向啊,黄河水发源于青藏高原,中国地势又是西高东低,那站在下游看,黄河就犹如从天而降,势不可挡,这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奔流到海不复回”呢,是说黄河东走大海、一泻千里、永不回头,这一来一回之间明明是一去不返的意思,但是却又构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咏叹,何等舒展,又何等壮阔呀!  

(2)、⑷滟滪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李白好玩儿就好玩儿在,他找朋友喝酒喝得很开心,自己一个人喝也能喝得很快乐。这是一个内心多么丰富灵魂多么有趣的人啊!李白古体诗第二首《月下独酌》是家喻户晓的名篇。想象一下,李白坐在院子里,院子里种着很多花。他提了一壶酒,心想:一个人喝真没意思。于是,他就仰起头对月亮说:你陪我喝酒吧!再加上我的影子,咱们就三个人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难道不知道月亮和影子都是虚物吗?他是在自欺欺人,自我麻醉吗?他当然知道。所以他说: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他说,我当然知道月亮不会喝酒,影子也只是跟着我的身体动。但是为了抓住美好的春光,我只好暂时和他们结成酒伴了。你看,他多么清醒!他是在清醒地自我沉醉,因为他不想错过当下这大好春光。窃以为,享受当下,就是最大的理智!

(5)、《唐诗三百首》收录李白全部诗章33篇,按体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古七古乐府

(6)、网上M M原是猪。。。 (看来韩先生受的打击不小)

(7)、(唐诗三百首28)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8)、《唐》开篇张九龄的《感遇》二首之后,便是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感遇》二首我非常喜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但是读完这两首之后,紧接着去看《下终南山》,会鲜明地对比出直白的孤傲“不高级”。为什么呢?

(9)、(唐诗三百首4)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10)、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11)、除了《长相思二首》里有一首是男思女,以及《关山月》中有一句描写戍边战士“思归多苦颜”外,其他都是描写女思男。仔细品读,你会发现李白的细腻就在于他把男思女和女思男时状态的不同表现出来了。

(12)、实是恐龙见青蛙 (哇,又是小杜,看来真是感触良多啊)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4)、《唐诗三百首》所选李白十四首古体诗中,有五首都直接涉及到了男女思念。这些男人,有的是戍边战士,有的是商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一个留守在家经常上高楼肠断白蘋洲化作望夫石的痴情老婆。

(15)、(唐诗三百首91)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6)、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

(17)、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8)、(唐诗三百首)56|《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

(19)、那么诗人到底最后找到出路没有呢?看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谓“长风破浪”用的是南朝刘宋将领宗悫(què,该字的主要字义诚实,谨慎。如:法正则民悫)的典故啊,宗悫小的时候,叔叔就问他,长大后想干什么呀?其实我们小时候都回答过类似问题啊,有的小朋友会说当警察,有的小朋友会说当科学家,像我吧就说我要当老师,但是呢,宗悫他没有选择任何一种具体的职业,他说呀:“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这句话说得太有少年气象,也太有英雄气象了,所以直接就被同样有少年气象也同样有英雄气象的李太白给借用了过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前一句不是还在问:“多歧路,今安在?”此刻诗人到底找到出路没有,其实并没有,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什么呀,诗人找回了信心:也许此时此刻并不知道道路在哪里,但是尽管如此,他相信必定会有长风破浪的那一天,到那时候,他会高高地挂起云帆横渡沧海,这是什么呀?这就是千载之后还让人感叹不已的太白本色呀!他可能失败,但永不言败;他可能悲愤,但永不沉溺。那对比一下鲍照是如何结尾的呢?鲍照讲啊:“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最终还是那么郁郁不平,他的气势是下沉的,而李白呢,李白靠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重拾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得虎虎有生气,他的气势是上扬的,所以这两句话呀,是自带鼓舞人心的力量。今天我们还会在各种场合反复引用,就和“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样,已经成为金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奋斗之中的人。

(20)、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5、李白的唐诗三百首三年级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

(2)、那怎么办啊?李白的选择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偏舟”“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唐诗三百首|027《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唐)韦应物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7)、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泣归香...

(8)、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9)、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0)、《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是一首访友诗。李白在一个傍晚去终南山一个隐士朋友家里喝酒。单是题目就显出清冷的孤独。你想啊,不是孤独的人,谁会大晚上去山里找隐士喝酒?一般人心里不痛快,找人喝酒就直奔主题去了。但是李白不同。他在去朋友家的路上,边走边用他的想象力欣赏风景,“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走着还时不时扭头看看,“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然后朋友来接他,到家小孩子开门,院子小路两边种着绿竹,走路时青萝从他的衣服上擦过去(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他真的是活在当下!他的每一个器官似乎都有能力处于意识层面。

(11)、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12)、唐诗三百首|020《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唐)孟浩然

(13)、唐诗三百首|012《梦李白二首·其二》(宋代)杜甫

(14)、由爱生恨,这是人最为朴实的情感之一。在今天我们也非常常见。爱一个人爱到了一定阶段,爱到了极致,收不到积极的回应,就会变成了恨。李白笔下的这个女子也是如此。“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女子一直在苦苦的等待,甚至卷起珠帘,一直等待,就是为了能够早日看到那个意中人。

(15)、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1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

(17)、押韵:本诗中,千、钱、然、川、天、边押平声先韵,山押的是平声删韵,在、海押上声贿韵。

(18)、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写都是为后面的做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离人思妇之情,在一班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与过于愁苦,与之相适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综观全诗,李白用广阔苍茫、深沉磅礴的图景抒发戍人思乡的意境,其实就是诗人博大的胸怀的自然流露。如果说李白的诗大多用“月”“旅”“酒”来排泄个人的愤懑的话,那么,这首写关山月的诗,就表现了他关心民生、悲天悯人的另一种情操。此诗气势博大,意境深远,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

(19)、(唐诗三百首89)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0)、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1)、(唐诗三百首62)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2)、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唐诗三百首35)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4)、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短短几字就摄下几十帧壮丽景观,千嶂峰峦、层层叠䕜,茫茫原野,滚滚长江,大浪淘沙,那景象壮观气势恢弘。而点晴之笔‘随’字把静态的‘山’化为动态化,不是船行水东而山隐,而是‘山’走‘平野’现。江入大荒流的‘入’字‘大’字,一柔一刚正写照了诗人视域顿而阔然的心情。一‘随’一‘入’给人呈现了三维动画美景。

(5)、五律·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6)、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7)、(唐诗三百首)59|《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杜甫

(8)、如果说《下终南山》和《月下独酌》表现的是李白可爱有情趣的一面,那几首春闺诗表现的是李白情感细腻的一面,那么《蜀道难》《行路难》《将近酒》《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就是李白豪爽洒脱的一面了。

(9)、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未尝一作:尚不)

(10)、“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正当思妇想断肝肠之时,春天里的一缕清风吹进了她的帏帐之中。春风似乎成了多情而不太严肃的东西,竟然进到了思妇的闺房。这让思妇感到奇怪!我与你并“不相识”,为什么要“入罗帏”呢?这位思妇非常可贵,阔别而情愈深,迹疏而心更坚。与丈夫的深厚感情,使她不可能移情而别恋。她尊重爱情,坚贞不二的高当情操在此二句中透露了岀来。春风来撩人,春意也缠绵。但是,思妇批评了春风,以明自己的志向不移。诗到此处,戛然而止,恰到好处。

(1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尾联是说,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12)、次句写远看瀑布之静景,瀑布如巨大素练高悬于山川之间,色彩鲜明,境界瑰丽。

(13)、唐诗三百首|025《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唐)岑参

(1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5)、后两句由远看到近观,转为动态描写,先极写瀑布之长,速度之快。写出了瀑布壮阔雄壮的磅礴气势。最后,以银河作比,将实景转化为虚景。展现了诗人高远豪迈的胸襟。

(16)、(唐诗三百首20)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17)、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18)、⑵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19)、“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出“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主旨。“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诗人引用典故,在“关山”自然边塞风光之上迭印出沙场点兵征战的宏大场景。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曾领兵征战匈奴,在白登山一带(今山西大同市西)展开了殊死搏斗,刘邦的将士被匈奴于此围困了七天七夜。而青海湾一带也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历代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出征将士几乎难以生还故乡。那无奈的开怀痛饮,也许就成为未来沙场征战的最后诀别。此种痛苦的心情,惟有一醉解之。

(20)、唐诗三百首|033《送杨氏女》(唐)韦应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