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治家格言节选一105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9-17 08:07:01

治家格言警句

1、治家格言警句有哪些

(1)、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2)、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

(3)、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对别人有好处,切不要总想着让人酬谢。别人对自己有恩惠切莫忘了报答。)

(4)、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5)、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他们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6)、与此同时,以此为内容的各种版本的印刷品,在社会上也纷纷出现。

(7)、有人来说长道短,切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是与非;因事与人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平心静气地想想自己错没错。

(8)、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9)、京师子弟之坏,无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曾国藩家书》  

(10)、(评说): 争斗诉讼,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即使赢了,也得不偿失。有了矛盾应尽量采取调解或和解的方法。

(11)、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经典书籍不可以不读。

(12)、不要贪图那些不属于你的财物,不要喝过量的酒。

(13)、    为人有道开心果,与世无争益寿花。人不贪财不上当,国无腐败无灾殃。正大光明终不累,宽宏豁达总无忧。为人须达理,处世在通情?自古贪心方苦海,从来豁达是神仙;有德有才真富贵,无私无欲大神仙。道德好从修养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逢人只说三分话,遇事须防人不仁。少说他人过,多谈自己非。常思已过心常泰,不论人非梦不惊。甜言蜜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为人不做亏心事,处世难逢切齿人。退一步心平气爽,让三分海阔天高。心宽无物碍,德厚有人知;

(14)、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5)、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怎么配做一个大丈夫?看重钱财,而不孝敬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16)、《朱子治家格言》教人以厚道待人,以礼仪处世,以勤俭持家,以诗书为高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教人不贪念:“莫贪意外之财”;教人正直从善:“勿恃势而凌逼孤寡,匿怨而用暗箭。”这些格言警句虽然离我们有一定远的时间,重了一点家庭色彩,但读起来并不过时,这就是中华美德,最能炼就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情操,最普通的人生美德。

(17)、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18)、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9)、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20)、1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治家格言警句大全治家格言有哪些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2、治家格言节选一

(1)、(文天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吃一堑,长一智。

(2)、(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3)、译文: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4)、(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5)、刻薄成家,理无久享。(冷酷刻薄建立起来的家业是不会长久的。)

(6)、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7)、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8)、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9)、童子和仆人不要选面貌俊美的,妻妾一定不要浓装艳抹。

(10)、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11)、(所谓"等待亦是一种力量",当人们遭逢冤情或受到贬抑时,要懂得"冷静"和"等待",亦耐心争取。)家庭教育格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13)、见到美色而起**心,报应就会在妻子女儿身上;藏匿怨心而暗箭伤人,祸患就会延及到子孙。

(14)、(司马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5)、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7)、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18)、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9)、《治家格言》概括了为人行事的方方面面,今日读来,仍不失为提升人格、修炼品德、立志成事的较好家教。

(20)、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3、治家格言好句

(1)、为人父母不能只看到眼前,更要为孩子的长远打算。不要因为溺爱孩子,反而让孩子丧失了独自面对未来的能力。

(2)、虽然生活贫困,但绝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

(3)、但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培根

(4)、1平安诚宝贵,和谐价更高。家沾黄赌毒,两者皆得抛。

(5)、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

(6)、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7)、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家里的一切家什物件要质朴洁静,这样就是陶器贱物也胜过贵重器皿。)

(8)、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9)、(相近成语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贪淫好赌,勤俭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此语意即在父母生前不尽孝心、孝行,待老人家去世又为之烧一大卡车的纸钱,或举办一连串的念经仪式,这对死后和生前的人,是毫无助益的。)

(10)、颓惰自甘,家道难成。(颓废懒惰还安然自得,要想成家立业太难了。)

(11)、做人要有真材实料,家庭生活无需作秀,也用不着在家人面前吹牛,真正的感情是从内向外自然流露出的。

(12)、房子宽,路子宽,不如心胸宽;吃得好,穿得好,不如心境好。

(13)、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14)、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不足,要懂得体谅。

(15)、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16)、翻译: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17)、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18)、潜心研究程朱理学,提倡知行并进。因不接受推荐、拒不参加博学鸿词考试,人们将他与徐枋和杨无咎并称为“吴中三高士”。

(19)、“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有人虔诚地祭祀祖宗,一辈一辈,血脉永续,香火不断,后继有人,家族兴盛,人丁兴旺,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美好心愿。

(20)、家,心灵的守护地;家,温暖的港湾处;唯天下间最美丽的地方!

4、治家格言警句摘抄

(1)、(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2)、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3)、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给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4)、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5)、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要患“红眼病”;他人有了祸患,不能幸灾乐祸。

(6)、    日出而作,日落即息。房门紧锁,提高警惕。防火防盗,早睡早起。治家有道,按时作息;教子训孙,振兴纲纪。遵纪守法,国泰民逸。保家卫国,人之天职。同仇敌忾,对付处敌。流芳千古,德垂后裔;耕读为本,经商学艺。艺精于勤,业荒于嬉。男儿有志,建树立业。男儿无志,烂泥狗屎。有志者事竟成,无为者陪光阴。精耕细作田中田,刻苦专研书内书。地内常生白玉杵,书中自有黄金屋。治家牢记勤为首,当媳不忘孝作头;

(7)、(赵秀朵)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阮庚梅)“磨难”好比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钙,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李浩)培养孩子坚强乐观的心理品格,能为他们未来生活提供有力的支点。

(8)、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9)、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担当是非,调和是非。

(10)、早期的家训著述,大多保存在一些子书、史传、文集之中,如周公的《戒伯禽》、管仲的《弟子职》、司马谈的《遗训》、诸葛亮的《诫子书》等。其特点是语言精粹,发人深省,但篇幅短小、内容较为简略。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首部家训专著,宋人陈振孙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直斋书录解题》)其教育对象,已从具体的人和事扩展为整个家族和子孙后代。此后,家训著作层出不穷,其著者如唐李世民的《帝范》、柳的《柳氏家训》、宋司马光的《家范》、袁采的《世范》、明庞尚鹏的《庞氏家训》等,五彩缤纷,蔚为大观。

(11)、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12)、改革开放以后,传统文化又被唤醒,《治家格言》重见天日。

(13)、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14)、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亲依然倾注所有的热情教育子女。

(15)、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16)、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7)、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欢欣;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坦然自乐。

(18)、二是:他们看到了“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规律。司马光告诉子孙,“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依靠他的地位和收入完全可以让你们过上奢华的生活,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一天失去了官位爵禄,你们又何去何从呢?

(19)、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20)、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5、治家格言警句精选

(1)、杜绝邪念、歪念、贪念之心,齐走勤劳、节俭、富家之路。

(2)、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别人有了高兴的事儿,不可妒忌,生气。)

(3)、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4)、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5)、主持家道定要防止争吵讼告,讼告会导致凶险的祸患;处世为人要戒除多说话,言多必失。

(6)、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7)、一生立志学到老,一身正气不可少,一生敢于攀新高,一生历史要写好。

(8)、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9)、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饔(yōng)飧(sūn):饔,早饭。飧,晚饭。国课:国家的赋税。囊(náng)橐(tuó):口袋。)

(10)、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11)、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2)、家门和顺,虽饔yóng飧sun不继(吃了上顿没下顿),亦有余欢;

(13)、(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1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15)、著作有《删补易经蒙引》、《愧纳集》、《毋欺录>、《柏庐外集》、《大学中庸讲义》等。

(16)、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17)、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8)、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19)、(《礼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0)、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1)、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掏恶更须努力。——列夫·托尔斯泰

(2)、(所谓的"浴火重生",人要经过多次的失败、痛苦和磨练,才能成器,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之意。)

(3)、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4)、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5)、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榜上有名;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光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