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历史典故的成语及人物104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9-22 09:01:25

历史典故的成语

1、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

(1)、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邯郸也因此成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2)、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3)、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4)、邯郸作为我国古代五大名都之不仅在历史上占据着辉煌的一页,而且,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人们日常所用的成语当中,相当一部分产生于邯郸。

(5)、〖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鼠窃狗盗投鼠忌器獐头鼠目胆小如鼠

(6)、这年七月,秦始皇走到沙丘时,得了病,而且病得很重,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便令赵高写封信给领兵驻扎在边境的大儿子扶苏,让扶苏立刻赶回都城咸阳,主持丧事。

(7)、七:七窍生烟七嘴八舌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情六欲七拼八凑七零八落

(8)、夙夜匪懈:亦作“夙夜匪解”。亦作“夙夜不解”。形容日夜辛劳,勤奋不懈。

(9)、〖鱼虫〗金蚕脱壳蝇头微利花飞蝶舞螳臂挡车鱼跃鸟飞如鱼得水独占鳌头井底之蛙瓮中捉鳖虾兵蟹将鹬蚌相争如鱼得水沉鱼落雁缘木求鱼

(10)、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1)、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

(12)、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宋·程颢《春日偶成》

(13)、望梅止渴(释义)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语出)元代贾仲名《对玉梳》:“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人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14)、“人人自危”这则成语的危是危险、危难。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

(15)、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临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又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室立下了不小的功勋。刘询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16)、出自《宋史·刘锜传》。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金兀术率10万金兵南侵,顺昌岌岌可危。南宋抗金将领刘锜被任命为东京(今开封市)副留守,从临安出发日夜兼程北上。当他到达顺昌府(今阜阳市)时,金兵已占领东京。刘锜为表达抗敌守城决心,把家眷安置于顺昌城一寺内,堆柴草于门外,告诉军吏:“倘有不测即焚我家!”刘锜寺门积薪之举,鼓舞了民心士气,誓与府城共存亡。经过5昼夜激战,以少胜多,大败金兀术,取得我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顺昌大捷”,由此诞生与阜阳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成语“寺门积薪”。

(17)、“愚公移山”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它在中国家喻户晓。这个故事记载在《列子》中。《列子》是公元前五世纪一名叫列御寇的哲学家写的书。

(18)、出自《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9)、近义词甜言蜜语想方设法胡思乱想、争分夺秒、翻山越岭、奇形怪状

(20)、丞相李斯起先不同意,后来在赵高的威胁利诱下,也被迫同意了。

2、历史典故的成语及人物

(1)、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六:六亲不认六神无主五颜六色六亲无靠六尺之孤三头六臂三姑六婆

(3)、人言可畏:言,言语,指流言蜚语。流言蜚语是可怕的。

(4)、出自《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森林着火啦,烧成了灰烬,烧死了许多动物。那些在大火中没有烧死的动物流窜于人群之中,发疯似地寻找食物。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8)、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9)、毛遂自荐  (释义)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语出)《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人物)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说:“我算一个吧!”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后来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

(10)、四:四面楚歌四平八稳四面八方四分五裂四通八达四海为家低三下四

(11)、〖狗〗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犬马之劳猪狗不如鸡犬不惊兔死狗烹鼠窃狗盗狼心狗肺狐朋狗友偷鸡摸狗画虎类狗关门打狗

(12)、那时候,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动物像邻居和朋友那样生活在一起。动物将它们的后代放在窝里,不必担心人会伤害它们。农民把谷物堆在田野里,不必担心动物会把它们劫走。人们按时作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美满。人和动物彼此以诚相见,互相尊重对方。那时候,人们感恩于太阳给他们带来了时辰、光明和欢乐。

(13)、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

(14)、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楚军还是没有取胜。第二年春天,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去请求晋国派兵救援。晋景公想要发兵去救宋,国大夫伯宗说:“大王,我们不能出兵,古人有话说:‘鞭子虽然长不能打到马肚于上。’现在楚国强盛,正受到上天保佑,我们不能和楚相争。晋国虽然强大,可是能违反天意吗?俗话说:‘高高低低,都在心里’,江河湖泊中容纳有污泥浊水,山林草丛中暗藏有毒虫猛兽,洁白的美玉中隐藏有斑痕,晋国忍受一点耻辱,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还是忍一忍吧。”

(15)、接竿而起(陈胜)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16)、幽王对此并不在意,为睹褒姒笑脸,又多次玩此闹剧。不久,戎(róng)人发兵前来攻打镐京。幽王看到戎人真的打来了,赶紧派人去点烽火,向诸侯求救。可是这一次,诸侯们还以为天子与王后嬉戏,全都按兵不动。就这样,镐京被戎人攻破,幽王逃到骊山脚下,被杀掉了,褒姒被戎人抓走了。

(17)、但是,随着年华的消逝,即使再精致巧妙的梳妆,也无法改变甄皇后失宠的命运。年轻的郭皇后终于替代了她的地位。而她由于对此不满,惹怒了曹丕,最后被他下诏赐死。

(18)、周茂叔的这席话,在十二年后得到了验证。一次程颢外出归来。在田野里见人打猎,顿时想起了打猎的乐趣,高兴得手痒起来。但他忽然回忆起周茂叔说过的话,便硬是压制了要打猎的欲望,径自走回家去。历史著名成语典故篇三:熟能生巧有一天,他在自已家的演练场上表演射箭。观看的人,个个为他鼓掌叫好。这时有个卖油的老头也来观看,他放下自已肩上的担子,站在篱笆墙外边,斜着眼睛瞅着陈康肃射箭,好长时间不离去。可是当他看见陈康肃射中靶子时,仅仅只是微微地点一下头,井不觉得有什么很了不起的。

(19)、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

(20)、   三顾茅庐  (释义)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拜请诸葛亮出来辅佐自已打天下。比喻诚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3、来源于历史典故的成语

(1)、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2)、胡服骑射邯郸学步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毛遂自荐草木皆兵打草惊蛇

(3)、出自《诗·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毛传:“合,配也。”

(4)、害疑心病的人,往往陷入庸人自扰的泥淖而难以自拔;有智慧的人则善于抓住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心病还须心药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六:六亲不认 六神无主五颜六色六亲无靠六尺之孤三头六臂三姑六婆

(6)、“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简易。到了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huì),凡言“民”处皆改为“人”,此语就改成了“平易近人”。这样一改,意思也就变了,从指政治变成指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时也指文章风格浅显易懂。

(7)、现也可以解释为人在经历苦难过后表现出对世事的一种洒脱和无奈的态度,多用于感情。

(8)、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9)、赤膊上阵(许褚)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马革裹尸(马援)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黄袍加身(赵匡胤)出自《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洛阳纸贵(左思)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背水一战(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释义: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10)、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1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2)、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13)、绰绰有裕:同“绰有余裕”。用以形容宽裕、富余。

(14)、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

(15)、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

(16)、吴国的大臣伍子胥对夫差说:“越王勾践为人能含辛茹苦,今天要是大王不一举歼灭他,将来一定会后悔。”可是吴王夫差因为这次的大胜而骄傲自满,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劝谏,下令准许越国议和。吴王大胜越国以后,夫差自以为从此可无后顾之忧了,于是一心想到中原和晋国、齐国等国家比试比试,分个高下。而这时的越王勾践时刻不忘丧国之耻,卧薪尝胆,越国的国力渐渐恢复起来。伍子胥又规劝夫差说:“勾践一餐没有两味荤菜,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将打算有所作为。这个人不死,一定是吴国的祸患。现在吴国有越国在身边,就像得了心腹疾病。(原文是:‘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大王不先铲除越国,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可吴王还是不听伍子胥的规劝。由于他连年用兵,结果国力空虚,终于在公元前473年被越国消灭了。

(17)、绰绰有裕:同“绰有余裕”。用以形容宽裕、富余。

(18)、应彬觉得这事有些蹊跷,酒杯中哪来的蛇呢?他回到县衙后,还在琢磨这件事。猛一回头,看见挂在墙上的弩弓,心里一下子明白了。他于是专门备了车马,把老朋友再次请到家中,重摆宴席,仍让朋友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当朋友拿起酒杯一看,忽然惊叫起来,原来杯中又出现了蛇影。这时,应彬也端着酒杯走到朋友的座位旁,将自己的酒杯端给朋友看,里面同样有一条蛇影;后来,他请朋友端着原来那杯酒离开那个位置,再看杯中,那蛇影就分明没有了。朋友心中甚是不解,应彬叫朋友回头看墙上挂着的那把弩弓,对朋友说:“墙上的弩弓映在酒杯中,这就是你看到的杯中的蛇,其实那只是弩弓的影子,杯中什么也没有。”

(19)、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

(20)、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先秦《硕人》

4、历史典故的成语

(1)、退避三舍(释义)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人物)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2)、英姿飒爽:古时泛指男子精气饱满,神采飞扬;姿态英勇威风。也可以指女子神采四溢,精神焕发;气质英姿飒爽。现在只指女子神采四溢,精神焕发。

(3)、夙夜匪懈:亦作“夙夜匪解”。亦作“夙夜不解”。形容日夜辛劳,勤奋不懈。

(4)、惩前毖后:以前事作为惩戒,使以后可以谨慎,不致重犯。

(5)、打草惊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决胜千里声东击西腹背受敌草木皆兵

(6)、天生丽质: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天生的美丽资质,聪慧。

(7)、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qiáo)夫站在岸边,他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8)、风雨如晦: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后比喻于险恶处境中不改变气节操守。

(9)、出自《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10)、可是,这个剩下的太阳害怕极了,在天上摇摇晃晃,慌慌张张,很快就躲进大海里去了。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3人人自危

(11)、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12)、秦始皇晚年时到会稽游玩,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随行。因为秦始皇很偏爱自己的小儿子胡亥,所以带了胡亥随车出游,其他的儿子都没跟他一起出游。

(13)、(词源)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刑之尚可降位,若夫千里之任,不能充于郡,而县邑之功废,惜矣哉!”

(14)、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15)、粉身碎骨: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危险而丧失生命。

(16)、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

(17)、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

(18)、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19)、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20)、刘备很欣赏诸葛亮的见解,而且和诸葛亮的感情逐渐加深,高兴的刘备甚至对结拜兄弟关羽及张飞两人说:“我得到孔明的辅助,就好象鱼得了水一样非常快。”历史著名成语典故篇二:见猎心喜北宋时著名的学者程颢,世称明道先生。他从小聪明青年时代在西京洛阳讲学,非常有名气。他的弟弟程颐也是著名的学者,经常讲学,人们称他们为“二程”。后来,他们的学说被朱熹继承和发展,人们称他们为“程朱学派”。程颐十六七岁的时候,非常喜爱打猎。后来他集中心思研究学问,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猎了。有一次,他惋惜地对友人说:“打猎的爱好我今后没有啦!”

5、写两个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

(1)、千:千载难逢千里迢迢千篇一律千钧一发千方百计千变万化千锤百炼

(2)、   典故:韩信在未得志时生活困苦。他常常去钓鱼,运气好的时候能靠着钓上来的鱼充饥,运气差时就只能饿着肚子。在韩信钓鱼的地方有位洗衣服的老婆婆,她经常拿些饭菜给韩信,韩信非常感激她。在韩信功成名就之后,想起了曾给予他救济的老婆婆,便拿出一千两黄金来回报她。

(3)、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4)、一倡一和:亦作“一唱一和”。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相互配合,彼此呼应。

(5)、☞揭秘!尖子生都有5个好习惯,告诉孩子:这样做,学习成绩蹭蹭涨!

(6)、不可救药:病重到无药可治,比喻无法挽救。亦作“不可救疗”。

(7)、四:四面楚歌 四平八稳四面八方四分五裂四通八达四海为家低三下四

(8)、出自《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9)、愚公的儿子、孙子们一听,都说:“你说得对,咱们明天开始动手吧。!”可是,愚公的妻子觉得搬走两座大山太难了,提出反对意见说:“咱们既然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为什么不能这样继续生活下去呢?况且,这么大的两座山,即使可以一点点移走,哪里又放得下这么多石头和泥土?”

(10)、出自《诗·大雅·卷阿》:“凤皇于飞,翙(huì)翙其羽。”

(11)、当黎明预示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穿越天空,给大地万物带去光明和热量。

(12)、朝朝暮暮: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比喻从早到晚,天天如此。

(13)、举案齐眉(释义)形容夫妻相互敬爱。(语出)《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人物)东汉人梁鸿,字伯鸾,原籍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年轻时家里很穷,由于刻苦好学,后来很有学问。但他不愿意做官,和妻子依靠自己的劳动,过着俭朴而愉快的生活。  梁鸿的妻子,是和他同县孟家的女儿,名叫孟光,生得皮肤黝黑,体态粗壮,喜爱劳动,没有小姐的习气。孟光刚嫁到梁鸿家里的时候,作为新娘,穿戴得不免漂亮些,梁鸿一连七天都不理睬她。到了第八夭,孟光挽起发髻,拔去首饰,换上布衣布裙,开始勤劳操作。梁鸿大喜,说道:“好啊,这才是我梁鸿的妻子呢!” 梁鸿和孟光婚后,隐居在灞陵(今陕西长安县东)的深山里。后来,迁居吴地(今江苏苏州)。两人共同劳动,互助互爱,彼此又极有礼貌,真所谓相敬如宾。据说,梁鸿每天劳动完毕,回到家里,孟光总是把饭和菜都准备好了,摆在托盘里,双手捧着,举得齐自己的眉毛那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去,梁鸿也就高高兴兴地接过来,于是两人就愉快地吃起来。

(14)、八:八面威风八面玲珑横七竖八八方呼应八斗之才半斤八两耳听八方

(15)、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16)、(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17)、出自《诗·大雅·烝民》:“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18)、有一个老头叫智叟,为人处事很精明。他看见愚公一家人搬山,觉得十分可笑。有一天,他就对愚公说:“你这么大岁数了,走路都不方便,怎么可能搬掉两座大山?”

(19)、(解释):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20)、出自《诗·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1)、辗转反侧: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2)、  (释义)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3)、八:八面威风 八面玲珑横七竖八八方呼应八斗之才半斤八两耳听八方

(4)、周瑜和诸葛亮都曾经被诗人用“羽扇纶巾”来形容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