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三国演义歇后语二十条7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0-06 09:32:50

三国演义50则歇后语

1、三国演义50个歇后语

(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2)、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3)、赤壁之战前,周瑜安排好火攻的各项事宜,带众将视察江边时,见江上风吹战旗,触动心事,便吐血倒地,诸葛亮闻讯前去探望,并写出“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指出周瑜心病。后诸葛亮还设坛祭风,助周瑜完成赤壁火攻。(《三国演义》49回)

(4)、·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5)、曹操进攻荆州,刘备带领士兵和百姓南逃,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曹军四下涌来,赵云为保护阿斗,七进起出,终于杀出重围,回到刘备身边。当赵云把阿斗递给刘备时,刘备却把刘禅摔到地上,说:“为汝这儒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大为感动,一生尽忠蜀汉。(《三国演义》第41回)

(6)、(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7)、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三国演义》的歇后语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8)、(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9)、(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10)、列举一个出自《三国演义》的四字格成语,并简述有关这一成语的故事。

(11)、·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12)、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13)、盲人看三国(《三国演义》)——装模作样;装样子

(14)、刘禅投降后,被安排到洛阳居住,并被封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故意让蜀地乐人跳蜀国舞,唱蜀国曲,同行的蜀国旧臣都痛哭落泪,只有刘禅嬉笑自若,认为“此间乐,不思蜀”。(《三国演义》第119回)

(15)、                                               

(16)、·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17)、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完成其遗愿,积极准备北伐魏国。第三次出兵北伐之时,他再次上《后出师表》给刘禅,分析局势、说明蜀魏势不两立、北伐势在必行之后,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作结,表现了诸葛亮誓死为蜀汉的忠贞气节。(《三国演义》第97回)

(18)、·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19)、(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20)、(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2、三国演义歇后语二十条

(1)、(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2)、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有借无还、有把握)

(3)、·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周喻打黄盖--装样子·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4)、徐庶曾经辅佐刘备大胜曹操。后来,曹操捉得其母,并伪造徐母亲笔信,将徐庶骗去许昌。徐母得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从此,身在曹宫的徐庶便践行离别刘备的誓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三国演义》第37回)

(5)、(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6)、(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7)、我们是十几年实践历经检验的高端写作培训品牌,我们为1~6年级小学生提供了一套“好玩好学好有用”的作文培训课程。有大作文,写作自然轻松!

(8)、(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9)、·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10)、也许是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1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11)、(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2)、(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3)、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14)、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中有:三顾茅庐-好难请第九十五回 

(15)、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中有: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第百零四回

(16)、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17)、(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18)、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19)、孔明哭周瑜——各怀心腹事;虚情假意;假慈悲;要买人心;假动情;假好心;邀买人心

(20)、(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3、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100

(1)、·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3)、(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5)、四大名著,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我们平时常用的成语和歇后语多出于此。如果孩子能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乃至文学素养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6)、(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7)、·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8)、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9)、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10)、我们每学期末对学生的作文详细总评,并将优秀作文汇编成册发给学生。

(11)、·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2)、·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13)、·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14)、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15)、(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16)、(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17)、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现将有关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收录如下:

(18)、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周瑜穿草鞋——穷都督;穷嘟嘟

(19)、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对劲

(20)、·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4、三国演义50则歇后语大全

(1)、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

(2)、(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3)、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中有: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沈著第九十六回 

(4)、截止2017年4月1号,已有48287位朋友关注地瓜讲堂。

(5)、(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7)、也许是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1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8)、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9)、(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10)、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