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雨的经典诗句
1、闲坐听雨的诗句
(1)、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2)、暑雨沉沉夜正深,凉欺客枕梦频醒。虽然未是秋时候,滴在梧桐亦厌听。
(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4)、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5)、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落照:夕阳西下。
(6)、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7)、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8)、出自宋代周紫芝的《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9)、南朝齐·萧悫《秋思》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10)、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11)、秋雨易惹愁思,所谓悲秋,所谓秋雨潇潇,连我们亲爱的鉴湖女侠秋瑾女士尚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叹。古人的诗词里,秋雨秋景总是缠绵凄恻,清愁、闲愁、情愁、乡愁、忧国忧民愁,愁损南人北人都不惯听。既然不惯听,那就拣些含着喜乐的诗词来听。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3)、秋雨缠绵绕柔肠,夜愁无眠听雨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4)、读到白居易的《雨中招张司业宿》这首诗的时候,真是喜欢得不得了,邀友同住,对床听雨,枕着美好的雨声入眠,也真是好情怀。想来这位张司业也是不俗之人,能够被白大诗人心心念念地拉来对床听雨,而且人家白居易老先生写的是对床听雨,当然是健康的同性情谊,也免于无聊之人的猜测。白居易的诗总是写得亲切自然,轻松,平实、恬淡、沉静、从容,这首诗带有闲情闲趣,情景交融,读来更觉得可心。
(15)、惯写爱情诗的李商隐,情致婉曲,笔致晦涩,虽优美却缠绵,这首诗却写得明朗、优美,秋景肃杀,秋阴、霜、枯荷等,一点也不悲凉。林妹妹在宝哥哥心中有怎样的分量?《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里有这样一个小细节:“然后迎春姐妹等并宝玉上了那只,随后跟来。其余老嬷嬷众丫鬟俱沿河随行。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一闲?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呢?”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别叫拔去了。”《红楼梦》我曾经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每每看到这儿,总是不禁哑然失笑。你看你看,宝哥哥本来是嫌弃一池破荷叶可恨,林妹妹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让宝哥哥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可恨的残荷破叶一下子就成了宝哥哥心中的美景,这也是爱屋及乌了吧,于此也可见出宝哥哥的情痴。李商隐还有一首《重过圣女祠》: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黄裳先生特别喜欢其中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并为自己的斋号取名为“梦雨斋”。我一直比较偏爱李商隐的诗,他的诗冷峭、典雅、华美,读来还很有些后现代味道。也许他的诗不如杜甫的浑厚、雄壮,甚至也不如王维的空灵、自在,但他别具一格。
(16)、回忆往事江边上,江水中映着美人的倩影和秀丽的远山。我俩同船共听滴滴答答的雨声,各自孤宿,竹席衾被单薄,默默地忍受着严寒。
(17)、释义:回忆往事江边上,江水中映着美人的倩影和秀丽的远山。我俩同船共听滴滴答答的雨声,各自孤宿,竹席衾被单薄,默默地忍受着严寒。
(18)、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甫《兵车行》
(19)、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20)、第一二句写得就很有趣,同时也非常的深刻,“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我现在是穷困潦倒,但是我的芒鞋不踏利名场,对于那些我早已不感兴趣,只希望拥有一叶轻舟,这样我就可以寄情于山水,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短短的两句可谓是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还有对于未来的展望。
2、听雨感悟人生
(1)、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短短一阙词,以听雨为切入点,写尽了人生的种种情味,少年的浪游与纵情,中年的苍凉与隐忍,老年的练达与淡然,可见古人锤词炼句的功底非凡,也可见词境的人生滋味。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诗的境界,也是哲学的境界。
(3)、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李存勖《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
(4)、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李约《观祈雨》
(5)、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6)、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7)、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8)、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独自漂泊的生活,那都是一种考验,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定是会想到故乡,想到远方的亲人,诗人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写下了这么一首感伤之作,使得这首诗每一句都充满了忧愁,也有着一种无奈之感,使得我们读来也是立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无奈。
(9)、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10)、释义: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1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2)、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戴叔伦《宿灵岩寺》听雨的诗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3)、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写“雨”的诗句有哪些《美堂暴雨》
(14)、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满楼红袖招。写享受一个人和安静的诗句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5)、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16)、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7)、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乔吉《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18)、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9)、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
(20)、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3、关于听雨的诗词佳句
(1)、有几人有资格将形象画在凌烟阁,却不曾身经百战交锋于塞外黄沙?
(2)、⑴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3)、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缘上重屋。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妾身幸得全刀锯,不敢踟蹰久回顾。旋梳蝉鬓逐军行,强展蛾眉出门去。旧里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5)、唐·来鹄《偶题二首》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不觉;不睡。唐·窦巩《秋夕》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荷花的别称。
(6)、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7)、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8)、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9)、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0)、送顾非熊下第归朱庆馀(唐)但取诗名远,宁论下第频。惜为今日别,共受几年贫。
(1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2)、海棠亭午沾疏雨。——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4)、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倾囊如卷土。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朝饥山上寻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妾闻此老伤心语,竟日阑干泪如雨。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仍闻汴路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
(1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6)、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7)、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18)、莫下帘尤好,恐好云徃来。听雨诗(宋)苏泂三分春事二分休,造化明明百草头。
(19)、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鱼舟,濛濛水云里.
(20)、少年时吃喝玩乐,轻薄放纵,听雨都是在红楼上。等到中年时期,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听雨常在客舟中。江水宽阔不知所在,阴云密布令人窒息,一只离群的孤雁,在西风中悲鸣。如今已是两鬓斑白,无所作为,只能在寺庙中听雨。回忆少年、中年、老年不同时期听雨的情景,体会到人生悲欢离合,如同这细雨一样无情。它可不管你是谁,该下就下,一下就下到天亮。虽然作者蒋捷的名气不如苏轼、柳永等宋代大词人,但也是一代大家。除了这一首听雨,还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名句。而这首听雨词,不论是结构还是意境,都堪称极品。
4、倚窗听雨的唯美诗句
(1)、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释义:化了新的妆容!却不得人欣赏,竟然和画像争论!这幅仪态妆容!在后宫中又能排到第几名!忧愁的看着水中自己纤瘦的身影,你应该怜惜我对于你的爱。关于雨或春天的诗句关于“雨”的诗句: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4)、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5)、越娘舟上,忆曾同采。甚人今未老,花应依旧,约明年再。----水龙吟西池败荷·元·张翥
(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7)、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8)、主人掩门是为了去乘画舫载花宴客。“乍倚”六句,记溯溪赏花之游。
(9)、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0)、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1)、出自宋代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12)、作者来稿需为原创首发,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
(13)、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
(14)、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15)、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6)、用现代的话说,杜甫这位关注民生、关心人民生命疾苦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即使是这首写的关于雨的诗,也与民生紧密联系,夜半醒来,听到春雨敲窗,喜雨漫天而降,幸福与欣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17)、诗人回忆往事,那一年,江边上,江水中映着美人的倩影和秀丽的远山。我俩同船共听滴滴答答的雨声,各自孤宿,竹席衾被单薄,默默地忍受着严寒。
(18)、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听雨(宋)陆游发已成丝齿半摇,灯残香烬夜迢迢。
(19)、披氅重来,不分明出,可怜烟水。算夔巫万里,金焦两点,谁说与,苍茫意?
(20)、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5、关于听雨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1)、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杜甫《雨不绝》
(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3)、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释义:我独自守一盏残灯,灯已快要燃尽,天乍凉,秋气充塞罗帷和银屏,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
(4)、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段克己《渔家傲·一春浑漫与》
(5)、山馆夜听雨,秋猿独叫群。望乡连北斗,听雨带西风。
(6)、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7)、断肠落日千山暮。——袁去华《剑器近·夜来雨》
(8)、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9)、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10)、倒倾鲛室泻琼瑰。有关听雨的诗句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11)、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12)、听雨的诗词中写得既开阔大气又沉郁沧桑的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我也特别喜欢。
(13)、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纳兰性德《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14)、前年庚子腊月正闭金笼教鹦鹉。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15)、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李世民《咏雨》
(16)、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17)、那时,我和她相对调弄宝瑟,拨动炉中温馨的沉水香,同声齐唱《鹧鸪词》,曾是多么欢欣。如今,孤寂地在这西楼,当此风雨凄凄的暗夜,不听清歌也悲泪难禁。
(18)、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唐·杜甫《贫交行》
(19)、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20)、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雨中独行的诗词苏轼雨中独行的诗词是《定风波》。
(1)、荷尽已无擎天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冬景编一首关于春日落叶的古诗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2)、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3)、风吹雨,草草离人语。——朱彝尊《一叶落·泪眼注》
(4)、在一个雨夜,他难以入眠,听着外面的雨声,想起故国,想起往日的时光,无限悲伤,而美好的一切,是再也不会回来的。
(5)、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7)、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8)、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
(9)、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10)、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11)、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12)、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3)、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14)、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白茅;茅草。
(15)、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满楼红袖招。关于听雨的诗词、优美段落小楼一夜听春雨,
(16)、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17)、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阎选《河传秋雨》
(18)、那这首诗写于什么时间,各种文集里没有明确注明,从字面上来看,应当是属于后期的作品,当时苏轼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借宿在净行院,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对于苏轼来说可谓是百感交集,所以他从中也是有所悟,于是写下了这么一首感伤之作,从中告诉了世人很多的道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来说,读这样的作品,也应该要有所悟,只有这样读诗才有意义。
(19)、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20)、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曾棨《维扬怀古》
(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3)、前两句为第一个层次,主要写诗人在殿内值夜的环境。头一句写诗人值夜时坐在屏风中间,两鬓斑白,已经是五十多岁年纪的人了。人老头发首先从鬓毛白起,故日“鬓毵毵”。第二句写红蜡的烛光在夜深中摇曳跳跃。
(4)、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郑谷《鹧鸪》
(5)、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6)、“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最后这两句则是紧扣主题,去突出夜里的“雨”,以此来展开来描写内心的变化,一个人在林下听着淅淅沥沥的夜雨,这个地方异常的安静,也没有灯火去照亮我的凄凉。在这两句诗中,也足以感受到苏轼的无奈,还有骨子里的忧愁,但是写得却很含蓄。
(7)、背西风:背向秋风。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8)、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9)、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思量旧梦,黄梅听雨,危阑倦倚。
(10)、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11)、王建,字仲初,公元768年生于颍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市,唐朝著名的诗人,少年有才,可是一辈子同样是郁郁不得志,并且家境贫寒,一生贫困潦倒,后来曾一度从军,但是始终没有任何机会,直到46岁才入仕,曾任县丞和太常寺丞,以及陕州司马,所以后人称他为王司马。他与当时的大诗人张籍交往过往,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个人由于在乐府诗的上成就,也并称为“张王乐府”。
(12)、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13)、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14)、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15)、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6)、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