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谦虚的诗句
1、劝诫人谦虚的名人名言
(1)、格言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这句话从人之常情着眼,来说明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的必要性。
(2)、格言大意: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们应当不分亲疏,对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3)、咸安王捺不下烈火性,郭排军禁不住闲磕牙。璩秀娘舍不得生眷属,崔待诏撇不脱鬼冤家。
(4)、译文: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5)、格言大意: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给一个人的时候,一定先会使他的心志受苦,身体劳累,忍饥挨饿,肌肤消瘦,做事情总是不如意。这段话深刻地揭示,艰难困苦的逆境,更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增长才干,成就未来的大事业。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7)、格言大意:大海不嫌弃任何水流,因此能成就它的大;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因此能成就它的高。这两句话说明,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计较细微小事,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和高山一样的气度。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格言大意: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这句话提倡见善就学、知错就改的美好品德。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进步。
(10)、格言大意: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11)、女人自重,不失其风韵,男人自重,不失其严峻。
(1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3)、快板、评书、相声(尤其是单口相声)演员在每次开始表演前都会说一段吸引观众注意的定场诗。譬如演员郭德纲,他每次的定场诗一出口,马上就会引得满场喝彩。
(14)、格言大意: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1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6)、译文: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这是鼓励人奋发有为,努力进取的警句。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就要不畏困难,时刻自我激励,永远自强奋进。
(17)、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18)、——老舍 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19)、格言大意:以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这其中,“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山色晴岚景物佳,暖烘回雁起平沙。东郊渐觉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堤上柳,未藏鸦,寻芳趁步到山家。陇头几树红梅落,红杏枝头未着花。
2、劝人谦虚的成语
(1)、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2)、格言大意: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的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刻出花纹来。这句话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事情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
(3)、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唐)黄櫱禅师《上堂开示颂》
(4)、格言大意: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5)、格言大意: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这是鼓励人奋发有为,努力进取的警句。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就要不畏困难,时刻自我激励,永远自强奋进。
(6)、奉身须节约,接物要谦虚。勿以清缸污,而於黄卷。
(7)、长短不饰,以情自竭。出不辞劳,入不数功。大嚼多噎,大走多蹶。
(8)、格言大意:自古以来,有谁不死?我只求用一颗赤诚的心照亮历史的记载。这是文天祥被俘后写的诗句,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气节。这两句诗广为后人传诵,成为鼓舞人们为正义事业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力量。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1)、格言大意:才干因为使用而不断增进;思想因为疏导而不穷竭。这句话是说,人的才干和思想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得到增强和提高,如果没有实践的激发,才思就会枯竭。
(12)、1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4)、格言大意:只要有制成之心,就是金石也能够断开。这句话后来常备有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用它来比喻,只要意志坚定,心思专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15)、格言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这两句诗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勤俭和奢侈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教训,成为警世名言。
(16)、格言大意: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17)、格言大意:多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这是孔子关于如何待已待人的原则,他认为只要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怨恨,增加和睦。
(18)、——尼采●对自己的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诃夫●妄自尊大只不过是无知的假面具而已。
(19)、格言大意: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这句话指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间接的,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完善,而实践本身又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20)、金山竹影几千秋,云索高飞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远至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美景一时观不透,天缘有份画中游。
3、劝人谦虚的话
(1)、任道骄奢必败亡。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格言大意:做好事要积极参与,对坏事要避而不做。这句话强调,做人不仅要是非分明,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尽力做好事,永远不做坏事。
(4)、格言大意: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5)、即便到了“道家期”,寒山诗中仍有许多儒家因素。他写道:“默默永无言,后生何所述。隐居在林薮,智日何由出枯槁非坚卫,风霜成夭疾。土牛耕石田,未有得稻日。”这里的“默默永无言,后生何所述”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此述未能悟道立言、成名后世之忧虑。”进入所谓“佛家期”,仍有“有鸟五色彣,栖桐食竹实。徐动合礼仪,和鸣中音律。昨来何以至,为吾暂时出。傥闻弦歌声,作舞欣今日。”这里“徐动合礼仪,和鸣中音律”既是“凤凰动止徐缓,合乎礼仪;鸣声和雅,中于音律也。”
(6)、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申居郧
(7)、格言大意: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8)、高尔基: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9)、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清·郑板桥《竹梅图的对联》
(1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1)、——尼采●对自己的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诃夫●妄自尊大只不过是无知的假面具而已。
(12)、金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飞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远至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美景一时观不透,天缘有份画中游。
(13)、得便宜处欣欣乐,不过心时闷闷忧。不讨便宜不折本,也无欢乐也无愁。
(14)、思想史上戴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者的才能成正比例,下谦虚则反比。--普列汉诺夫
(15)、格言大意:虽然贫穷却不谄媚,虽然富贵却不骄横。这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赞誉的为人态度。孔子认为做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如果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就更好了。
(16)、9: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17)、格言大意:尽管道路漫长而遥远,我还是要为追求真理上天如地去探求。这是屈原表明自己决心的诗句。后人经常以用这两句诗,表达对真理和对事业不懈探索和追求的决心。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9)、格言大意:学业由于勤奋而精进,由于嬉游而荒废。这句话警示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都必须勤勉努力,不要虚度光阴。
(20)、1朱文灯下逢刘倩,师厚燕山遇故人。隔断死生终不底,人间最切是深情。
4、劝人谦虚的歇后语
(1)、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2)、——泰戈尔●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5)、格言大意: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自己反而很高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闻过则喜”。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为人较粗犷,但却有“闻过则喜”的好品质,所以孟子用这句话赞美子路。
(6)、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市区西北部的金山之上。始建于东晋,原名泽心寺,自唐代起,法海禅师重修,称为金山寺。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于1687年秋登临金山,因观其上接苍天,下连江水,江天一色,故赐名“江天禅寺”并沿袭至今。
(7)、8: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需谦虚。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
(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0)、译文:大海不嫌弃任何水流,因此能成就它的大;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因此能成就它的高。这两句话说明,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计较细微小事,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和高山一样的气度。
(11)、人告知以(己)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12)、人前莫说人长短,始信人中更有人。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3)、由于骄傲,你们会在该同意的时候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巴甫洛夫●最大的骄傲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14)、格言大意: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的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刻出花纹来。这句话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事情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
(15)、格言大意: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别人也会以你的快乐为快乐;对别人担心的事感到担忧,别人也会担忧你所担心的事。这句话表明,关心别人,对人对己都很重要。假如人人都能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别人的忧愁为忧愁,人与人之间会相处得更融洽。
(16)、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7)、格言大意: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懂得“礼”啊。后人常用这句话说明“礼”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
(18)、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19)、释义: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20)、孝悌是儒家伦理的重要范畴。孝,指子女对父母之尊敬与赡养。“悌”指弟弟对兄长的敬爱。仁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孝悌则是为“仁”的根本。《论语•学而》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认为,如果人人皆能孝悌,天下自然太平。也就是说,孝悌与治国紧密联系。
5、劝人谦虚的名言警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格言大意: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这是孔子劝人改过的话。它所强调的是,人不免犯错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就真的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了。
(4)、译文: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懂得“礼”啊。后人常用这句话说明“礼”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6)、格言大意: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这句话提倡见善就学、知错就改的美好品德。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进步。
(7)、格言大意:立志应当崇高远大。这句话意在鼓励青少年放宽眼界,开阔胸襟,树立远大的志向。
(8)、——马克·吐温●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杰弗逊●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9)、格言大意: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过分苛求就没有同伴了。这句话说明,与人相处,要有宽容的态度。过于苛求,就难以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能与别人合作,最终导致自我孤立。
(10)、项托曾为孔子师,荆公反把子瞻嗤。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知。
(11)、青山松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河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远望塞北三千里,近视江南十六州。美景一地赏不尽,天缘有分再来游。
(1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3)、——萧伯纳●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5)、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8)、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9)、蜀魄健啼花影去,吴蚕强食拓桑稀。直恼春归无觅处,江湖辜负一蓑衣。
(20)、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3)、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5)、学术界对于寒山子的信息所知不多,且存在不同的认知,但基本上认为寒山子生活的时代当为唐中前期。寒山诗中反映出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有机融合的特点。这也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究竟寒山思想中有哪些儒家因素,仍需要进一步探究,以便更好的讨论文化融合问题。
(6)、谦逊是反省的最高贵的收获,它建立起对抗骄傲的防线。——温刹斯基
(7)、格言大意:大海不嫌弃任何水流,因此能成就它的大;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因此能成就它的高。这两句话说明,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计较细微小事,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和高山一样的气度。
(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9)、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10)、译文:不登到高山顶上,不会了解天有多高;不来到深溪旁边,不会知道地有多厚。这句话原意是比喻不读圣人的书,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精深。后人常用以说明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2)、酒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财多招忌损人苗,气是无烟火药。四件将来合就,相当不久分毫。劝君莫恋最为高,才是修身正道。
(13)、格言大意: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这句诗多用来说明,胸襟开阔,善于取他人之长,是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好办法。
(14)、格言大意: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给一个人的时候,一定先会使他的心志受苦,身体劳累,忍饥挨饿,肌肤消瘦,做事情总是不如意。这段话深刻地揭示,艰难困苦的逆境,更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增长才干,成就未来的大事业。
(15)、格言大意:一根枝条成不了树,一棵树成不了树林。后人引用这两句诗,说明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善于团结人,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
(16)、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奥斯特洛夫斯基
(17)、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8)、格言大意:以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这其中,“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诗》
(1)、格言大意: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这句话用工匠需要靠一定的工具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的事实,比喻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2)、格言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这句话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讲的道理是相通的,都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旧书不厌百回读,人求上进先读书。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莎士比亚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5)、10利名何必苦奔忙,迟早须臾在上苍。但学蟠桃能结果,三千余岁未为长。
(6)、格言大意:源头干净,水流就清;身形正,影子就直。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品格高尚,清白无瑕,就能时刻把握自己,堂堂正正地做人。
(7)、格言大意:富贵不能使心志迷乱,贫贱不能使节操改变,武力不能使人格屈服。这是孟子心目中有气节的人的形象。人不管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刚正不阿的精神,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
(8)、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关于谦虚,宽容,敬业乐业,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名言诗句你是12班的吧
(9)、斯宾塞: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
(10)、译文:以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这其中,“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12)、寒山诗云:“我见世间人,堂堂好仪相。不报父母恩,方寸底模样。欠负他人钱,蹄穿始惆怅。个个惜妻儿,爷娘不供养。兄弟似冤家,心中常怅怏,忆昔少年时,求神愿成长。今为不孝子,世间多此样。买肉自家噇,抹觜道我畅。自逞说喽罗,聪明无益当。牛头努目瞋,出去始时晌。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罗汉门前乞,趂却闲和尚。不悟无为人,从来无相状。封疏请名僧,儭钱两三样。云光好法师,安角在头上。汝无平等心,圣贤俱不降。凡圣皆混然,劝君休取相。我法妙难思,天龙尽回向。”这里寒山提倡劝人尽孝、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反对对贪图安逸、不孝父母、不友兄弟的不肖子孙。
(13)、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的内心的安修正感与尊严感。
(14)、格言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这句话说明,做任何事,不能只是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去看一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15)、格言大意:人一定要懂得“礼”以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这句话表述了“知礼”的重要性,指出它与“恭敬”和“尊让”的关系。“知礼”是前提,“恭敬”是内心产生的反应,“尊让”则变而为行动。
(16)、格言大意: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1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8)、译文: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的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刻出花纹来。这句话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事情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
(19)、走遍天下游遍舟,人心怎比水长流。初次相交甜如蜜,日久情疏喜变忧。庭前背后言长短,恩来无意反为仇。只见桃园三结义,哪个相交到白头。
(20)、格言大意:尺虽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译文: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格言大意:有羞耻心就接近勇敢了。这句话把羞耻心和勇气联系起来,强调了能够认识到错误,知道羞耻,也是一种勇敢。
(3)、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4)、让·保·里克特:一个人在受到责备而不是受赞扬之后仍然保持谦虚,那才是真正的谦虚。
(5)、译文: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8)、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势解》
(9)、好色风流,不是冤家不聚头,只为淫人妇,难保妻儿否,嬉戏眼前谋,孽满身后,报应从头,万恶淫为首,因此上美色邪淫一笔勾。
(10)、格言大意:诚,是天道;对别人讲诚信,是做人之道。诚指真实、实在。这句话是说,天地自然是真实实在的,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样真实,不要弄虚作假,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