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表现将士豪情壮志的诗句是9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0-31 10:49:45

表现将士豪情壮志的诗句

1、表现将士豪情壮志的诗句有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2)、光作为背景。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

(3)、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7)、醉里挑灯看剑,                             。

(8)、《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        。

(9)、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0)、(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11)、第一问实际上是在问诗中所写的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答题之前必须先要弄清楚命题人想让考生到底答什么。此类命题的答题思路是: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景色。此问的答案要点应该是:寒冬、边地、飞雪荒凉。

(12)、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13)、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       。

(14)、                 ,                   ,山河表里潼关路。

(15)、秋瑾的《满江红》中“                          ”一句是化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16)、这首诗用比兴手法,通过咏马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17)、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

(18)、(答案:是“暗”字,一个“暗”字不仅写出了画面的暗淡,而且将岁月流逝,人事消磨,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融入其中,此外还与“匹马戍梁州”的梦想形成对比,造成强烈的情感落差。)

(19)、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0)、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2、表现将士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1)、③《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受降城、回乐烽均为地名)

(2)、参考答案:(1)这首词描绘了萧瑟凄清,山川寂寥的画面;边塞将凋的枯草,积满山山岭岭的冰雪,初晴的夜空普照大地的明月,偶尔传来的悲切呜咽的胡笳声,孤独苦守的赢弱老兵……表达了戍边将士对长期戍边生活的极度愁怨,对家乡的极度思念,诗人对将士们的同情。

(3)、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

(4)、《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高适的《燕歌行》是写

(5)、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7)、(A)“独在异乡为异客”中“异客”的意思是?

(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9)、《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1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2)、有时诗中呈现出的情感也是很复杂的。如王翰的《凉州词》中既充满慷慨之气,又夹杂着一种悲凉。

(1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14)、答:听到:夜来风雨声  想到:花落知多少。

(15)、(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16)、这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是王之涣描述塞外苍凉境地的代表作。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话是不错的。开元中、后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诗状凉州之险恶、荒寒,一言不及征人,而征人苦情可想;虽是一篇怨词,但画面雄壮阔大,神气不落凄切。历来被誉为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

(17)、兴,                 ;          ,                 。

(18)、原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19)、山河破碎风飘絮,                           。

(20)、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

3、表现将士豪情壮志的诗句是如

(1)、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征夫诉说他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实际上是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观点。

(2)、➤ (精华)初中语文:名著+分册汇总+知识点+写作

(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4)、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窦庠《醉中赠符载》

(5)、(C)“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谁?

(6)、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7)、深沉的思索——对人类不休争战的冷竣而理性的思考

(8)、(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9)、这才是真正让人豪气顿生的壮语,历来鼓舞多少失意的人?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过一时得意之语而已,虽然李白写这句话时已经四十岁了。

(10)、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11)、《山坡羊·骊山怀古》曲中再玩骊山和阿房宫旧址荒凉景象的语句是:                  ,      。                 。

(12)、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3)、此诗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却处处都有鲜明的色彩,以色示物、以色感人,奇诡而又妥帖。

(14)、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15)、①借塑造人物抒情。仍以李白的《塞下曲》为例

(1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7)、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1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9)、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20)、                       ,                   。可怜白发生!

4、表现将士豪情壮志的诗句有哪些

(1)、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何处望神州?                          。

(4)、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①。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5)、舂谷持作饭,                           。

(6)、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7)、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8)、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9)、秋瑾的《满江红》中“_______ ”一句是化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1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2)、夏完淳的《别云间》中,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的诗句是:                    ,           。

(1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4)、此诗以极其精练的手法,高度浓缩了战争的悲剧性。全诗话句精练、构思巧妙、境界悲壮、意蕴深沉,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士兵及其家属的同情。

(1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1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17)、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

(18)、⑤《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五十弦翻塞外声,                           。 

(20)、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5、表现将士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什么

(1)、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

(2)、第二问题干很明确,一是“戍卒”,一是“情感”。结合“坏”“低”“愁”“迷”,联系诗后“边塞”的注解,不难做答。需要注意的是,答此问时,不能只简单地回答“表现了戍卒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前面的定语同样十分重要,要学会“丰满”地答题。

(3)、秋瑾的《满江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莫听穿林打叶声,                     。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              。

(7)、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8)、(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9)、俗子胸襟谁识我?                            。

(10)、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11)、这首诗是组诗《从军行七首》中的第四首。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