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菊花高洁品质的诗句
1、描写菊花高洁品质的诗句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2)、黄花过也。月酒何曾把。寒蝶多情爱潇洒。晴日双双飞下。沈吟独倚朱栏。采芳贻向□边。枕上醉排金靥。幽香付与谁怜。——《清平乐(对晚菊作)》作者:晁补之
(3)、B.“蕊寒香冷”形象地描绘了菊花迎着风霜开放的劲节和神韵风采。
(4)、东篱黄菊。细捻香枝人事熟。少缓芳尊。且醉侬家麹米春。——《减字木兰花》作者:陈三聘赞美菊花的诗词⑴元稹《菊花》
(5)、两诗中间两联都对仗,分别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可以查《律诗集萃》。
(6)、A.全诗通篇不着一个“菊”字,但都紧扣了菊花的特点来写,一看就知道是咏菊。
(7)、菊花,雍容典雅,气度不凡,灿烂了萧索的季节,任凭风霜雨雪,留下淡淡的幽香,让人慢慢品味。
(8)、(2)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赏析。“宁可枝头抱香死”句意: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抱”运用拟人修辞,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声,形象而贴切。
(9)、由题目可知两首诗都是咏物诗,可以查《咏物选集》;
(10)、近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东园玩菊》作者:白居易
(11)、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 ③;乙诗借花抒感,表达了作者④。2分
(12)、花色多样:菊花花色极多,盛开时,有金黄的,纯白的,艳红的,淡紫的等等。
(13)、正像朱自清所说的那样:我爱热闹,也爱清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就像今天初冬的夜晚这样,我的遐想便展开翅膀飞翔了。
(14)、不第后赋菊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留下了的三首诗,有两首是写菊花的,其中这一首更加广为人知。等到了秋天九月八日重阳节来临的那一天,百花凋零、败走秋风,那将是菊花的天下,那盛开菊花的香气,将弥漫整个长安,整个长安城,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15)、虽然,菊花没有牡丹那么优雅华贵、水仙那么天生丽质、玫瑰那么芬芳诱人,但它令我钦佩,它那傲霜斗雪的精神永远值得世人学习。
(16)、(4)(即使青春流逝,人生将晚,但还是要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或: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
(17)、接天莲叶无穷碧。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8)、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天底下爱菊之人千千万,我只是其中一个。我更爱菊花的品质,菊花之品质也同样打动了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志高行洁,常以芳草自喻,他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用菊花的高尚品德比喻自己洁身自好,也表达了他对理想执著追求的崇高精神。
(19)、菊花的品种很多,我最喜欢的是金菊,它们小巧玲珑,非常可爱,而且它们还可以泡茶喝,清热解毒。
(20)、(2)请从修辞角度鉴赏元稹《菊花》的四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
2、赞美菊花高洁的气质的诗句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你看,古代诗人也多么喜欢菊花啊!其实,在色彩斑斓的花海中,我最喜欢的也是菊花。此时此刻,如果你来到公园,就会和我一样看到一片花的海洋。
(2)、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多红菊花了。你走进观赏时,会看到红菊花围成一簇,像一个红绣球,一丝一丝的花瓣都往中心弯曲,美极了!
(3)、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4)、C.诗中的“青帝”是传说中的司春之神,“我若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体现了农民起义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
(5)、(答案)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结合前四句逐句进行理解分析。首联“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写出了其颜色。颔联使用了陶渊明和罗含的典故,结合注释进行理解用典之意,并且抓住“色”“香”体会菊花的特点。
(6)、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菊花枯而不陨是它固有的特性,但在朱淑真笔下:"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里赋予了菊花倔强的性格和反抗精神。
(7)、咏菊明·丘浚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菊花有浅红淡白、深黄几种不同的颜色,每当菊花开花之后,枝头好像换上了新装,还有阵阵花香传来。枝头菊花长得如此艳丽、美好清芬,它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不屑为应时而开在重阳节供人观赏。表达菊花不趋时不媚俗的高洁品格和高贵情操。
(8)、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9)、文人吟菊诗很多,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菊花似乎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10)、已是深秋,天地间,一片万木萧条的景象,漫天翻卷着的黄叶,在向这个世界做最后的道别。远远望去,百花也已经凋零,只剩下零零落落的枯萎枝叶,作着最后的挣扎,而只有菊花却还在盛开,它要在这个季节坚守到最后,菊花是那么孤寂清高,就像元稹所说,此花开尽更无花。无怪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
(11)、我喜欢菊花,喜欢它的美丽,更喜欢它不怕寒风的精神!
(12)、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其中心句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13)、你方唱罢我登场,农历九月,秋高气爽,菊的绽放,让这个百花凋落的季节重新恢复了新的生机。
(14)、(注)①罗含:语出《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②金鹨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③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15)、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字面诗人高度赞美的菊花高贵的品格,赞美菊花不与百花齐放,独立寒秋,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也是想传达自身的一个意愿,不愿意与人同流合污,要做一个清白的人,要保持骨子里的高傲。
(16)、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所以分析诗人的感情的时候,要结合菊花的特点、诗人对菊花的态度来进行分析。前六句都在描绘菊花,前四句写了菊花的色与香,就如同诗人的才德一样;六句写菊不畏霜菊而怯日暮。八句写菊花的愿望,注意“白玉堂”可以理解为朝廷。据以上理解对诗人的感情进行分析即可。
(17)、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18)、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像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19)、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20)、 这使我想到了为我们美化城市的清洁工人,他们没虽然地位不高,但是他们具有菊花的高洁品格——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为了美化我们的家园,不怕脏和累,长年累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3、赞美菊花高尚品格的诗句
(1)、秋天来了,菊花开了,有的白似雪,有的绿似玉,有的红似火,还有的黄似金,真是五颜六色!
(2)、在一个被称为菊花仙境的花坛中,我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菊花,有乳白色的银菊,它的花瓣洁白,菊叶翠绿,看起来就像绿色海洋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有金灿灿的金菊,它花黄如金,一朵朵,一簇簇,开的如微笑般灿烂,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3)、(注释) ①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②罗含:东晋人,也酷爱菊花。③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④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这里喻指朝廷。
(4)、你就是中国的燕妮, 克鲁普斯卡娅, 一颗晶亮耀眼的星。
(5)、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时节里,菊花们竞相绽放。菊花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颜色各不相同。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7)、D.本诗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8)、菊花常被人称为花中仙子,它能在百花凋零万物枯黄的日子,接受风霜严寒的考验,它的坚强与勇敢令人钦佩!
(9)、(1)试题分析:考查根据要求提取诗句中重要词语的能力。一空可提取“寂寞东篱湿露华”中的“寂寞”作为答案。二空可提取“依前金靥照泥沙”中的“金靥”作为答案。理解好诗句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1)、——唐·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12)、文章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第二段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3)、B.“我花”指菊花,“杀”在本诗中是凋谢的意思。
(14)、李诗借陶令篱边色写菊花的品格高洁,但是并未借此表达隐逸之情,借花自况,表达不畏倾轧打击而担忧赋闲迟暮的忧虑,希望得到援引赏识。杨诗突出野菊默默无闻,不被关注钟爱,但是,不改其清幽本色,以折枝欣赏表达对其的赞美。同时,把野菊与希求陶渊明赏识的庭菊比较,进一步凸显其特立独行,高洁脱俗的品质。
(15)、(1)甲诗中说“物性从来各一家”,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一个最能代表菊花“物性”的字。
(16)、去闻一闻,菊花的味道真醉人呀!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
(17)、一个深秋的早晨,妈妈带我去公园赏菊。逛了一圈,我们都没有看见菊花。就在我们心灰意冷时,妈妈指着路边的小花说:“这就是菊花。”
(18)、我最喜欢的菊花是金绣球。它看上去像我毛线帽上的小绒球,毛茸茸、软绵绵的。
(19)、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20)、(答案)(1)表现作者喜爱、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2分)
4、赞美菊花高洁品质的诗句三年级
(1)、(2)示例:①采用拟人的手法;②运用拟人手法咏菊写人,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声,形象而贴切。
(2)、D.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豪壮,对菊花充满了尊敬、同情,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拟人、象征的表现手法。
(3)、秋晨菊花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
(4)、菊明·沈周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深秋的季节,百草凋零,万物萧瑟,众芳摇落。在这种枯寂萧条的背景下,有菊花却徐徐开放。你看那门前小径遍开菊花,秋风过处,暗香浮动,菊香盈门,这是爱菊人偏得的好处。
(5)、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晚菊》作者:韩愈
(6)、解释:更不同的是她在凋谢的时候紧紧地抱着枝头,任北风呼啸也不凋落。
(7)、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咏白菊》作者:罗隐
(8)、首联;色美(花色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颔联: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品高(将菊花的色香同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
(9)、人淡如菊。不求富贵名利,只求此生能够在对的时间无憾绽放。让脚步多一份从容淡定,让人生多一份澄净透彻。
(10)、并且宋亡后,他所画的兰花都不画土,因为他认为故土已失。
(1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12)、我最喜欢白菊花,它的茎和叶子都是墨绿色的。茎是笔直的,叶子均匀地围着茎。它的花瓣一层层地重叠着,像个白色的绣球。有几枝花的花瓣全展开了,有几枝花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还有几枝是花骨朵儿,饱胀得好像要裂开似的。这些花儿的花蕊都是淡黄色的,只见一只小蜜蜂正趴在上面辛勤地采蜜。一阵风吹来,菊花轻轻地摆了摆,那芬芳扑鼻的香味迎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沁人心脾,如痴如醉。
(13)、瞧,那儿有我最喜欢的白菊花。它们的花朵小巧玲珑,嫩黄的花蕊朝向天空,好像是敞开心扉和大自然交流。它们的花瓣洁白无瑕,一阵微风吹过,好像身着白纱裙的小姑娘在风中翩翩起舞。凑上去闻一闻,一股淡淡的香味若隐若现,更加显得清新脱俗,与众不同。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5)、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16)、 菊花是我最喜爱的花,我爱它独特的品格。在百花凋谢时,是它来给秋天增添色彩。它不像牡丹那样高傲华贵,也不像荷花在百花盛开的季节开放,而它在百花凋零时却孤独地绽放着。
(17)、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西江月(咏丁香菊)》作者:陈师道
(1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9)、一年一度的菊花展都非常的热闹。人们都被用菊花搭建的各种各样的造型所吸引。远远望去,鲜艳的菊花簇拥在一块儿,就像用五彩缤纷的毛线织成的厚厚的毯子。再走近一瞧,原来每种菊花都大不相同。有的像绿色的烟花,花瓣又细又长还带着卷儿;有的像金黄的绣球,花瓣层层叠叠团在一起;还有的像缩小版的向日葵,红彤彤的花瓣围绕着金黄色的花蕊。它们还有动听的名字呢!有的叫胭脂点雪;有的叫紫龙卧雪;还有的叫绿水秋波。走近花丛中,自觉得清香扑鼻,引来无数的蜜蜂和蝴蝶在翩翩起舞。
(20)、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近知门。——《采菊》作者:李建勋
5、赞美菊花高洁品格的诗句
(1)、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出自《莲花坞》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2)、这两首诗均创作于作者致仕家居石湖时,请分别从表达方式、语言风格、思想感情三方面赏析两首诗的不同之处。(6分)
(3)、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 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4)、B.诗中的菊花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美他们迎霜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受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5)、啊,看着婀娜多姿的菊花,闻着它们的清香,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朵菊花,融入了它们的世界……
(6)、D.“香”、“黄金”等词可以看出长安城遍布菊花。
(7)、甲诗偏于理性,前两句从“①”入手,用其它花来衬托菊花;乙诗精于描绘,“②”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2分
(8)、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 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9)、走进公园,一眼望去全是菊花,我问妈妈:“为什么这里只有菊花呢?”妈妈笑嘻嘻地回答:“因为我们是来赏菊的呀!秋天,当百花凋零,万叶枯黄时,菊花却傲然挺立,像松柏那样经风霜耐严寒。”沿着公园的小路,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菊花,它们五彩缤纷,白的似雪,粉的似霞,黄的赛金,红的似火。
(10)、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华下对菊》作者:司空图
(11)、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菊》作者:李峤
(12)、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13)、A.《唐宋诗集》B.《干谒诗选》 C.《咏物选集》 D.《律诗集萃》
(14)、6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15)、其中,我最喜欢开的旺旺的瀑布菊了,它的花儿开得自然多姿、艳而不俗,它的茎饱经了风霜,傲然挺立着,上面有许多碧绿修长的叶子。菊花叶子还散发出一股醉人的清香,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那翡翠般的菊叶,轻轻的托住了瀑布菊。那姿态真比诗仙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还要美呢!
(16)、夏姐姐悄悄地离开了,秋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菊花也开了。
(17)、走到菊花展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景象,各种各样的菊花欣然怒放,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一缕丝,美不胜收。
(18)、郑思肖以菊花象征忠于故国,永不屈服的气节。
(19)、解释: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20)、空气中到处散发着菊花诱人的香味,沁入了我的心脾,让人百闻不厌。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南宋杨万里的《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