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恭敬敬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1、恭恭敬敬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1)、(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2)、(出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出自):《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4)、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5)、深恶痛疾:恶:厌恶;疾: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6)、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7)、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团团圆圆 大大方方 简简单单 风风火火 心心念念 长长久久 出出进进 郁郁葱葱影影绰绰 隐隐约约 朦朦胧胧 反反复复 来来去去冷冷清清 踉踉跄跄 含含糊糊 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诚心诚意(ABAC式)
(8)、各得其所:所:处所,位置。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9)、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账号,进入后再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10)、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1)、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股:大腿。梁:房顶上。
(12)、妄自菲薄:妄:没有根据。菲薄:轻视。没有根据地看轻自己,失去了自信。
(13)、10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14)、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的器物,有三足两耳。沸:沸腾。人声嘈杂,就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
(15)、投稿信箱:ywjxyj@tefl-china.net;ywjxyj2005@1com
(16)、(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17)、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
(18)、只有用“探索”这部钻机,才能探知它的秘密……
(19)、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20)、留意别人的言语、脸色来揣摸别人的心意。
2、恭恭敬敬的意思意思
(1)、十指纤纤:十指:指双手;纤纤:细巧。旧时形容妇女的手细巧而柔美。
(2)、(出自):《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3)、班门弄斧:班:鲁班,古代巧匠。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4)、油然而生:油然:自然而然地。指某种思想或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5)、(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6)、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
(7)、喜出望外:望:希望或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8)、(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9)、人教版语文九年级知识汇总(整理)中考语文知识汇总(整理)中考名著知识汇总(整理)
(10)、(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11)、(解释)因为那个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就把他正确的言论也否定了。
(12)、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形容诚心诚意地听人讲话的态度。
(13)、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4)、出处:《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5)、肆无忌惮:放肆到什么都不顾忌。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
(16)、欢呼雀跃 如痴如醉 夜深人静 昏昏欲睡
(17)、势不两立:立:存在。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18)、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19)、(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20)、(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恭恭敬敬词语意思
(1)、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4)、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5)、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6)、(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7)、泛泛而谈:泛泛:一般,平常。泛泛而谈:一般地浮泛地谈谈。指肤浅的讲出看法。浮于表面,没有深入研究。
(8)、焕然一新:焕然:形容有光彩。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9)、名正言顺: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10)、(管中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11)、(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2)、记忆犹新:犹:仍然。对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就像刚刚发生的一样。
(13)、释义: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14)、(解释):为: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女:同“汝”,你。
(15)、(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16)、诗情画意:指自然景色像诗画中的境界一样美。
(17)、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18)、顾名思义:顾:看;义:意义,含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19)、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20)、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4、恭恭敬敬的意思是
(1)、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从从容容,不慌不忙。
(2)、(出自):《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词”这个概念基本上所有人都了解,名词、动词;词语、词组;同义词、反义词……等等。但什么叫“汇”?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有器名汇也。汇者,器也,从匚(fāng),淮声,胡罪切。”也就是说,“汇”本义是容器的意思,后来引申出有积聚、收集的含义,如汇合、汇集、汇聚、汇编、汇总。
(4)、完璧归赵:璧:宝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5)、孔子大学堂邮箱:kongzicollege@1com
(6)、(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7)、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9)、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0)、赏心悦目:赏心:心情欢愉。悦目:看了舒服。形容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诗文等而心情舒畅。
(11)、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12)、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财物上仔细计算,筹划,不使浪费。
(13)、默默无闻: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14)、(解释):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15)、喜出望外:望:希望或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6)、(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7)、(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18)、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9)、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20)、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5、恭恭敬敬 的意思解释
(1)、门庭若市:若:像。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2)、成语释义: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
(3)、成语释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4)、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毫无事务所累,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5)、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6)、出处:《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解释:屏气:暂时抑止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8)、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而自来的客人。
(9)、茅塞顿开:原意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豁然开朗,明白了事物的内在含义。
(10)、推陈出新:泛指一切事物的除旧更新。多指对旧事物去其漕粕,取其精华,使其以新的面貌出来。
(11)、追本溯源: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事物产生的根源,也说追本穷源。
(12)、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14)、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15)、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16)、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7)、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毫无事务所累,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18)、(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9)、能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20)、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1)、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2)、(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出自):《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4)、(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5)、这是我自己的文章,因为用起来更熟悉。其实例子出自哪里不重要,我们来看文字。文中一共有三个成语,其分布的格局并不匀称,没有说前面一个、中间一个、结尾又一个,所以在文章的什么位置用词语、频率如何这也不重要。那么什么重要?我想通过这段文字说明些什么问题呢?有两个。
(6)、前车之鉴:鉴:铜镜,引申为教训。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
(7)、夜以继日:以:用。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8)、10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9)、(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10)、回到主题,我为什么把词汇放在第一个环节讲,原因是现代汉语的语境是以白话文为主,否则,我们应该像历代的文字学家及其研究成果一样,比如《说文》、《尔雅》,它们是以“字”为最基本的单位。我经常给学生讲一句话,古人比我们要简单很多,说话也尽量不说废话,所以你今天去读一篇文言文,一个字相当于一个词组,而一句话基本就呈现出段落的功能。古人惜字如金,自然,现代人也明白字字似金的道理,所不同的是,现代人笔下的文章不再以字为最基本元素,而换成了词汇。掌握词汇的重要性,梳理出词汇有机而且高效的组合,是一篇文章成败与否的关键!
(11)、(解释):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