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
1、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诗句
(1)、宋孝宗:“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时间往前,朝代更迭,可属于中华儿女骨子里的爱国精神却始终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日日夜夜提醒着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一刻也不曾忘记,一刻也不敢忘记。这种爱国精神,体现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里,体现在抗倭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里,更体现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里。它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是“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节气,是爱国诗人笔下的一句又一句的感动!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5)、一个国家,人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灌输爱国思想,并在一日又一日的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明辨是非,开始懂得爱国的真谛。自国家诞生之初,爱国思想就行成了,于是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才会出现那么多的爱国人士,这些生在古代的爱国人士,大多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写进诗词歌赋里,这些人,或许是忧国忧民的百姓诗人,又或许是文武双全热血青年,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但不管是文还是武,是乱世还是盛世,他们都拥有着永不磨灭的,相同的家国情怀!
(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8)、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9)、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10)、出处:(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11)、关于打赏:群内诗友集作品归平台,个人专辑全部归作者安排。
(12)、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13)、人死后可以说是无牵无挂了,可诗人却心系未收复的失地。他以激昂热切的笔调,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诗人爱国报国之情。
(14)、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缘由,不仅仅有浴血沙场的武力精神,也有笔下生情的文人激励着人们向前。
(15)、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6)、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7)、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18)、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鄂王墓》
(1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卜算子.咏梅》
(2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或文章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诗诵会上,大家精神饱满,感情真挚,声情并茂,热情洋溢,将声音和文字融入自己最真诚的内心,表达了对祖国母亲最深厚的热爱之情,赞扬了祖国伟大、壮丽、富强的发展面貌。
(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
(4)、?《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5)、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6)、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7)、?《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8)、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9)、出处:(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1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3)、译文: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1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1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曲》。
(16)、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17)、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戚继光《马上作》。
(1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9)、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2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五言绝句
(1)、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2)、可以看出,郑思肖的诗歌“枝头抱香死”是模仿朱淑真“抱香枝上老”而作,但是感情更加激烈,意图更加明显,显示出自己誓死忠于前朝的坚定决心和民族气节。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爱d、爱国之情,进一步开展好学校基础教育质量十大提升行动之“五育并举”补短扬长,提高学生综合素养,2022年3月4日校团委联合教务处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诗词抒发爱d爱国之情”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6)、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7)、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10)、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11)、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12)、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13)、出处:(宋)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1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5)、除杜甫外,夹杂在南北宋交界时期的宋朝诗人,显然对国家多了一份更为深沉的爱,这种爱凌驾在对敌人的仇恨至上,凌驾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生死之上,更凌驾在身先士卒,献身沙场的报国壮志之上。战争带给他们苦难,故土的流失是宋朝的耻辱,凡是热血男儿,岂有不报国破之仇之理?那时的南宋与金是不共戴天的仇恨,那时的南宋也出现了许多英勇的将军,可朝廷的不作为,给那些满腔热血的爱国人士浇了狠狠的一盆冷水,那些自私自利的奸臣在战乱中获利,那些为国奉献的将军却被奸臣所害,只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这是岳飞的遗憾,无奈之下只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无奈!
(16)、作者授权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发布,转载请注明!
(17)、释义: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1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未没,黯黯见临洮。
(19)、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20)、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4、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 整首
(1)、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2)、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