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子十大经典名句解释128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2-02 10:43:12

孔子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

1、孔子经典名句10则

(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3)、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5)、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6)、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7)、(翻译)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8)、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0)、(译文)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知识,谨慎的思考知识,明确地分辨知识,全心全意地用知识。

(11)、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12)、(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13)、德不孤,必有邻。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4)、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5)、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6)、(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7)、(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18)、(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19)、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孔子十大经典名句解释

(1)、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2)、(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3)、译: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就叫大丈夫。

(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6)、(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7)、(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8)、(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9)、(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10)、翻译: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11)、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2)、引申为:做人要学会先义而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选自于:《论语.述而》解读:品行端正的人,心胸守着正理,坦荡宽舒;品行不端的人,心怀鬼胎,一天到晚感到不安。

(13)、(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14)、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15)、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6)、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17)、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

(18)、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19)、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3、孔子经典名句及释义

(1)、(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3)、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4)、(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7)、翻译: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8)、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9)、(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0)、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1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3)、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4)、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6)、翻译: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1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福建广电小记者户外课

(18)、(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孔子十大精选名言

(1)、(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2)、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5)、(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⑦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2)、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13)、(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14)、翻译: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15)、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16)、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8)、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19)、(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20)、                 --黄睎

5、孔子名句60句

(1)、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2)、引申为:教导人们要勇敢探索真理。求知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选自于:《论语.学而》解读:学到的知识能时常加以温习,不断有所收获,不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吗?引申为:教人求学的学习和方法。

(3)、(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4)、(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6)、(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7)、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8)、(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0)、(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11)、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2)、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3)、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14)、(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1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6)、翻译: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17)、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8)、(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19)、(译文)看见他人的长处或善行义举,要马上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2)、(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3)、(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迁怒,不贰过。

(5)、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6)、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7)、(翻译)孔子说:“刚强、果断、朴实、言语谨慎,这些品格接近于仁。”

(8)、(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9)、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

(1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1)、(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晰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5)、(翻译)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16)、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该诗句出自宋代诗人冯京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答伯庸》,意思是孔子的文章名满天下,孔子为人处世之道也遍布天下。

(17)、(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20)、(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1)、博学之。赞美孔子的诗句有哪些赞美孔子的诗句如下:

(2)、(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引申为:要向所有的人学习,因为人都有可取之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选自于:《论语.里仁》解读:看到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就要向他们看齐,努力做到和他们一样好,看到品德不好的人,应当检查自己的言行有没有和他相同的地方,警惕自己再不要犯同样的过错。

(5)、翻译: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7)、(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8)、(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