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庸经典名句100句20字94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2-03 11:19:16

中庸经典名句100句

1、国学经典名句

(1)、(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4)、(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5)、出自《中庸·正心》。(译文)君子在内心省察自己,就不会有过失和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因为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严格要求自己。

(6)、在中国国学文化中,经典的国学名句比比皆是。这些经典的励志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人品质和内涵的一种代表。下文我为大家分享经典国学励志名句,一起来品读一下这些最具智慧的国学语录。一起来学习吧!

(7)、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8)、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9)、至诚尽性: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

(10)、(孔子语录)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孔子《论语》

(11)、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12)、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13)、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4)、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15)、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之民之父母 

(16)、译文:举荐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遗漏;赏赐爵禄,不要忘记有功劳的人。

(17)、译文: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18)、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19)、(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20)、(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2、中庸经典名句100句20字

(1)、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2)、(孔子语录)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孔子《论语》

(3)、(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4)、译文: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善于教学的人,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

(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6)、(第二章《知人》)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第三章《正心》)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7)、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8)、(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9)、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10)、(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11)、(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12)、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13)、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右第一章。》

(14)、本文诠释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从博学到笃行,层层递进,渐渐清晰,犹如盛开的花朵,顺次拨开,直至花心显露,不禁让人在喜悦之余又多添了一份柳暗花明的快感——哦,原来如此。继而深思,感慨万千。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16)、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17)、(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晰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8)、(释义)由于内心诚实而明察事理,这叫作天赋的本性;由于明察事理后达到内心真诚,这叫作后天的教育感化。凡心真诚也就会自然明察事理,而明察事理也就会做到内心诚实。

(19)、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20)、“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3、国学经典名句500句

(1)、赏析:南方强还是北方强呢?或者是你心中的强呢?用宽厚温柔的态度去教育别人,不去报复那些无道的行为,这边是南方的强,君子都会选自这样做。

(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3)、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4』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5』子曰,「射有似乎君子。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6)、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7)、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译文:不愿意别人施加给自己的事情,就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9)、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10)、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1)、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12)、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3)、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天下最为诚心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事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可以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就可以和天地配合成三了。

(14)、『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5)、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16)、(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1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8)、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9)、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4、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1)、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2)、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3)、(译文)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6)、(译文)走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7)、不可以夸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8)、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中庸·第二十章》

(9)、(译文)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10)、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11)、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12)、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13)、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14)、『2』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所不能焉。

(15)、译文: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16)、(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17)、(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孔子《论语》

(18)、(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19)、其斯以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20)、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5、中庸名言名句100句摘抄

(1)、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3)、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第十九章『1』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4)、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中庸》

(5)、(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6)、」『2』「夫孝者,善继人。关于中庸,古代有哪些警句和格言《道德经》中的:“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9)、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译文:父子这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的分别,老少之间有长幼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11)、(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气愤,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12)、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14)、(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