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完整
1、爱国诗词完整100首
(1)、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2)、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3)、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4)、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5)、而当他中年以后,准备去做官报国的时候,朝政却已经不复从前盛世的开明。他自己做官无门、家境日益贫困,眼看着周围百姓的日子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赏析:这首诗手起笔落,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间。诗人借古讽今,爱国之情溢于言表,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9)、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10)、最后两句更是忧国的体现,头发都愁白了,也越来越稀疏了。
(11)、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3)、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4)、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1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16)、今天,小编想和书友们分享35首经典的爱国诗词,让我们在诗词中,体会他们壮志豪情吧!
(17)、我们从中也看到了从屈原、到杜甫再到辛弃疾这里一脉相承的爱国情怀——哪怕个人命运再坎坷、仕途再不顺、生活再艰难,心里重中之重的,仍然不是自己、不是小家,而是国家和百姓。
(18)、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9)、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爱国诗词完整简单
(1)、屈原的《离骚》,同学们经常觉得这是教材中非常难懂、难背的篇章。
(2)、想要收复失地的辛弃疾,偶尔被朝廷召唤、却经常再次被贬。不过对于永远把报国放在第一位的辛弃疾来说,只要国家需要,还是会第一时间为国效力。
(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5)、他说的不是自己想住得暖、吃得饱。反而是用了“广厦”、“千万”、“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这一系列大气、坚定又仿佛在奔腾向前的词,表达了他的理想从未改变,国好、天下苍生都过得好。
(6)、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7)、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8)、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0)、(赏析)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军投降。日军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1942年春,戴望舒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在牢狱里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
(11)、华 中 || 雨疏深夜,那堪煎急;壮怀何寄,只争朝夕
(12)、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13)、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14)、“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君王啊,你既然是这样高高在上,你为什么就不能体察百姓的心呢?为什么就不懂得我的心呢?
(15)、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16)、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7)、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9)、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20)、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3、爱国诗词完整版大全
(1)、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2)、译文: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4)、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6)、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7)、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8)、在文字、韵律上就是通过这样反复的吟咏,加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9)、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1)、这样的情怀太动人了,说到至死不忘爱国情怀的,我也想到了宋代诗人陆游的千古名篇——《示儿》。
(12)、我们现在说起杜甫,总是很沧桑、奔波的形象,实际上杜甫出身名门,年少时也有过优渥的生活环境、度过了纵情山水的潇洒时光。
(13)、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1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就算我有再多的不幸,孤身走暗巷又当如何?
(16)、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17)、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18)、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19)、读古人爱国诗词,心中的情感愈发沉重。英雄逝去,留下的绝不仅仅是被人称赞的事迹,还有他们的精神。现世安稳,是有人曾替我们负重前行;和平生活,是有人在为我们誓死捍卫。
(20)、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4、爱国诗词集锦十首
(1)、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5)、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6)、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息国》
(7)、(赏析)这首词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的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10月,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8)、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9)、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1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1)、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3)、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4)、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5)、辛弃疾的豪放,起笔就是“千古江山”,但话锋一转,英雄人物随着岁月都流逝了。
(16)、他出生的时候,山东已经被金兵占领。22岁的时候,金继续向南攻打南宋,当时辛弃疾拿起武器奋勇抗敌,还留下了极为英勇的传说。
(17)、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8)、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19)、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2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5、爱国诗词大全300首
(1)、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2)、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3)、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胡皓《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4)、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5)、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代:戚继光《望阙台》
(6)、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8)、?赏析:诗人将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9)、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10)、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元好问《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11)、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刘向《三人成虎》
(12)、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3)、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14)、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龚自珍《漫感》
(15)、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16)、杨卫华 || 春光在槐花里流动,生命在芬芳中鲜活
(17)、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8)、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19)、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0)、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4)、▌作者:张锲(1903~20013),原名张书宝,笔名张可、青春,安徽省寿县人,中国共产dd员,中国作家协会原名誉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原d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国文联原副主席,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d。2014年1月13日,张锲同志因病在中国北京逝世,享年81岁。一生发表了近300万字的作品。著有《改革者》《新潮集》《寻找星球的结合点》《张锲散文选》《张锲报告文学选》《张锲海外游记》《为了头上这片灿烂的星空》《生命进行曲》等著作。
(5)、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