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古诗词七言
1、关于读书的古诗大全七言律诗
(1)、〔唐〕杜牧《读韩杜集》:“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薛令之《草堂吟》:“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
(2)、[承]骚人遥驻木兰舟。(远景中的一个点。与起句是一多对照。)
(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4)、初春小雨/唐/韩愈———张久生楷书|百首经典古诗词七言绝句之枯二
(5)、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
(6)、〔清〕汪莹《示儿》:“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袁枚《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7)、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汪莹《示儿》)
(8)、[结]又挟风雷作远游。(结句解释垫句,令诗意圆满。)
(9)、189025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188626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1)、(爱读经)中文经典诵读普及版读经本套装(12本)
(12)、[承]虎豹沉沉卧九阍。(由整个天地之间,收缩到天门的一点。九阍,即天门。)
(13)、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14)、[起]五原春色旧来迟。(写边地春迟,一贯如此。)
(15)、挑灯春秋明大义,常饮翰墨儒胸襟。横批:书香门第。
(16)、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是至少该像童年。若是在都市的红尘里长大,不得亲近草木虫鱼,且又饱受考试的威胁,就不得纵情于杂学闲书,更不得看云、听雨,发一整个下午的呆。
(17)、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姚合《别贾岛》)
(18)、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19)、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杜甫)
(20)、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2、有关读书的七言古诗
(1)、[结]不胜清怨却飞来。(谓雁受不了瑟音的清怨,故回转北方。垫结二句,解释前文。空间在北。)
(2)、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
(4)、我领悟渐深,兴趣渐浓,甚至倒过来央求他们多教一些美文。起初他们不很愿意,认为我应该多读一些载道的文章,但见我颇有进步,也真有兴趣,便又教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檄》《滕王阁序》《阿房宫赋》。
(5)、“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6)、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7)、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____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8)、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9)、[结]正是长安花落时。(空间转到长安。不言思都城,而情致自见。)
(10)、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1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4)、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垫]淮水东边旧时月,(由近而远,由地上而天上,由今而昔。)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18)、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19)、136064曹雪芹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20)、★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3、关于读书的古诗词七言名句
(1)、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
(2)、身为中国人而不识关公、包公、武松、薛仁贵、孙悟空、林黛玉,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说庄、骚、李、杜、韩、柳、欧、苏是古典之葩,则西游、水浒、三国、红楼正是民俗之根,有如圆规,缺其一脚必难成其圆。
(3)、读过的旧书要一遍遍的再去诵读,读熟了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深思明了其中的意思。你以后肯定会成为一个有名望的大官,今天的飘泊失意你也不要去介意。
(4)、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5)、经典教材教辅(包含读经机、字卡、中西方经典名画、国学经典书籍等教材教具)
(6)、[垫]嫦娥应悔偷灵药,(垫上一步,以引出结句的“夜夜心”。)
(7)、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8)、215912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214313陈衡恪题春绮遗像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213014梁启超台湾竹枝词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9)、有时候垫句只是蓄势待发,而把时空转换的任务交给结句。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前三句皆是眼前景,垫句是为烘托结句而来,结句谓“日边来”,其实诗人的眼睛与我们一样,也只是人类的肉眼,而非有天文望远镜的功能,是不可能见到孤帆自日边而来的,这里是想象之辞,通过想象的力量,转移了空间。
(10)、[垫]二十五弦弹夜月,(想象有湘灵鼓瑟,其声凄清。垫句承上启下。)
(11)、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12)、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____高适《除夜作》
(13)、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14)、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宋皇帝赵恒
(15)、“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16)、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17)、★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
(18)、往来熟后,也没惊怕,也没忧愁。《减字木兰花·琵琶绝艺》
(19)、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读书的古诗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4、关于读书的诗句古诗七言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写出劝学的诗句劝学的诗句
(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张久生楷书|百首经典古诗词七言绝句之枠一
(3)、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5)、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6)、张久生楷书|百首经典古诗词七言绝句41~60合集
(7)、五体字卡在教学中,或由家长闪示,或由孩子自己翻玩,在游戏中达到及早轻松识字的功效。书法体的设计让孩子识字的同时,无形中培养了书法的鉴赏力,对孩子的艺术培养又起到了潜移默化之功。
(8)、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劝学的古诗有哪些劝学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11)、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
(12)、《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13)、过湘阴寄千岩 眇眇临风思美人,荻花枫叶带离声。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湾秋月明。过垂虹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次石湖书扇韵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次韵德久 篱落青青花倒垂,避人黄鸟雨中飞。西郊寂寞无车马,时有溪童卖菜归。于越亭 松尾飕飕石浪寒,胡啼番曲转声酸。人间无此春风手,应是江妃夜夜弹。雁图万里晴沙夕照西,此心唯有断云知。年年数尽秋风字,想见江南摇落时。姑苏怀古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嘲林可山称和靖七世孙 和靖当年不娶妻,因何七世有孙儿。若非鹤种并龙种,定是瓜皮搭李皮。登乌石寺观张魏公刘安成岳武穆留题刘云侍儿意真奉命题记 诸老凋零极可哀,尚留名字压崔嵬。刘郎可是疏文墨,几点胭脂污绿苔。过德清二首 其一 木末谁家缥缈亭,画堂临水更虚明。经过此处无相识,塔下秋云为我生。其二 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阑干一点愁。平甫见招不欲往二首 其一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其二 楼阁万重秋雨里,峰峦四合暮潮边。凤城今夕凉如水,多少人家试管弦。
(1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读书的古诗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张久生楷书|百首经典古诗词七言绝句之枯六
(16)、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17)、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8)、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在《正觉寺示弟儒祖》诗中写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19)、(注释)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20)、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
5、关于读书的古诗七言诗
(1)、[承]一片孤城万仞山。(一片与万仞是一多对照。)
(2)、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3)、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4)、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5)、初学者往往分不出华美与繁冗的区别,故上手写七律,最易犯的毛病是句子臃肿。这可以在写好后先试着改成五律,如果改好后发现意思更佳,就说明有不少的句子需要锤炼,而如果发现改成五律后损失了很多意思,则说明作七律已经及格了。如何去锤炼句子呢?《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情节,可以提供参考。
(6)、[垫]却馀人物淘难尽,(此用人物与天地作对比,谓人物气魄足以包吞天地。此句反用苏轼的名句“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造成悬念,引出下文。)
(7)、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8)、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始作镇军参军经曲》
(9)、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10)、次韵武伯 杨柳风微约暮寒,野禽容与只波间。道人心性如天马,可爱青丝十二闲。寄俞子二首 其一 此郎都无子弟气,夜对黄妳笼青灯。君今落脚堕鸢外,欲往从之叹未能。其二 郎罢才名今白发,佐州亦复坐穷边。甚欲出手相料理,东南风高难寄笺。观灯口号十首 其一 世间形象尽成灯,烘火旋纱巧思生。列肆又多看不遍,游人一一把灯行。其二 市楼歌吹太喧哗,灯若连珠照万家。太守令严君莫舞,游人空带玉梅花。其三 游人总戴孟家蝉,争托星毬万眼圆。闹里传呼大官过,后车多少尽婵娟。其四 花帽笼头几岁儿,女儿学著内人衣。灯前月下无归路,不到天明亦不归。其五 好灯须买不论钱,别有琉璃价百千。都下贵人多预赏,买时长在一阳前。其六 珠络琉璃到地垂,凤头衔带玉交枝。君王不赏无人进,天竺堂深夜雨时。其七 纷纷铁马小回旋,幻出曹公大战年。若使英雄知□事,不教儿女戏灯前。其八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其九 修内司人编戏鼓,辇宫营里独烧灯。春风到处皆君赐,金柳丝丝满凤城。其十 正好嬉游天作魔,翠裙无奈雨沾何。御街暗里无灯火,处处但闻楼上歌。
(11)、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1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洞庭》刘禹锡
(13)、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14)、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15)、送人东游(温庭筠)关于读书的五言律诗《神童诗》
(16)、[承]水碧沙明两岸苔。(起承二句是逆起。从逻辑上说,应该是“水碧沙明两岸苔,潇湘何事等闲回”,谓潇湘之地水碧沙明,两岸莓苔足食,大雁因何故要飞回北方呢?诗中倒过来说,故为逆起。空间在南。)
(17)、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戴叔伦《小雪》
(18)、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19)、〔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20)、[结]江南江北送君归。(空间转为江南江北,这是整个的面。)
(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2)、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3)、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6)、173533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172234文廷式蝶恋花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7)、作文,就是在生活中发现美好,并用美好点缀生命的过程。
(8)、(明杨循吉《题书橱》)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
(9)、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0)、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1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乡村四月》翁卷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14)、(清钱泳《明日歌》)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潘际云《厂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5)、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
(16)、188427张可久塞鸿秋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186028徐再思折桂令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8)、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154148聂胜琼鹧鸪天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2)、最奇怪的,是我吟咏古诗的方式,虽得闽腔吴调的口授启蒙,兼采二舅父哦叹之音,日后竟然发展成唯我独有的曼吟回唱,一波三折,余韵不绝,跟长辈比较单调的诵法全然相异。
(3)、明末广州歌者张乔,号二乔,善诗词,精画兰、操琴,不幸年十九而夭死。传说她曾梦见恶神水二王,定下日期时辰,要聘之为妃,果然那就是她逝世的时间。在她去世之后十二年的南明弘光元年(1645),她生前的爱人彭日祯,为她举办了一场震撼一时的葬礼,广州诸诗人以至高僧名媛,每人持一诗吊之,又植一花于其坟前,号花冢,到清代中叶渐被称作百花冢、百花坟,成为广州白云山的名胜,历来凭吊者不绝。史澄的二首,都是游百花坟凭吊之作,主题也都是惜其夭亡,但两首风格就有着明显的区别。五律的情感更冷静蕴藉,而七律的情感就深婉缠绵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