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带有谐音的歇后语
1、提供十条带有谐音的歇后语
(1)、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2)、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3)、鼻子上安雷管——眼前就是祸;祸在眼前;急在眼前
(4)、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同时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
(5)、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6)、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7)、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8)、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9)、癞虾蟆跳水井——不懂(谐音字为“噗咚”→“不懂”)
(10)、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11)、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12)、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13)、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妄想;痴心妄想
(14)、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15)、板上钉钉子——实实在在;没跑;跑不了;变不了;没法变
(16)、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17)、板凳上放鸡蛋——好险;冒险;危险;靠不住;不可靠
(18)、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19)、白布易着色难去色。喻责任或冤屈不易推卸、洗刷干净。
(20)、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2、收集五句带有谐音字的歇后语
(1)、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4)、白笔画在白墙上显不出来。喻付出的努力没见成效。
(5)、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6)、八月十五的月饼——人人欢喜;个个喜爱;上下有
(7)、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8)、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9)、这是句鼓励人的话,指做一件事是为了争一口气,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么全靠自己去奋斗,靠别人是不行的。
(10)、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11)、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12)、裁缝师傅做衣服——有尺寸;千真(针)万真(针)
(13)、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14)、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
(15)、上坟的时候,都是烧纸钱,哪里有人会烧报纸的,这样是明摆着的“骗鬼”。
(16)、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17)、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18)、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19)、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20)、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3、5句带有谐音的歇后语有哪些
(1)、羊头插在篱笆上---伸首(手)容易缩首(手)难
(2)、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3)、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恍然大悟,因此也更饶有兴味。
(4)、闲言淡语 ①无关紧要的话。②犹闲言冷语。没有根据的讥刺他人的话。
(5)、吃苇坯拉炕席——满肚子瞎编;肚里编;嘴能编
(6)、打灯笼搬石头——照办(谐音字为“搬”→“办”,“照搬”→“照办”。)
(7)、骡子是一种由驴和马交配而生的家畜,力大性躁。比喻人生性粗野,不通人情世故。
(8)、钟馗嫁妹——鬼混(谐音字为“鬼婚”→“鬼混”)
(9)、还记得小时候读的音序表吗?音序表字母正确发音
(10)、马背上接电话——奇(骑)闻带有谐音歇后语二炭火盆扛肩上——恼(脑)火
(11)、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12)、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13)、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14)、唢呐里吹出笛子调——想(响)不到一块;想(响)的不一样
(15)、黑言诳语 犹言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16)、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17)、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18)、壁虎捕食——出其不意有谐音的歇后语拓展二鞭炮店失火——自己恭维自己
(19)、鼻子上推小车 —— 走投(头)无路和尚的房子 —— 庙(妙)
(20)、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4、含有谐音歇后语的句子
(1)、小姑娘梳头——自便(辫),(这好象是网规的最好注解!)
(2)、搬石头打天——自不量力;不自量;办不到;够不着
(3)、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4)、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5)、千年的枯庙——没声(僧),(据说这里观庙的多,念经的少?)
(6)、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7)、半空中抹糨子(jiangzi)糨糊)——胡(糊);
(8)、歇后语有多种分法,比较常见的一类是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9)、甏:瓮一类的器皿;落苏:本地话,茄子;挣:本地话,捏
(10)、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11)、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
(12)、解释:腌渍过的花生,仁可不就是咸的嘛,谐音指一个人无所事事。
(13)、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14)、百米赛跑——分秒必争;争分夺秒;急起直追;奋起直追
(15)、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16)、孔夫子搬家——尽是输(谐音字为“书”→“输”)
(17)、鼻子里插葱——装相(象)百家姓里的老四——说的是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