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读书的文言文有哪些109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4-01-09 07:58:40

读书的文言文

1、关于刻苦读书的文言文

(1)、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关于勤奋的古诗词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礼记》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冯梦龙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张少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引自《荀子,劝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求10个关于勤奋读书的古诗关于勤奋读书的古诗:

(2)、rénbúdúshū,zéyúqínshòuhéyì?

(3)、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文嘉《今日歌》)

(4)、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5)、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关于勤奋读书的诗句长歌行(作者)汉乐府(朝代)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6)、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7)、(唐 《金缕衣》)译文: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8)、希望妈妈们能陪孩子一起坚持学习,不仅自己能学到知识更好辅导孩子,还能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哦~

(9)、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10)、《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11)、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2)、我没有才能,奉皇上旨意撰写这篇记文,于是准备将心中替皇上考虑到的昼夜辛劳操持国事最急切之处,铭刻于碑石。至于其它留连光景的言辞,一概略而不言,惟恐有所亵渎。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战国时期乐正克的《礼记·学记》

(15)、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16)、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从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无法与当地山川所呈现的王气相适应。直到当今皇上,建国定都于此,才足以与之相当。

(17)、qíyìzhě,néngwéirényán。

(18)、译文: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19)、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0)、然而,这到底是谁的力量呢?读书人有登上此楼观看此江的,应当想到皇上的恩德有如苍天,浩浩荡荡难以形容它的广阔,简直与大禹凿山疏水拯救万民的功绩同样地无边无际。忠君报国的心情,难道还有不油然而生的吗?

2、读书的文言文有哪些

(1)、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宋·陆游《病起书怀》

(2)、文中提到的“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确实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实际,不能单纯地把它看作是“陈词滥调”。至于写到皇帝在登楼时的种种心理活动,虽然是在赞扬“一统之君”,但颇有弦外之音,即为皇帝敲响警钟,暗寓皇帝要处处关心国事民疾,而不应为观赏胜景而登临。

(3)、译文: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4)、《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宋代:李清照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yòunéngyíngcháoxuéwéixiūxīzhīsuǒ。

(7)、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

(8)、(张梦晋):明代画家。下文中唐解元指唐寅,祝京兆指祝允明,都是同时代的画家、诗人。

(9)、劝学(作者)孟郊(朝代)唐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10)、看见大江两岸之间、四郊田野之上,耕夫有烈日烘烤皮肤、寒气冻裂脚趾的烦劳,农女有采桑送饭的辛勤,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对于天下的黎民,更想到要让他们安居乐业。

(11)、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12)、所:读suǒ 。在文中指的是“地方,场所”的意思

(13)、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14)、译文: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15)、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

(16)、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

(17)、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8)、读书学习,只担心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透彻.人最怕认为自己学得差不多够了,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会付之实践.

(19)、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是从卢龙山蜿蜒伸展而来。长江有如一线长虹,盘绕着流过山脚下。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

(20)、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3、读书的文言文

(1)、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3)、营:读yíng。在文中指的是“建造”的意思

(4)、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5)、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6)、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7)、念书niàn shū 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不但是盘运灵柩的一件事要用钱,就是孩子们这几年的吃饭、穿衣、念书,都是要钱的。」

(8)、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9)、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10)、张潮(生卒年不详),字山来,号心斋居士,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原居婺源(今属江西),十世祖于北宋天圣六年(1028)迁居歙之满田。后有一支移居广德州建平县(今安徽郎溪),自石桥府君“卜筑”县南蒋国村(今蒋固村)。府君生二子,长者复生二子。其子一名习孔,一名法孔(1610—1640),前者即为张潮之父。习孔字念难,号黄岳,十一岁丧父,忍饥受寒,成人后“贫剧无聊,漫然回徽”。明崇祯年间为诸生,清顺治六年(1649)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始家道中兴,历官刑部郎中、按察使司佥事充任山东提学,时在九年(1652)。不幸仅数月即丁母忧,“自此见世途崄巇,绝意仕进”,侨居扬州,一心经营家业。在其四十五岁即顺治七年(1650)时,张潮出生。张潮成长在“田宅风水、奴婢器什、书籍文物”1一应俱全的优裕环境里,因着父亲严格的家教,没有沾染官宦富贵人家子弟常见的纨绔习气。自幼“颖异绝伦,好读书,博通经史百家言,弱冠补诸生,以文名大江南北”。他虽出生贵介、富于资财,然其“性沉静,寡嗜欲,不爱浓鲜轻肥,惟爱客,客尝满座。淮南富商大贾惟尚豪华,骄纵自处,贤士大夫至,皆傲然拒不见。惟居士开门延客,四方士至者,必留饮酒赋诗,经年累月无倦色;贫乏者多资之以往,或囊匮则宛转以济:盖居士未尝富有也,以好客,故竭蹶为之耳”。只可惜累试不第,“以赀为翰林郎,不仕,杜门著书”,先后自著诗文、词曲、笔记、杂著数十卷,辑成《檀几丛书》(康熙三十四年刊)、《昭代丛书》(康熙三十六年刊)等中大型丛书。在康熙中后期,人称其“著作等身,名走四海,虽黔、滇、粤、蜀,僻处荒徼之地,皆知江南有心斋居士矣”。而给其生前身后带来海内外声誉的,则首推《虞初新志》一书的编纂;此书一出,便奠定了其文言小说编选家和批评家的历史地位。

(11)、本课的文言文不是太难理解,只要结合注释,学生大都能读懂大意。因此,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抓重点词句的方式,理解课文的含义,教师简单的引导,效果不错。

(12)、这篇课文由三篇文章组成。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有以下收获:

(1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5)、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16)、fēiqínzǒushòu,jīzhīshí,kěnéngyǐn,

(17)、特别是在第三段中,作者援引了古代楼阁的往事陈迹,说明了历史上朝代兴亡的教训,更直截了当地表现出规劝之意。

(18)、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

(19)、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20)、译文: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4、形容刻苦读书的文言文

(1)、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2)、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作者:文嘉。

(3)、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这难道不是天地有意造就了美景,以等待一统海内的明君,来展现千秋万世的奇观吗?

(4)、            ——选自《古岩斋丛稿》

(5)、《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宋代:李清照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汉佚名《长歌行》)译文: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7)、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8)、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9)、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10)、尝(cháng)    岂(qǐ)     漫(màn)         

(11)、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12)、言:读yán。在文中指的是“说的话”的意思

(13)、(明 文嘉《今日歌》)译文:总是今日又今日,今日能有多少呢!今天又没做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何时才能完成呢?人这一生能有几个今日,今日不做事情,真是可惜啊!假如说姑且等到明天到了再去做,但是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啊!现在为诸位写这首《今日》诗,请从今日就开始努力工作吧!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4)、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着栏杆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动遐想。看见长江汉江的流水滔滔东去,诸侯赴京朝见天子,高深的城池,严密固防的关隘,必定说:“这是我栉风沐雨,战胜强敌、攻城取地所获得的啊。”广阔的中华大地,更感到想要怎样来保全它。

(15)、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6)、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7)、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即使一次巡游、一次娱乐,也想到怎样被天下后世效法。

(18)、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19)、宋濂为一代宗师,而且常为明太祖草诏,故其文风庄重浑厚,语言简洁得体。本文堪称代表作之一。文中虽多有歌功颂德的套语,但应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

(20)、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5、古人读书的文言文

(1)、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2)、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学习要讲究方法,要做到“三到,只有反复咀嚼,悉心体会作者的本意,才能深刻体会行文中的旨趣。

(3)、学习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量变的结果。

(4)、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言志诗》)

(5)、●“是”在古文中常用义是什么?口语中表判断出现在什么时候?

(6)、作品简介《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

(7)、大家好,小古文又跟大家见面了。学习小古文,是为了在小学打好初中学习古文的基础哦!

(8)、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读书是相伴终生、终身受益的好事,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书是你最好的朋友,特别是在你感到不顺利时,书可以给你勇气、力量、智慧。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里,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9)、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10)、译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1)、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12)、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杜甫《题泊学士茅屋》

(1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14)、由看到这类现象而触发的感慨推及起来,真是不胜枚举。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

(15)、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劝学诗(作者)颜真卿(朝代)唐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6)、阅江楼,在今南京狮子山,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诏令所建,建成后,朱元璋常登临其上览胜。本文即为宋濂奉诏所写的一篇歌颂性的散文。

(17)、很多家长后台留言想继续学习家长慧推出的小学生必读小古文100篇,那么趁假期让孩子们学起来吧!我们会在每星期周周日更新,学有余力的孩子想学的更多一些,也可以点家长慧菜单“小古文“或家长慧后台回复”小古文“自助学习。

(18)、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19)、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20)、虽然这样,长江发源于岷山,曲折蜿蜒地流经七千余里才向东入海,白波汹涌、碧浪翻腾,六朝之时,往往将它倚为天然险阻。如今已是南北一家,于是视长江为平安河流,不再用于战争了。

(1)、小学生必背文言文专项训练——《司马光救友》

(2)、(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3)、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4)、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5)、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宋·朱熹《出山道中口占》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明太祖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终于推翻了腐朽残暴的元政权,而且在即位后确实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应该说是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的。

(8)、 读dú书shū有yǒu三sān到dào , 谓wèi心xīn到dào 、 眼yǎn到dào 、 口kǒu到dào 。 心xīn不bù在zài此cǐ , 则zé眼yǎn不bù看kàn仔zǐ细xì , 心xīn眼yǎn既jì不bù专zhuān一yī , 却què只zhǐ漫màn浪làng诵sòng读dú , 决jué不bù能néng记jì , 记jì亦yì不bù能néng久jiǔ也yě 。 三sān到dào之zhī中zhōng , 心xīn到dào最zuì急jí 。 心xīn既jì到dào矣yǐ , 眼yǎn口kǒu岂qǐ不bù到dào乎hū ?

(9)、《阅江楼记》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七。朱元璋称帝后,下诏于南京狮子山顶修建阅江楼。宋濂奉旨撰写此记。此应制之作颇具特色,颇有明代开国气势,后入选《古文观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