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旦望阕叩头而作》——(宋)史弥忠
2、田家元旦——(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3、闽中风景丽,元旦百花开。
4、元日年年见,天涯意故长。
5、剪一段时光,留一抹温柔。
6、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8、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9、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10、予亦趋三殿,肩随谒九重。繁珂接曙响,华剑比春容。
11、在石门旁思索了很久要不要隐退,看见铜镜里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窥视。
12、【元旦的诗】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1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4、维新人物康有为,是孔子纪年的大力提倡者。1895年,他在《强学报》创刊号上署了“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表明自己的立场。
15、南宋诗人陆游所作,内容是关于古时候元旦期间发生的事情。诗中描写的场景为:一夜的雨融化了屋外残余的雪,清晨的太阳驱除了连续的阴霾天气。轻轻对着笔呵着热气来写对联,喝一口椒浸制的酒发现新写的花已经倾斜了。
16、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17、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8、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19、没握住风,只留下一片湿
20、27个段子,总有一个让你开悟
21、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22、雪泥若想留鸿爪,年年日记始新篇!——踏雪飞鸿《题新年扉页诗》
23、如今,又被数字锁住手脚
2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5、欣慰的是,萧子云死后,他的书法依然被世人仰慕。风头甚至盖过了王羲之,达官贵人纷纷以能模仿他的字迹为荣。
26、萧子云十五岁那年,把祖上给他的金汤匙含丢了。他的远房族叔萧衍,就是那个因《琅琊榜》走红的梁武帝,彻底断了南齐的国祚,自己临朝听政,建立了南梁政权。
27、元日——(北宋)王安石
28、《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唐代:崔涂
29、绕梁年稔白芦葭,爆竹声中兑酒茶。
30、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我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终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
31、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32、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33、元日——《书言故事·元日》:“正月初一为元日。”《玉烛宝典》:“其一日为元日……”
34、并无尘事到吾庐。甲午元旦
35、6个笑话段子,欢笑中的人生哲理
36、让你暖、让你甜、让你成长
37、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38、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39、这没狂热到锣鼓喧天忘乎所以
40、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41、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42、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43、钢筋混凝土的西式楼房,住不住?
44、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
45、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乾。
46、【元旦的诗】人们呢,绝大多数都是好人
47、元日·玉楼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48、一觞一咏,一吟一唱,
49、因此中国人绝不会淡忘了夜
50、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51、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52、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53、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
54、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55、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56、萧子云之后,元旦题材的诗层出不穷,元旦也成为汉语高频词。孟浩然、王安石、钱谦益、毛滂、孔尚任……都写过元旦诗,有空我们一起读。
57、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58、海国尚留桑版旧,山家又见柳条新。
59、萧子云写书法,也是一把好手,史书说他“善草隶书,为世楷法。”他的字有多好?有这么一段记载:
60、已将春事叠成山,闲指吟鞭过雁关。
61、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元日
62、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63、冬去春来又尽年,风花雪月谈笑间。
64、茫茫天地间,匆匆如过客,
65、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6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67、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闫旭辉《新年贺岁》
68、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69、元旦又是那块缀于腰际的玉珮
70、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71、翻译: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72、黄帝派很有面子。可实际上,这里推行的元旦节,却是正宗姓洋。当然,这也更符合接轨国际的需要。
73、《甲辰元旦》——(明)贝琼
74、写诗的人叫萧子云,来头不小,是个皇三代。他爷爷是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75、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76、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77、您的文字深深感染淘诗啦!
78、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79、1914年1月,法令正式颁布,规定农历新年称春节,公历新年称元旦。
80、但得新年诗有料,不妨贫以去年时。
81、人歌小岁语,花舞大唐春。
82、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丁卯元日钱谦益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甲午元旦孔尚任萧蔬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83、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一句话给萧子云的书法定了性,“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
84、梁武帝爱才,没有太为难萧子云,仅仅把他的爵位降了。后来,萧子云还屡获升迁,很受重用。这首贺元旦的诗,就是梁武帝命他写的新年贺词。诗写成以后,梁武帝表示很喜欢。
85、穷愁博得长清健,多折梅花供老天。
86、年的门槛,也随着平底鞋增高
87、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88、元旦的诗句丁卯元日钱谦益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岁旦宋伯仁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89、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90、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91、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92、翻译: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93、《元旦在鹤林偶作》——(宋)白玉蟾
94、元旦出门除夕回——满载而归
95、快意空间聚,乐心吟赋悠。——漫岗秋叶《元旦快乐》
96、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97、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
98、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99、六个月,没摸到妈妈一根手指头
100、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101、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