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说完整话 练习细致观察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实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序表达 (设计意图):
3、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4、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5、住的: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
6、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7、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8、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9、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0、探究“窃读”原因,交流有关读书的故事和名言。
11、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学生回答:松鼠)
12、【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为“我爱阅读”,安排了《搭石》、《将相和》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等课文。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13、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嗜书如命)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14、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蒋相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圆明园的毁灭》《猎人海力布》《鸟的天堂》,这些课文内涵深厚、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保留的课文本册教材中被编入了新的单元,体现了新的教学功能,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设计。
15、学生谈并学习写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要从外形特征去观察小动物,再要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悄习性,如:小动物吃食时的样子,睡觉时的样子,游戏时的样子,喜欢做什么……并学会把小动物写活。(生动、形象)
16、我默默思念着你我们夫妻俩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狠心地惩罚我养花之乐写兰章风中摇曳的薰衣草,盛开着淡紫色的小花,散发着米白色的光泽啊·庄严的豪放在梦境里洗刷
17、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习作:推荐一本书
18、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19、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20、回顾课文内容,填一填:松鼠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的小眼睛。身上的毛,的好像搽过油。一条的大尾总是,显得格外。
21、需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什么时间,在哪?
22、教材加大选取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古诗词的文章,如,《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少年中国说》、《示儿》、《题临安邸》、《已亥杂诗》、《山居秋瞑》、《枫桥夜泊》、《长相思》等文章。增加了学生阅读指导的文章,注重了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如:《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等课文。
23、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24、☞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25、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26、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7、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28、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29、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0、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31、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32、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33、2、品味人物塑造方法,理解“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3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松鼠》。(板书课题)
35、(3)《咏柳》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柳树随风飞舞
36、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7、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8、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39、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40、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41、展开全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养健康的意识与行为。教学重点:健康的定义。教学难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课题。阅读课文,观察图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什么叫健康?健康包括哪些内容?(1)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3)对社会适应良好(4)道德教育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有哪些表现?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有哪些表现?什么叫健康教育为什么要开展健康教育?练习题完全健康的人,应具备()()()()四个条件。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板书:什么叫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对社会适应良好
42、《将相和》要求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各自的美好品质。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43、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44、课时目标: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45、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46、(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学习,并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47、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48、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49、【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50、12月16日—12月20日
51、第六单元为“父母之爱”,安排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课文。注意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2、完成课后“小练笔”.
5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54、《月迹》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55、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
56、描写人物的方法。课前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自学生字新词.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57、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生活的需要,每人设计一种新型产品,完成这张21世纪新型产品设计方案。
58、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59、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60、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61、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
62、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63、学生自学后讨论:指名说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64、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
65、„„ 积累四字词语 (1)读四字词语
66、(“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67、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68、小学语文仿写句子要求、常见题型解析、经典仿写汇总
69、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
70、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
71、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72、第四单元为“热爱祖国”,安排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和《木笛》等课文。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73、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7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75、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76、《搭石》要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77、第一单元多音字反义词急切—从容贪婪—知足惧怕—泰然隐藏—公开暂时—长久轻松—沉重喜欢—厌恶主张—反对困难—容易毫不犹豫—优柔寡断忽略—重视熟悉—陌生注意—忽视隐藏—公开继续—中断亲切—冷淡愉悦—沮丧悲惨—幸福皎洁—昏暗囫囵吞枣—字斟句酌近义词急切—急迫贪婪—贪心惧怕—害怕适宜—适合光顾—光临充足—充分鼓励—激励随便—随意可靠—牢靠领悟—领会培养—培育贯通—贯穿起码—至少环绕—围绕娱乐—消遣熟悉—熟识思考—思索品味—品尝忽略—忽视亲切—亲热跳跃—跳动呐喊—呼喊遭遇—遭受悲惨—凄惨灿烂—绚丽倾盆大雨—滂沱大雨津津有味—兴致勃勃。。
78、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的语句,用“~~~~”划出描写它作用的语句。
79、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80、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81、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82、美丽的小动物讨人喜欢。四肢灵活、行动敏捷、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而漂亮。(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不强调统一)
83、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84、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85、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86、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87、中间部分写法:借鉴本单元课文采用的比喻、设问、对比、按时间顺序等等手法。
88、(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89、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
90、学会本科生字新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意思。
91、看看小作者为什么能把小松鼠写的让我们都非常喜欢呢?
92、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93、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94、《落花生》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95、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话?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自由发言)
96、阅读班、数学班、英语班
97、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
98、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99、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100、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101、◆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