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得象一早推开房门的吱呀声音
2、仍在这广大的河山中等待
3、它,只是开的比季节慢了许多
4、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5、像另有一个需要奔赴的故乡。
6、儿时的月亮(本人原创)月亮你在河里2113童年的小碗把你从水里捞起晃晃悠5261悠捧进家里月亮你在地里蛙叫的夏夜扒开高粱叶见你你的风衣我们躲猫咪4102月亮在枕头里风车的故事转落了漫天星际儿时的岁月1653一路有你网回钩(本人原创儿童诗)夜,一张大网网住了星星网住了月亮星星在眨,月亮也在眨夜,一只大钩钩住了书包钩住了玩具书包不动了,答玩具也不动了
7、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8、任萤飞,任蛙鸣,任夜向西倾
9、江中那轮明月还在陪伴那只渡船
10、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11、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12、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13、突然,就过了这么多年了
14、【现代短诗】从何处我们来,向何处我们去
15、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16、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17、《远和近》是朦胧派诗人顾城的诗作
18、《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19、●河东诗论第五期邹冬萍诗10首
20、新诗为主,旧诗不限。
21、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22、选自《志摩的诗》新月书店1928年8月。诗人是新月派诗人,新月派讲求对从古体诗脱离出来新体诗加以规范和节制,同派闻一多提出“三美”理论,即诗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这首诗就有一定的体现。
23、第一个层面是诗歌整体的意象呈现方式与人们日常经验中它们的呈现方式相悖。这主要集中在眼睛的意象上。在茫茫的黑暗里,眼睛是唯一的明灯。在人们的经验中,眼睛始终是透明的象征。然而,诗中的眼睛却是“黑色的眼睛”。
24、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25、水等不来温暖,就被冻成了雪
26、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27、我是一个怀揣历史的过客
28、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29、现代诗a.《竹子》张润峰清隽的高洁在寒碧的涟漪抒怀文人有吾虚怀若谷大家闺秀不被深阁尘累春天看水田飞白鹭夏听采茶女啭黄鹂秋收中送燕子新迁腊月焐松梅岁寒二友银婚的竹席,一句句在篾匠的手里娓娓道来
30、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
31、转自《湘语文》,内容来自网络。
32、●寻找美女诗人芳竹的诗
33、责编:赵召恒(山西太原)
34、总编:浮城月(山西忻州)
35、河水能开花,莲藕隐藏得很深
36、《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37、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38、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39、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
40、幽郁的虔诚在无声里布漫。
41、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42、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43、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44、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45、有时神很仁慈,例如今夕
46、蛇是一种令人震悚的冷血动物,但是在诗人的笔下,它却是“忠诚的伴侣”,而之所是伴侣是因为蛇象征着寂寞的情思时刻缠绕的自己。全诗用这样的妙喻将作者对爱人的相思形象的描绘了出来。
47、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48、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49、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50、【现代短诗】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51、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5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53、随性的胡须生长在清瘦的嘴角
54、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55、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56、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57、有人不屑以口语写诗,认为浅薄、粗俚。其实,口语入诗、词,古已有之。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这在当时,堪称“口语词”。现代人用现代语言写诗,书面的、口语的,无不可。纪开芹的《鸟是快乐的》,可读:
58、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59、看了这么多隽永精致的短诗,
60、疼他儿女——爱他的妻;
61、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62、一身妆扮一如当初他潦草的字
63、土墙一点点矮下来,我渐渐长高
64、这首诗真正的哀伤之处,不是述说当下的不幸福和对明天的寄托,而是对明天的放弃,“我”最终感受到我设想中的行动对于世界没有价值,甚至于想象中也不再有我的行动的位置。“只愿”是一个肯定,对当下的肯定,然而这个肯定是以对明天的否定为代价的。
65、这首诗的第一段,全部是述说“我”;而第二和第三段,也就是第二部分,全部是述说“我和他人”。第二部分第一句是“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从这里开始,“我”的沟通范围不断扩大,从亲人到每一个人,到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最后到陌生人,随着范围的扩大,否定性和矛盾性逐渐渗入诗歌,直到最后形成“祝愿”与“只愿”的对立。
66、姑娘是我的心上人?姑娘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的化身?也许是,也许都不是。我们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也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因为诗毕竟是诗,正如前人所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尤其是戴望舒早期的诗,大都不是直接对现实的摹写,而往往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泄。正如一位诗家所说:“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蔽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朦胧的。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67、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吧。
68、●最美女诗人索尼娅的诗
69、其实他认真写的时候,笔力飘逸,字体潇洒俊俏
70、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
71、一切的此刻都在孕育着未来,
72、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73、你是我回忆里属于我的姑娘
74、也同样留下来心底的感叹
75、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76、这半截土墙,我曾经奔跑着翻过
77、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78、《错误》最大的特点是叙事、画面的象征化以及对照手法的结合运用。
79、“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0、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81、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
82、我很怀念你 我的姑娘
83、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84、此诗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以人人能懂的语词,写人人能悟却不能道尽的哲理与人生智慧,体现了诗人刻意求工的美学态度与追求。
85、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86、关于疫情的现代短诗:武汉热地出瘟魔,要把人的命来夺。白衣战士铸长城,高超医术斩病魔。全国人民齐防控,党的领导定胜魔。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87、从第一节开始,在一个叙事的语境中,季节、容颜、莲花就共同型塑出这些词语的象征意味。第一节两句,以第一人称“我”写游子走过江南,“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诗中,“容颜”显然借指某个人,至于这个人的性别,在语言文化的规约下很自然会将其认同为“女性”。前半句中“等”和“季节”赋予了“容颜”以叙事内容和时间限度;
88、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89、●(特约诗人)最美女诗人燕山阿紫的诗
90、隔时空采一朵江花戴在翠翠发间
91、有农夫农妇,笑语殷殷。
92、甚至骑在墙上,我很狂傲
93、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94、为何这一切不能绵长久远
95、现代冰心《春水·夏夜》,原文:
96、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97、如果说第二句相对于第一句是一个转折的话,第二节相对于第一节同样是一个转折——叙事视角的转换。第一节的镜头对准“我”——打江南走过的“游子”;第二节的镜头则对准着上面“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工笔细描,一唱三叹地推进到这个等待中人枯寂的内心。
98、在第一段结尾,“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得积极乐观,在整个诗句内部没有否定性的因素,这所房子令人陶醉,她装满幸福,朝向广阔的海,她的温度是春天,面容是鲜花。作为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一句勾画出明天的“我的幸福”。当只涉及“我”的时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世俗生活是和谐的,亲密的,它们共同构成我的幸福,我的幸福既有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也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99、●河东诗论首期诗刊展现欢迎诗友关注
100、古人云:陈言务去。诗的脱俗,陈了要脱去用旧了的语词,也要避免人皆有之的俗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表达的总是偏见,与世俗格格不入。人云亦云,不是诗。面对平铺的江面,当然可以写其辽阔,但胡弦却换个时空,写《下游》:
101、诗的第三节写“我”的心灵低语。“当你走近请你细/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颤抖的叶”发出的微响是来自我心底对爱的声声呼唤,因此,“颤抖”的不再是叶,而是“我”热切期盼的心,可“你”却没有停留地走过去,“我”的倾诉付诸东流。无论何种原因,这种结局对“我”来说都是残酷的、令人心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