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的翻译【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1 11:01:29

1、现在,我把两个班学生提的问题按照课文顺序整理如下:

2、参考译文:你既违背誓言我就不再留恋,一刀两断不再谈!

3、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诗节的内在联系,如感情发展的线索;注意诗句内部的韵律节拍,如四字句的二二节拍。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作答,可以先请其他同学具体分析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4、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

5、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将下表中字词的读音、意思弄明白。表格为动态随机填写而成。

6、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7、附:人教版教材必修3课文《诗经氓》

8、请同学们注意文章内在的结构和章法,不是用日记的形式写恋爱婚姻到感情的破裂,全文通过回忆的形式,有一条内在的抒情线索。历来的《诗经》研究者对《氓》中的女主人公均褒奖有嘉,在母系氏族已经成为过去,女人已经成为附属品的社会里,她的决绝与刚烈是应该受到赞扬的。到了封建社会,女人的地位就更低了。比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受封建礼教的压迫的典型形象。作为一个女性,她不幸成为一个寡妇,之后被迫再嫁,再守寡,舆论的压力使她痛苦不堪,再加上丧子之痛,最后成为行尸走肉,悲惨地死于新年的祝福声中。《氓》中的女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也是由社会造成的,在那时候,只有男弃女,没有女弃男的权利。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氓的翻版。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我们也要加上自己的想象。

9、教师点评:应该是挽起裤管,赤脚蹚过河水的。因为“涉”字是一个“水”加一个“步”,显然是徒步过河。中国北方雨水集中在秋季,根据文中“秋以为期”,说明秋天还没有到来。如果展开诗意想象的话,在二人情感初好之时,感情是纯洁的,安排一个“清且广”的淇水作为背景,是十分和谐的。

10、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

11、《国风·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

12、根据预习情况和《卫风·氓》的教学实际,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

13、诗歌反复写“淇水”,有什么内在意思吗?

14、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15、(9)后两节是以叙为主还是以议为主?

16、醒世箴言:甜言蜜语多,头脑须清醒。

17、(23)隅:即“湿”,河名,指漯河。泮(pan):岸。

18、参考译文:请不要生我气,我现在就定下秋天为婚期。把你大车赶过来,我带嫁妆嫁给你。

19、氓méngmáng词典解释氓méng部首笔画部首:氏部外笔画:4总笔画:8五笔86:YNNA五笔98:YNNA仓颉:YVRVP笔顺编号:41551515四角号码:07747Unicode:CJK统一汉字U+6C13基本字义古代称民(特指外来的):~隶(充当隶役的平民)。群~。氓máng基本字义〔流~〕见“流”。请详见百度词典:http://dict.baidu.com/s?wd=%C3%A5&f=3

20、全诗一共六段,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描写了两人结婚前的甜蜜、结婚后生活的不幸和离婚后女子的无奈和悲哀。整个故事从开始到结束,情节基本完整。表达的情感则是婉转跌宕,哀而不伤。

21、【氓的翻译】(14)耽:沉迷,迷恋。

22、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23、(4)即我:到我这里来。谋:商议,这里指商谈婚事。

24、(4)泣涕,古义:眼泪;今义:眼泪和鼻涕。

25、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

26、(阿莲,本名徐铭莲,重庆育才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习语文天生浪漫的情怀、教育反思的理性,修炼人生,坚持原创,常有文字等在《思维与智慧》《中国教师报》《重庆晚报》《语文月刊》等上发表。)

27、原想与你白头到老,但相伴到老将会使我更加怨恨。淇水再宽总也有个岸,低湿的地方再大也总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回想我们)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真挚诚恳,没有想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让这份爱情了结了吧!

28、只有我自己在落日的余晖中徘徊,

29、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30、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1、教师评点:从纵的来看,二句表现一种迎娶的过程,其中的快节奏也是格外分明,人物内心的喜悦灼然可见;从横的角度看,二句构成一种稳定的对偶形式,内含《诗经》经常出现的投桃报李的情感表达模式,表现出双方相向,凤鸣凰应,你情我愿,心心相印的和谐与幸福。这两句把二人爱情美好的一面推向高巅,下文的转折从感情线索来看就是必然的事情。

3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33、第三段、第四段显然是女子自己在说自己的事情,怎么突然对“女”发起议论来了呢?

34、为什么这位女子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35、(本文约4650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36、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

37、(24)总角:古时儿童的发式,借指童年。宴:逸乐。

38、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

39、(程翔: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40、读méng时,指古代称民(特指外来的),如氓隶;读máng时,如流氓,指品质恶劣、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41、【氓的翻译】那个人老实忠厚,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的来换丝,是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君渡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请郎君不要生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4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43、教师点评:这是“我”婚变后触景生情。从景物本身看,桑树由“沃若”而“黄陨”,内含时间变化,给人岁月流逝的感觉。从选取景物角度看,桑树是农妇常见常采之物,以桑树引发感情,符合人物身份。从比兴角度看,桑树不仅是景物,还有联想比附含义,桑树“沃若”好像说的是“我”的青春亮丽,“其黄而陨”好像说的是“我”的美貌衰败。不过,从比附恰当看,“其叶沃若”解读为二人感情热烈亲密时,“其黄而陨”解读为二人感情淡化乃至产生怨恨,可能更为贴切。

44、(1)至于,古义:到;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5、真理之六:你的矜持和高贵是对他最大的考验。

46、学习这首千年古诗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它的确是一首直击心灵的诗篇。当今社会离婚率很高,原因固然复杂,其中行为草率是一个重要方面。请看一些年轻人,风风火火把婚结,急急忙忙就分手。女性要把幸福握在自己手中,不能指望他人。当然,现在离婚对于女子的伤害较之过去大大降低了,但毕竟会给心灵和情感带来伤痛,影响人生质量。因此,高中生通过学习《氓》接受爱情美、婚姻美的教育大有裨益。这虽然不是语文课的核心任务,却也属于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

47、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

48、真理之一:婚后眼中流出的泪,就是你婚前脑子曾进过的水。

49、匪:匪来贸丝/匪我愆期

50、(3)无(将子无怒)通“毋”,不要

51、为什么要“抱布贸丝”?

52、也许是我太心急,提前来到城门下,

53、醒世箴言:孔雀女若嫁贫穷男,得做好更多的心理准备。根基若不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54、东北师大附中是全国名校,学生整体素质高,自主学习习惯好。吉林省初中学校使用张翼健主编、长春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选《诗经》二首(《关雎》《蒹葭》),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选有《诗经三首》(《氓》《无衣》《静女》),学生已经对《诗经》有所了解,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因此课堂不必介绍相关知识,但应该推荐一些篇章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根据学生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的情况,可以重点选择《诗经》中的爱情诗,引导处于情窦初开时期的学生鉴赏我国古代的情诗,从中学习含蓄、优美的表达方式。

55、这又是诗歌省略导致的阅读困难。如果知道女子是为了安慰男子而“十八里相送”的话,就可以想象到“氓”依然怒气未消,这就迫使女子自己作出婚期的决定。

56、《氓》算是一首叙事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了她和心上人相恋、成亲、生出嫌隙到最终离婚的过程。

57、为什么男子就可以不沉溺爱情而得到解脱,而女子就无法解脱呢?

58、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予无怒,秋以为期。

59、(12)贿:财物,这里指嫁妆。

60、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

61、当初曾相约和你一同过到老,偕老之说徒然使我怨恨罢了。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终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里料到你会违反誓言。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62、背诵这两首诗,并扩展阅读后面附录的《诗经》篇目,尝试写读后感或简单的文学评论。

63、三岁,古义:多年;今义:指年龄。

64、(1)匪(匪来贸丝)通“非”,不是

65、《氓》全诗共分六章。第一章写的是女主人公答应了氓的求婚。诗歌一开头就说明了氓是一个“抱布贸丝”的小商人,到女主人公这里来“贸丝”只是作为一个因头,目的是“来即我谋”。为了达到目的,他装出一副“蚩蚩”的忠厚面孔,来向少女求婚。

66、教师点评:二者都有。情人眼里出西施,憨笑显得忠厚。

67、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68、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

69、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70、点亮“在看”,功德无量

71、从中使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夫妻关系如何才能持久?在传统社会中,这个问题使无法讨论的,因为道德准则规定了妻子是附属于丈夫的,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另一方面,对丈夫却少有约束,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对作丈夫的网开一面,可以可以三妻四妾,而不必将情感专注于一个女人。

72、匪(匪来贸丝)通“非”,不是

73、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74、会伴着夕阳来到我身旁。

75、女子说“三岁食贫”好像抱怨男子家穷,可是他们两个都年轻,能劳动,女子又说她自己很勤快,为什么很穷呢?

76、参考译文:从我嫁进你家门,多年来一直贫穷不堪。

77、在《诗经·邶风》中还有一首著名的《谷风》,与《氓》同中有异,一个怨而生怒,一个怨而不怒,于是牵连出“温柔敦厚”的诗教问题。如时间允许,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安排学生对比阅读,并进行深入研讨。

78、回想起你我相处的日子,

79、第5节追述在氓的家里多年勤苦操劳,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休息,但氓你将我娶到了家,心满意足了,竟然对我虐待起来,有时甚至遭受身体上、情感上的家庭暴力。“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兄弟姐妹嘲笑使她的感情更加复杂,可能她一直在用美满婚姻的假象来欺瞒家里人呢,那个时代女人的地位本来就低,当初她出嫁又基本属于私奔性质,现在被休回家,蒙受了莫大的耻辱,可是有苦没处诉啊,俗话说:脚上的泡,自己走的。所以静下心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掉泪了。

80、有同学说,正因为这样,才表现这女子的勇气。

81、无(将子无怒)通“毋”,不要

82、由于年代久远的关系,《诗经》中每一首诗所要表达的主旨,都被后人一遍遍解读,有时这些解读会与我们现在的认知产生非常大的差异。

83、《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生产力还相当落后,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及的将她抛弃。

84、参考译文:静心思前又想后,独自悲愁心哀伤。

85、即我:到我这里来。谋:商议,这里指商谈婚事。

86、第3诗节,小伙子开始回想与姑娘的美好的交往,她赠送我彤管,还赠送我“荑”——爱情的信物,在小伙子看来,这些东西实在太美了,但他知道,并不是这些东西本身有多美,其实是因为“美人之贻”。爱屋及乌,古已有之,今亦有之,古今一也。

87、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

88、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89、第1节描写男子等待姑娘时的情态。“静女其姝”,静是娴静的意思,姝是美丽的意思。,在男子的心里,心爱的姑娘既娴静又美丽,并且“俟我于城隅”,是姑娘主动约我的,可是她现在为什么不见了?是有意躲避还是爽约?他着急,所以“搔首踟躇”。

90、诗歌第三节5句用了4个“兮”,第五节5句用了6个“矣”,请体会其表达作用。

91、参考译文:小伙走来笑嘻嘻,拿着他家的布匹来换我家的丝。从我嫁进你家门,多年来一直贫穷不堪。

9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93、至于,古义:到;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94、教师点评:“尔为卜筮”只是静态地交代“氓”做了什么;而“尔卜尔筮”既交代了“氓”用龟甲和筮草占卜的行为,同时又以“尔卜”“尔筮”的句式构成一种动态的节奏,让人想见“氓”带着“我”欢天喜地地忙碌着到神灵面前祷告占卜,祈求神灵赐以吉祥。其行动是急速的,其心理是幸福的,其神情是欢悦的。这一句非常富有表现力。

95、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96、我轻轻的来了,拿着你送我的萧,

97、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98、我忍不住说,还省略了“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顿丘”。

99、仿佛美酒溶进清风的歌喉,

100、❤美文怡心,美图怡情,诗经情话,不见不散

101、这个问题引起又一波热烈讨论。最后大家慢慢形成这样看法,女子并不是抱怨男的家境贫困,她当初自作主张嫁给“氓”,就说明她不是嫌贫爱富之人。贫穷不是女主公这里真正要抱怨的对象,她抱怨的是她的吃苦、勤劳、持家并没有保卫爱情,反而赢得的是男子的变心。从女子的自述中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即女主公日夜辛劳,有无儿女拖累,居然和年轻力壮的丈夫过着贫困的生活,一定是丈夫游手好闲,在外面鬼混,以致家庭经济拮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