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狱咏蝉【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1 11:06:20

1、这首诗作于狱中,通过叙说蝉的形态,习性及美德,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性以及不为世人理解的哀伤。

2、杨雨、康震简短讲解唐代三首《咏蝉》诗

3、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声律启蒙有云:“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

4、来lai对dui白bai头tou吟yin。

5、【在狱咏蝉】xiluchanshengchang,nanguankesiqin。

6、沉:沉没,掩盖。高洁:清高洁白。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作者因以自喻。予心:我的心。

7、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8、露重:秋露浓重。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9、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10、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11、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12、有眼就瞪得大大的,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视;有翼能高飞却自甘澹泊,不因世俗浑浊而改变自己本质。

13、这首《在狱咏蝉》是唐诗中的名篇。是骆宾王在狱中所作。

14、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15、收听音频,末尾有问题,留言回答,每周统计点赞最高的用户获得精美图书一套。

16、“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这一联转开,进入想象,实际上是用来描写自己现在所处的状况。上面的势力太大啊,我像这寒蝉一样,即使展翅也难高飞,即使鸣叫,因为风太大,也没人能听到。我虽高洁,力量太过微小啊。

17、西陆:指秋天。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18、“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承接首联,是隔句相承。第三句承接第一句继续写蝉,第四句承接第二句继续写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的字面意思是,蝉凄切的悲声仿佛是在一遍遍吟唱卓文君的《白头吟》“凄凄重凄凄”,这声音真难以让人忍受。深层意思是,蝉啊,你不该对着我这鬓发苍白的牢狱之人唱你凄凉的歌。你的吟唱正好刺痛了我的内伤,正好引起了我的愁思。骆宾王巧借“白头吟”用来一语双关,加深了原意。首联写听觉,由蝉及人,闻蝉声而动客思;这一联写视觉,由己及蝉,观玄鬓而自悲伤。

19、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

20、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

21、wúrénxìngāojié,shuíwéibiǎoyǔxīn?

22、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23、诗人的“咏蝉”,是在狱中听到蝉在树上的鸣唱,触景生情,巧妙地用“咏蝉"抒发情怀。以蝉咏人,以人咏蝉。

24、✦徽纆(mò):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25、响:指蝉声。沉:沉没,掩盖。

26、唉呀,蝉声足以感动人,蝉的德行足以象征贤能。

27、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28、欢迎关注听读写诵诗书音画

29、《在狱咏蝉》诗,与一般的咏蝉诗不同,感情真挚而充沛,不但没有无病呻1吟,更非“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平常慨喟。它抒写的是含冤莫辨的深切哀痛。

30、“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承接首联,是隔句相承。第三句承接第一句继续写蝉,第四句承接第二句继续写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的深层意思是,蝉啊,你不该对着我这鬓发苍白的牢狱之人唱你凄凉的歌。你的吟唱正好刺痛了我的内伤,正好引起了我的愁思。

31、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32、✦蟪(huì)蛄(gū):一种比较小型的蝉。

33、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34、听到蝉鸣的声音,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经上报;但看到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我又担心自身危险尚未解除。

35、西xi路lu蝉chan声sheng唱chang,南nan冠guan客ke思si侵qin。

36、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37、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38、《在狱咏蝉》是骆宾王陷身囹圄之作。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屈居下僚十八年,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被捕入狱。其罪因,一说是上疏论事触忤了武则天,一说是“坐赃”。这两种说法,后者无甚根据。前者也觉偏颇。从诗的尾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来看,显然是受了他人诬陷。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这几句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被抨击者当然要以“贪赃”、“触忤武后”将他收系了。也正因为如此,骆宾王才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39、✦不堪:一作“那堪”。✦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40、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采用了托物比兴,寓情于物的艺术手法。这首诗作于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41、无wu人ren信xin高gao洁jie,

42、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43、正是这裂帛一问,将自我高洁表露无遗,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为后世千百年文人所喜爱和引用。

44、随便写,如果感情还在的话,他也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对其多鼓励,帮助其正确面对人生,面对挫折,认真反思,遵守监规,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回家。

45、都是托物言志(骆宾王《在狱咏蝉》是蝉,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是孤鸿),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46、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4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杜甫的《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綦毋潜《春泛若耶溪》: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王维《老将行》: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48、“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诗人字字咏蝉,字字借蝉自况。“露重”、“风多”言环境险恶;“飞难进”言难以进取;“响易沉”言声音难以发出。蝉如此,我和它还会有什么两样?这两句诗至少有两层意思。表层意思是在咏蝉,深层意思是在借物抒怀。诗人结合自己的身世和处境,在选取意象方面十分精当,用露和风两种自然现象既适用于蝉,又适用于人。

49、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50、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十二侵”部的五言律诗,押韵合仄。这个就不多分析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本人关于平仄格律的专栏文章。

51、尾联以蝉的高洁,喻己的品性,结句以设问点出冤狱未雪之恨。这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借咏物寓抒情,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52、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53、✦曩时:前时。✦将:抑或。

54、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被人陷害,以莫须有的贪赃罪名下狱。骆宾王在狱中听到蝉鸣,有感而作此诗。全诗咏烊自喻,以蝉的高洁,喻自己的清廉,奸物我统一起来,且语多双关,用典自然。

55、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也用来比喻人正当盛年。

56、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57、无论如何,就是这次起兵葬送了骆宾王,让他从此不知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中。我们常常讲,唐朝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了许多诗人,但是,同样是这个伟大的时代,也吞没了不少优秀的诗人。这就是历史的复杂之处吧。

58、【在狱咏蝉】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深:一作“侵”。

59、♪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60、首联借蝉声起兴,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题。颔联以“不堪”和“来对”的流水对,阐发物我之关系,揭露朝政的丑恶和自我的凄伤。

61、首联和颔联都是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引人,蝉人对写。那颈联呢?颈联单写蝉了:“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秋凉露重,蝉要想飞也飞不起来了;秋风萧瑟,蝉鸣夹杂在风声里,也不再响亮。这只是在写蝉吗?当然不是,这是在用比的手法写自己。所谓露重风多,其实是说政治环境险恶;所谓飞难进,响易沉,其实是说自己仕途不得意,言论被压制,直至人身也失去自由。这秋日悲鸣的蝉,正如末路呼号的诗人,人就是蝉,蝉就是人,蝉和人融为一体,这就是咏物诗的精妙之处。

62、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这句诗人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63、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深秋季节寒蝉不停地鸣唱,狱中囚禁的我,思乡的心绪一阵阵渐深。真不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蝉儿啊,清晨露水太重,你虽双翼轻盈,却难振翅向高处飞进,到黄昏,冷风狂虐,你高亢的吟唱,也容易被风声掩沉。你——枉居高树啜饮清露,可浊世昏昏,无人相信那高洁冰清,哎,又能向谁表白我的皎皎廉洁的心呢。《在狱咏蝉》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诗作。这首诗与一般的咏蝉诗不同,感情真挚而充沛。全诗借蝉的高洁品行,“寓情于物”,抒发了自己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64、形容清白高洁。典出唐.胳宾王《在狱咏蝉》诗:唐初诗人骆宾王,因为上书言事,触怒了武则天,被捕下狱。在狱中写了《在狱咏蝉》诗,末联说:“无人信髙洁,谁为表予心!”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感秋风,同咏蝉。”

65、wurenxingaojie,shuiweibiaoyuxin。

66、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诗作于此时。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

67、《在狱咏蝉》的思想感情:此诗作于作者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68、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69、难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虫响比以前听到的更悲?

70、《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代表诗作。诗人在序文中运用晋代殷仲文仕途失意及西周时召公姬奭明察狱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痛苦和乞盼有司明察的心愿。

71、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72、在蒙难时,骆宾王以蝉比兴,以蝉比喻自己。露重,蝉翅轻,无法高飞;风多风大,难保自身芳香。

73、在狱咏蝉是一首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五言律诗,诗人将对个人身世的感慨寄寓在“蝉”的描写之中,诗歌充满了高远志向难得实现的苦闷之情。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74、《在狱咏蝉》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作用:借蝉的高洁品行来“寓情于物”,显得*婉含蓄耐人寻味.该诗表达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象征: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象征的妙处:象征用象征物靠联想来暗示象征义,给读者丰富的联想空间,显得*婉含蓄耐人寻味.

75、前两联写蝉的动静和自己的心态,悲苦之情溢出笔端。

76、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77、wúrénxìngāojié,shuíwèibiǎoyǔxīn

78、《yǒngchán/zàiyùyǒngchán》tángdài:luòbīnwáng

79、《书后品》列其书为上之下品,评云:“萧散洒落,真草惟命,如罗绩娇春,鹤鸿戏沼,故当(萧)子云之上

80、bukanxuanbinying,laiduibaitouyin。

81、先看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所谓西陆,就是秋天。《隋书·天文志》讲:“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根据这个原则,春天可以叫东陆,夏天叫南陆,秋天叫西陆,冬天叫北陆。所谓“西陆蝉声唱”,其实就是秋日蝉鸣的意思。那南冠又是怎么回事呢?现在一般的唐诗选本也罢,乃至中学课本也罢,讲到南冠,都直接解释成囚徒。所谓“南冠客思深”,就是我这个囚犯思绪万千。这个解释没错,但是,南冠的含义,可远比囚徒要深。为什么呢?

8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侵)。

83、尾联诗人愤情冲天,勃发“龙吟”,喷出蕴蓄许久的真情:“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遂脱去了前三联罩裹诗句的“蝉身”,使人看到了作者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不以世俗更易秉性,宁饮坠露也要保持“韵姿”。正是这裂帛一问,才使《在狱咏蝉》成为唐诗的卓荦名篇,超然于初唐诸宫体艳诗之上。

84、译文: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穷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85、那堪:一作“不堪”。白头吟:乐府曲名。露重:秋露浓重。

86、(蒙冤受屈)骆宾王《在狱咏蝉》

87、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西陆:指秋天。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也用来比喻人正当盛年。

88、lùzhòngfēinánjìn,fēngduōxiǎngyìchén。

89、“露重”“风多”两个词语可以推算出这首诗所写是秋季。在狱咏蝉作者: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90、《yǒngchán/zàiyùyǒngchán》tángdài:luòbīnwáng

91、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9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意思是,秋天蝉声不断,引起了身陷囹圄的诗人的无限愁思。诗人触景生情,情因景生。情感从何而来,是因闻见了蝉声。该诗用起兴对起开篇,将蝉声与愁思对举,两相映照,下笔自然,工稳端庄。即是咏物,物必在先。首句咏蝉,次句写己。咏物非本意,借物抒情才是目的。首联两句诗衔接自然,浑然天成。写蝉时,抓住两点:时间是秋,动作是唱;写人时,抓住三点:身份是囚犯,心理活动是愁思,愁思的程度是深。

93、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94、在高树上临风吟唱,那姿态声韵真是天赐之美,饮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洁身自好深怕为人所知。

95、徽纆(mò):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96、这不算为正式文章,只不过聊以解忧而已。

97、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那堪:一作“不堪”。

98、等待时令而来,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季节变化,洞察隐居和活动的时机。

99、“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指代秋天,最早出现于《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南冠的读音是nánguān,是俘虏的代称。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南冠客就是指骆宾王自己。搞清楚这两个指代,这一联就简单了。

100、xīlùchánshēngchàng,nánguànkèsīshēn。

101、“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一腔心思,无人可诉,诗意一发不可收拾,纵横而不低垂。他这里却显示出愈败愈勇的激情,最后这两句属于画龙点睛之笔,直接提高了整首诗的思想层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