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泊:停船。秦淮:秦淮河,流经金陵(今南京),进入长江。金陵城内秦淮河一带,是历史上著名的繁华地区。烟:烟雾。笼:笼罩。寒:寒冷。水:河水。月:月光。沙:沙滩。夜:在夜晚。近:靠近。商女:歌女。知:知道。犹:还。后庭花: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的乐曲《玉树后庭花》,听此曲会使人联想到陈后主的荒淫误国。
2、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变“教课文”为“教语文”。(吴忠豪)
3、如何写?抓住特征。
4、(学古诗)望月怀远——张九龄
5、【叶绍翁的古诗】醉薄荷,扑蝉蛾。主人家,奈鼠何。主人清到骨,相对只杯茶。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屋后登山路,牛栏更向西。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情话大全.
6、(学古诗)游子吟——孟郊
7、想着想着,叶绍翁更无睡意,披上一件衣服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江面上凄冷的秋风吹来,再想想江上的船只在漂泊着,好像迷失了方向,这使出门在外的叶绍翁感觉到自己就好象这江上的一叶孤舟,无法靠近彼岸,更加引起他无尽的思乡愁情,打动了他的内心。正在思绪惆怅之时,他的眼睛忽然盯着一处不动了,仿佛在思考着什么。他把身子往窗外探去,又用手揉了揉自己模糊的双眼,原来他看到了远处的篱笆下,有闪动着的一盏灯明,他知道,那是孩子们在捕捉蟋蟀。因为他小时候也曾经在灯光下捉过蟋蟀,他的孩子也捉过!
8、三年级必背古诗叶绍翁: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未遂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表现了春天有压抑不了的生机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9、(学古诗)游山西村——陆游
10、(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释词、特殊句式、文化常识、译法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11、(学古诗)山居秋暝——王维
12、(学古诗)关山月——李白
13、⑶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1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5、(怎么学)类型切分(火眼金睛,透视切割)
16、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尤其第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17、(学古诗)枫桥夜泊——张继
18、(学古诗)蜀相——杜甫
19、《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0、(学古诗)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21、夜书所见(书:写。名词活用作动词)
22、孔孟之道国学机K4plus编号:2842
23、语气:陈述语气,读出孤独之情,读出郁闷的口吻。
24、无事时来立葑田,几回惊去为归船。——《鹭》
25、汉武帝叶绍翁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26、叶绍翁关于描写《送》的诗句“荡户和萍送,溪翁当竹看。”出自《赋葛天民栽苇》宋代·叶绍翁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低回藏鹭渚,仿佛钓鱼竿。荡户和萍送,溪翁当竹看。所怜如许节,不耐雪霜寒。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作品:《游园不值》《夜书所见》
27、(学古诗)明日歌——钱鹤滩
28、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29、评选史上最厉害八大诗人,你会选谁?清朝有一人上榜
30、《情网》歌声响起来(词:刘虞瑞曲:伍思凯演唱:张学友):
31、想到这里,叶绍翁再也没有睡意,只是静静地站在窗前,听着屋外的秋风吹动梧桐叶沙沙作响……
32、(学古诗)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
33、(学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4、《田家三咏》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35、叶绍翁最著名的诗是《游园不值》。全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翻译: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扩展资料:《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作。此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先是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全诗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尤其第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36、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37、(学古诗)乐游原——李商隐
38、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9、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王金成)
40、自主探究(自主生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41、诗人:孤独,寂寞,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对童年生活充满了怀念之情。
42、(学古诗)长歌行·汉乐府——郭茂倩
43、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一支红杏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44、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但是,后来读者并不以这点儿为满足,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45、(学古诗)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46、嘉兴界叶绍翁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47、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48、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49、合作探究(合作生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50、(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语音、字形、节奏、语调、语速、记诵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51、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
52、夜:在夜晚。书:写,记录。见:古同“现”,出现,显露。萧萧:风声。梧:梧桐。叶:叶子。送:送来。动:使……萌动,使动用法。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挑弄、引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
53、银为须翅粉为肌,驱役春风不解肥。——《野蝶》
5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5、第三句:描写儿童捉蟋蟀。
56、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田家三咏》
57、开门迎客着山袍,井畔猕猴一树桃。——《访隐者》
58、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
59、田家三咏叶绍翁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争信春绾煨渑??萄钔ピ赫?锴А?
60、【叶绍翁的古诗】王阳明最著名一首诗,不畏风险,从容面对荣辱,不愧是千古圣人
61、(学古诗)渔歌子——张志和
6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3、叶绍翁是南宋中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在写这首诗歌的时候身在异乡,季节的变化更加触动了他的内心,打翻了他心里的五味杂瓶。在有些微凉的秋夜里,听着窗外的秋风瑟瑟,他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64、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5、(学古诗)夜立阶下——袁枚
66、(学古诗)鸟鸣涧——王维
67、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68、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69、(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基本类到包容类到基本类到包容类到迁移再到创新等过程中生成并解决问题)
70、“客情”,即思乡之情。“动客情”,即使客居他乡的人萌动了思乡之情。这里画龙点睛,直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即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71、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72、(怎么学)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73、(学古诗)诗经.采薇——第六章
74、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
75、(学古诗)田间——汪楫
76、(学古诗)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77、这是诗人去拜会朋友时候的所思所感,其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成为千古名句。
78、这首诗通过对秋风梧叶、儿童捉蟋蟀、篱笆下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
79、类读法(全称:“类中类文章读学法”)
80、(学古诗)听弹琴——刘长卿
81、(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对象、写法、意图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82、(怎么学)阅读能力迁移(去做哥伦布吧,这里的新大陆等着你)
83、按要求会认、会写生字。
84、(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国号、帝号、年号、官名、地名、物名、人名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85、(学古诗)雨晴——王驾
86、(学古诗)对酒——秋瑾
87、(学古诗)竹石——郑燮
88、重音: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89、老舍与妻子和女作家,三个人之间的那些事……
90、(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文言知识、词义、翻译方法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91、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92、汪曾祺:这个人间送温暖的老顽童啊!
93、山间虽寂静,未得事全无。——《题山间老友壁》
94、(怎么学)语气明显,流畅自然
95、(怎么学)交际能力迁移(能说会道,八面玲珑)
96、(学古诗)雁门太守行——李贺
97、(学古诗)江南——汉乐府
98、读“写景”类(“景”象)
99、(学古诗)清明即事——孟浩然
100、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10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