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咏柳》一诗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诗文赏析:
4、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5、拼音(shī)拼音(cūn)
6、重点认读:咏、妆、丝、绦、裁、剪。
7、一叶舟:像一片叶子飘在江上的船。这里指捕鱼小船。
8、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9、重点学习“诗、童”的注意要点。预设:“诗”注意偏旁占格在左边的位置少一些;“童”注意上下结构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10、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11、乐燎原: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上海交大附中。2010年以来,连续六年受邀在《当代学生》杂志撰写“赏诗品词”“故典今读”等专栏文章。
12、【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句诗句:(出示课件)
13、他三十六岁便高中进士,考了个状元,而且是浙江有史以来第一位状元。此后的贺知章在官场上平步青云,一直做到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临到辞职还乡的时候,皇帝亲自赠诗,太子率百官送行,这一生算得上功成名就了。
14、导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5、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夏日山中》
16、孩子们今天立春了,美好从今天开始!
17、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18、由此,你或许还可以将其创造性地解读为:美好的事物终究是不会被束缚住的;真正优秀的人才终归是要冲破阻碍,脱颖而出的;自由的思想总是要竭力打破禁锢,冲破牢笼的……
19、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20、《咏柳》古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21、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
22、总之,诵读要力求做到"声情并茂",真正体味出古诗词中所包孕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
23、一样春花,为何两样情怀?
24、理解内容(带着本课“核心问题”“串珠问题”“导思”读古诗)
25、导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6、诗人描绘出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美丽的姿态,并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由衷的赞颂,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27、简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28、古诗(shī)村(cūn)居
29、3)《咏柳》一诗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30、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个豪放的名士,而杜甫是一个拘谨的儒生,他们虽说都生活在开元天宝的"盛世"和安史之乱(公元755年—763年)期间,但两人的身世境遇和人生历程却是大不相同的。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2、任何个体生命的成长和壮大,需要多种文化养分的滋养和培育,更缺少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和光照。谈起中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笔者十分认同中科院院士、中华诗教委员会主任杨叔子讲过的一段话——
3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4、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5、《咏柳》是首咏物诗,首句抓住了柳树的碧绿如玉特点,次句进一步写嫩绿的柳条,第三句陡然一转,问细叶为谁裁出,最后把春风比作为剪刀作结。比喻恰切,想象新奇,极其生动细致地歌咏了初春柳树新长叶时优美的姿态。
36、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37、这些诗句都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小朋友们的童年生活有趣而快乐,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38、公元744年,这是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一年,两个年轻的诗人在长安街头第一次碰面。后人形容这是一场“中国文学史的伟大艳遇”,艳遇的两位主角,是李白和杜甫。两颗巨星的相撞,让公元744这个数字仿佛只为两人而生,以至于后人似乎都忘记了,这一年,一位诗人悄然逝去。这个人就是贺知章。
39、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40、老师整理资料很辛苦,请在文末点“在看”鼓励一下
41、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42、认识11个生字,会认会写8个生字,特别要注意学习“碧、村、童、剪”的写法。
43、诗人从描写景物直接到写孩子们的生活。
44、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45、《咏柳》的意思是:嫩绿的柳叶像是碧玉一样,装扮了高大的柳树。千万条下垂的柳丝就像是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咏柳》贺知章〔唐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赏析全诗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将树拟人化,把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让柳树的形象看起来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将柳叶比作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第三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抓着了垂柳的特征,把春风比作剪刀,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46、“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47、《独坐敬亭山》: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悠悠地越飘越远。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这空空的敬亭山了。《望洞庭》: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里托着一只青青的田螺。《忆江南》: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希望能帮上忙!
48、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49、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50、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江畔独步寻花》
51、中国古代诗词中不乏杏花闹春或杏花争妍的名篇佳作,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即是其中之它通过描写杏花展现出春意正浓、春光旖旎的美丽景致,原诗如下:
5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3、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4、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55、“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56、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
57、贺知章写下“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时候。
58、没有诗,人文文化就黯然失色;没有诗歌,就谈不上人文教育。中学里的古文、传统诗词已大量增加,这是对的。特别在幼儿园还要增加诗词,从小对人进行人文陶冶,特别是诗歌的陶冶,使孩子们有人性,有灵性。
59、《村居》的作者是,诗人描写了早春二月,儿童们兴致勃勃地的情景,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
60、【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为古诗配画。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为诗文配画,可以为整首诗配画,也可以为一句诗配画。看谁画的符合诗的意境。
6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62、这一千古名句,原本是形容春色正浓或春意盎然的,成语"红杏出墙"的本义即出于此。
63、导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4、感谢进入“南开五马路学习家园”
65、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游子吟》
66、由此可见,"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两句诗可谓开中国古典诗词以"春草"抒发愁思的先河,自此以后,"春草"这一意象便成了历代诗文作品中绵绵无尽的愁绪的象征,而借"春草"表达离愁别绪便成为历代骚人墨客沿袭的传统手法。
67、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让老师都感觉到了春天的美丽,草长莺飞,拂堤杨柳,还有孩子们在快乐地放风筝。
68、青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69、“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7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7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望洞庭》
72、3)《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73、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74、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柳树的勃勃生机和儿童生活的欢乐。
75、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杜甫在历经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迁居四川成都草堂。
76、而其中的一些经典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读者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超越时空的思想价值和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7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
78、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79、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80、化妆(zhuāng)喝醉(zuì)
81、诵读之前,可用符号标记诗词中的停顿、重音、升降调等。
82、请您看那一叶小小的渔舟,正忽隐忽现、起伏穿行在滚滚风浪里。
83、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84、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85、只觉得眼前已是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86、请看动画解析课文、学生字和词语
87、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乌衣巷》
88、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把杨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二月的春风被诗人比喻成一把剪刀,细细地剪裁出了那些嫩绿的柳叶。
89、重点认读:莺、拂、堤、柳、醉
90、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原诗具体如下:《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简介: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他《咏柳》诗:《咏柳》宋代: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咏柳》唐代:韩偓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91、在诵读过程中,注意感受古诗词的语调、音韵和轻重音,体会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92、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93、自主学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94、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95、全诗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96、导学:把诗读通顺。(出示课件)
97、由于生逢盛世、仕途顺利的人生际遇和旷达洒脱的个性,贺知章在诗歌中没有愤世嫉俗,基调也是乐观豁达的。
98、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第四句作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99、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所选贺知章《咏柳》,被称作千百年来最好的咏柳诗。
100、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如同一位婀娜美人,垂下来的万缕垂丝好像是绿色的裙带。不知这绿叶是谁剪裁出来,原来是二月的春风细细剪裁。
101、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