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身实践的名言
1、关于亲身实践的名言二年级
(1)、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再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2)、凡在理论上必须争论的一切,那就干脆用现实生活的实践来解决。
(3)、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4)、积万金于箧匮,虽俭乏而不用,则未知其有异于贫窭;怀逸藻于胸心,不寄意于翰素,则未知其有别于庸猥。——《抱朴子·外篇卷博喻》
(5)、仅仅一个理论上的证明,也比五十件事实更能打动我狄德罗
(6)、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7)、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英。托·富勒
(8)、我认为,我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有道德,虽然我不喜欢问。我知道我有。但我宁可天天教别人道德,而不愿自己实践道德。把道德交给别人去吧,这是我的座右铭。把道德送完了。你就永远用不着了。马克吐温
(9)、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有害的。
(10)、懒惰和贫穷永远是丢脸的,所以每个人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对别人隐瞒财产,对自己隐瞒懒惰。塞缪尔约翰逊
(11)、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12)、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徐特立
(13)、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卡夫卡
(14)、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杰弗逊
(15)、实践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黑格尔
(16)、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泽东
(17)、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人们必须相信,垒山不止就是幸福。加缪
(18)、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
(19)、治学可贵之处在于有大的成就,不是可贵之处在于有小的效用。大的成就,指的是对天地加以研究;小的效用,指的是谋求利益、功劳。
(20)、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
2、关于亲身实践的名言有什么
(1)、绝不要再谈论一个好人应该是怎样的一种人了,就去做这样的一个人吧!安顿尼诺
(2)、没有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就犹如航船行驶没有舵和指南针一样。
(3)、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
(4)、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5)、进入山里,见到树木,不论高的矮的都知道的;进入田野,见到花草,不论大的小的都认识的。然而不能够伐树木用来建造房屋,采摘花木用来调和药方,这是只认识草木却不能使用的人。
(6)、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下。--毛泽东
(7)、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鲁迅
(8)、我相信,经过这样的训练,到死时我会很平静,因为我早已实践过无数次了。
(9)、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10)、盲目地一味勤奋的确能创造财富和荣耀,不过,许多高尚优雅的器官也同时被这唯其能创造财富和荣耀的美德给剥夺了。尼采
(11)、实践“以客观世界为前提,作为他物的客观世界走着自己的道路”。
(12)、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李光地(清)
(13)、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莎士比亚
(14)、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徐特立(中)
(1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况
(16)、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17)、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雨果
(18)、如果你不带偏见地去考虑问题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
(19)、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小塞涅卡
(20)、实践出真知俗语实践名言警句篇不要担心犯错误,的错误是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法。沃韦纳戈
3、关于亲身实践的名言警句
(1)、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2)、不要担心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
(3)、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苏)
(4)、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5)、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颜元
(6)、修行,是一条纵然有百般疑问和困顿仍需坚持的实践之道。
(7)、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莎士比亚(英)
(8)、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廖沫沙
(9)、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陀思妥耶夫斯基
(10)、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
(11)、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巴甫洛夫
(1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第十九》
(13)、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波斯)
(14)、假如一个人尽想着我办不到,那他果然就会办不到。
(15)、科学的大胆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也不应该有止境。
(16)、智慧是珠,实践是线。要想珠成串,不能断了线。佚名
(17)、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中)
(18)、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1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潜
(20)、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下。——毛泽东
4、关于亲身实践的名言写一些句子怎么写
(1)、无聊,对于道德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人类的罪过半数以上都是源于对它的恐惧。罗素
(2)、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
(3)、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中)
(4)、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5)、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6)、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去麻烦别人。列夫托尔斯泰
(7)、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杰弗逊
(8)、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中)
(9)、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10)、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奋一生,可永远长眠。
(11)、在一切与天俱来的天然赠品中,时间最为宝贵。
(12)、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
(13)、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
(14)、有的人不犯错误,那是因为他从来不去做任何值得做的事。歌德
(15)、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好的成绩来。——华罗庚
(16)、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17)、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践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
(18)、对妻子、看重品德,轻视色相;事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事奉君主,能献出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说话讲诚信。(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19)、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邹韬奋
(20)、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
5、关于亲身实践的名言写一写
(1)、没有方法能使时钟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拜伦
(2)、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戴尔卡耐基
(3)、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卓别林实践名言警句篇对我来说,一件尚未实现的事,就是我有生之年的最大鞭策。埃尔温怀特
(4)、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瞿秋白(中)
(5)、离开实际的理论是死理论,离开理论的实际是瞎实际。
(6)、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7)、一味地抱着慈悲心肠为子女牺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最坏的教育者。马卡连柯
(8)、学者的一天,比不学无术的人的一生还有价值。(阿拉伯谚语)
(9)、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颜元(清)
(10)、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徐特立
(11)、悲观主义在理论上是驳不倒的,但生命的实践能消除它的毒害。
(12)、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
(13)、说出来会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践的价值。即使跌倒了,姿势也会非常豪迈。
(14)、没有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就犹如航船行驶没有舵和指南针一样。
(15)、不要担心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沃韦纳戈
(16)、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17)、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徐特立(中)
(1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一》
(19)、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毛泽东
(20)、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廖沫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