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泰戈尔十首最出名的诗集133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8-21 08:39:36

泰戈尔的诗集最有名的十首

1、泰戈尔 名诗

(1)、你驱散了旅客的羞愧和困窘,使他在你仁慈的夜幕下,

(2)、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泰戈尔《吉檀迦利》

(3)、“请不必多放莠言乱我思想界!太戈尔!谢谢你罢,中国老少人妖己经多得不得了呵。”

(4)、两派之外,还有个第三派,那就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的“唯物史观派”,他们认为人生观(也就是精神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决定的,不存在什么“自由意志”。

(5)、同宣扬爱国主义有联系的是宣扬印回团结,只有印回真正团结起来,才能反英抗英.《戈宾德.辛格》中有这样的诗句:"尊贵的.卑贱的.婆罗门和锡克团结成一个."泰戈尔还同情锄着枯地的农民和凿着石头的筑路工人.他对穷人表现出一些同情心.在《无上布施》中他宣称穷人高于国王,宣扬穷人比富人要好.这种同情穷苦劳动人民的思想,在其他国家文学史上比较接近人民的诗人著作中也可以找到.比如中国的古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锄禾日当午"等等都是.泰戈尔同中国这样的诗人一样,当然只是从远处观察,而不是亲身感受,只是同情也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是难道能说有点同情心比没有同情心更有毒害吗?有人在这方面提出一些过于苛刻的形而上学的要求,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6)、为此,诗中揭示,人必须完善自己的人格,要在“思想中摒除虚伪”,要驱走心中“一切的丑恶”,并且只能在“爱”中,在“爱的服务”中与神结合。诗人在诗篇中表达了人生的奉献与人生意义的追求,使诗篇充满着生机。

(7)、他在1922年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3卷2号上面,发表了介绍泰戈尔生平和创作概况的《泰戈尔传》,这是我国最早介绍泰戈尔生平和创作的文章。

(8)、生命如横越的大海,我们相聚在一这条小船上。死时,我们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

(9)、You were enshrined with our household deity, in his worship I worshipped you.

(10)、你将看到我的疤痕,知道我曾经受伤,也曾经痊愈。——《飞鸟集》

(11)、宁夏朗诵艺术学会理事,资深后期音乐制作者。

(12)、对泰戈尔诗歌发生兴趣之后,郭沫若便广泛地阅读泰戈尔作品,他什么作品都看:Geskentmoon《新月》,Gardener《园丁集.恋歌》,Gitanjali《颂歌》,TheGiftsoflover《爱人的赠品》,OneHundredpoemsofkabir《伽彼诗一百首》,TheKingofBlackChamber《暗室王》剧本等等,都一睹为快,这对此后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13)、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4)、他说:“近世文明,专尚物质,并不为贵。中印自有最可贵之固有文明,发扬而光大之,实中印两国之大幸和全世界之福。”

(15)、当时托尔斯泰早已是世界公认的文坛巨匠,陈独秀把泰戈尔与其并列,可见对他的推崇。当年10月的《青年杂志》1卷2号上,陈独秀又用五言的方式翻译了泰戈尔《吉檀迦利》诗集中的四首诗,并在注释中写道:

(16)、You were in the dolls of my childhood&#xs games; and when with clay I made the image of my god every morning, I made and unmade you then.

(17)、陈独秀是第一个将泰戈尔诗集翻译到国内的人,并且也是第一个着重推荐他的人。

(18)、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19)、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泰戈尔《飞鸟集》

(20)、你对我微笑着,沉默不语,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候了很久。

2、泰戈尔十首最出名的诗集

(1)、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有一天,我们梦见我们相亲相爱了,我醒了,才知道我们早已经是陌路。——泰戈尔《飞鸟集》

(2)、这是一个又予又留、又隐又现的游戏;有些微笑,有些娇羞,也有些甜柔的无用的抵拦。——泰戈尔《园丁集》

(3)、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应梁启超、蔡元培之邀访华,“泰戈尔”热进入高潮,4月20日泰戈尔在南京大学(时称国立东南大学)发表讲演,南京城为之轰动。

(4)、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飞鸟集》

(5)、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

(6)、请你原谅,当乐曲平息时我的信证也不复存在,

(7)、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飞鸟集》

(8)、“当我做女孩子的时候,我的心的花瓣儿张开,你就像一股花香似地散发出来。

(9)、第一阶段可以他的《故事诗》为代表.在这里面,诗人从古代一些宗教比如佛教和印度教的传说中,从古代丰富的故事宝库中,选取了一些故事,写成了诗.对这些故事的理解当然是诗人自己的,与原来的含义可能完全不同.这一些诗的情节都是在某一方面动人心魄的,诗的技巧也是十分高超的.约略言之,诗人在这些诗里歌颂了民族英雄,特别是锡克族的英雄,宣扬了爱国主义,提倡了印度民族的大团结.比如《被俘的英雄》是歌颂反对莫卧儿的锡克族英雄农民般达的.《戈宾德.辛格》是歌颂锡克教祖师戈宾德.辛格的.泰戈尔也歌颂了人道主义,比如《轻微的损害》,这首诗讲到皇后把穷人的茅屋点着,国王惩罚了她,让她去做乞丐讨饭.《比丘尼》.《丈夫的重获》(杜尔西达斯救了一个想自焚殉夫的女子)等也都充满了人道主义的色彩.同情别人好像成了泰戈尔的天性.黛维夫人(《炉火边的泰戈尔》第151页)说,只要泰戈尔听说别人有病,即便是不认识的人,他也坐立不安,拚命查医书,找药方,直到病人好了为止.他这种人道主义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最后的一课》虽然主题不是宣扬爱国主义,但其中有这样的诗句:"但是,祖国啊,它现在风雨飘摇,软弱无力,它任人宰割,破碎支离."

(10)、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飞鸟集》

(11)、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泰戈尔《园丁集》

(12)、神仙和凡人,怎能不离开?但我今年看见他论苏联的文章,自己声明道:‘我是一个英国治下的印度人。’他自己知道得明明白白。大约他到中国来的时候,决不至于还糊涂,如果我们的诗人诸公不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青年们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现在可是老大的晦气……”

(13)、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14)、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5)、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飞鸟集》

(16)、“达噶尔,印度当代之诗人,提倡东洋之精神文明者,曾受NobelPeacePrize(陈独秀这里误把泰戈尔所受的诺贝尔文学奖写成“和平奖”,馒头注),驰名欧洲,印度青年尊为先觉,其诗富于宗教哲学之理想。”

(17)、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泰戈尔《园丁集》

(18)、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飞鸟集》

(19)、“今世界障害文化之恶魔势力如猛兽者甚多,排除责任,在于青年,排除方法,不在武器,当以道德势力,精神势力,相团结,发挥伟大之感化力,以贯彻人类和平亲爱之主旨。

(20)、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3、泰戈尔诗选十首最出名的诗

(1)、1921年5月,周作人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日本的诗歌》,首次介绍日本名叫俳句的小诗,后又发表《日本俗歌四十首》、《谈小诗》、《石川啄木的短诗》等,系统介绍了小诗形式的由来,论述了俳句的艺术特点,发表了个人见解,对风行一时的小诗起到了推动作用。俳句,以17个音为一首,首句5个音,中句7个音,末句5个音。只取其神似,吸取其轻妙情趣。郁达夫就曾感叹日本和歌的艺术魅力,称赞其“只有清清淡淡、疏疏落落的几句,就把乾坤千古的一切情感都包括得纤屑不遗了”。郭沫若也曾赞扬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俳句“在简单的形式当中,能够含有相当深刻的情感世界”。

(2)、I asked nothing, only stood at the edge of the wood behind the tree.

(3)、《园丁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诗集,是一部“关于爱情和人生的”英文抒情诗集,诗体为散文诗。共收入诗歌85首,初版于1913年。

(4)、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泰戈尔《飞鸟集》

(5)、探寻Kalandri神秘耆那教,过不一样的洒红节

(6)、    请你原谅,当乐曲平息时我的信证也不复存在,

(7)、当天下午3点,已经64岁的泰戈尔出现在了东南大学的体育馆内,面对近7000名从各处赶来的听众——期间还差点压垮了体育馆二楼的楼板——侃侃而谈了一个小时。

(8)、在离开中国的时候,一直陪伴的林徽因请泰戈尔给自己留一首诗,早就看出徐志摩有情林徽因但后者无意的泰戈尔,写了一首《赠林》:

(9)、总起来,我认为,我们可以这样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泰戈尔都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东西两方面的影响,他都受到了,但是归根结蒂,他还是独立的.思想和形式的基调都是印度的.在形式方面,他有意运用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所以他的诗很为老百姓所喜爱.他自己又是音乐家,他的许多诗都铿锵可诵,富于音乐感.他的诗之所以流行于印度,特别是孟加拉,其原因就在这里.

(10)、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11)、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很久了。——泰戈尔《飞鸟集》

(12)、“我远远的凝望你广大空阔的深处,我找不到忧愁、死亡和别离的痕迹,只在我转面向着我黑暗的自身,不望着你的时候,死亡才显现出它恐怖的原形…(诗选23)”。死亡是人类永恒的悲剧,我无数次在梦中惊醒,一身冷汗都是因为它。可是泰戈尔这些文字,我读着读着,天高了,云淡了,春暖花开了,悲剧变成了喜剧。

(13)、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14)、根据他自己在《新月集·译者自序》里面所回忆的,他在1918年就读到了泰戈尔的诗歌。出于对泰戈尔的喜爱和推崇,在文学研究会成立不久,郑振铎就发起组织了国内第一个专门研究一个作家的学会——泰戈尔研究会。

(15)、    一切爱情传说,历史诗人写的恋歌歌词

(16)、首先对泰戈尔访华提出质疑的,就是当初对泰戈尔“如痴如醉”的郭沫若。

(17)、一杯水是清澈的,而海水却是黑色的。就像小的道理可以说明,真正的大道理却是沉默的。——《飞鸟集》

(18)、我上面也已经谈到,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其中也包括诗歌,受到西方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纯诗等等流派的影响。我在这里再谈一谈印度古代梵文诗歌和印度民歌对他的影响。泰戈尔精通梵文文学,谈话时常引用一些梵文的诗句。他对于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对于迦梨陀娑的作品都非常熟悉。因此,他受一些梵文文学的影响,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很自然的。但是泰戈尔决不是迷信古代。他对梵文文学的缺点明确地指了出来。他曾经说过:“整个梵文文学是装模作样的、文体复杂的、惨淡经营的诗——《沙恭达罗》是例外,在梵文文学中寻找真正好的作品是很难的。”(《炉火边的泰戈尔》第98页)。我认为,泰戈尔提出这样的看法不是没有见地的。但是这种说法比较笼统,不具体,没有说明哪一个时代的梵文文学是这样,也没有说明哪一个类型的梵文文学是这样。容易产生误会。至于民歌对泰戈尔的影响,那是很显著的。他作诗就喜欢用人民大众的语言。

(19)、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很久了。——泰戈尔《飞鸟集》

(20)、 收入《猛虎集》(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8月出版)

4、泰戈尔诗集十首最出名的诗

(1)、泰戈尔的诗作在中国新诗创建及起飞的重要阶段被大量翻译介绍过来,全因泰戈尔是20世纪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的伟大东方诗人。他善于将印度古典诗歌传统与西方近代诗歌技巧熔为一炉,他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让我国新诗诗人倍感亲切并获得很大的启发。此外,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更多爱国人士转向对西方文化的反思和对东方文明的再认识。简而言之,中国文化的内在需求同泰戈尔文学的东方文化底蕴、世界文学观点及其人道主义主题的契合,促使中国文化界在上世纪20年代选择了泰戈尔作为启蒙的导师。泰戈尔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也是通过影响一代作家来完成的,“他的诗歌的音奏,他对人生的深刻见解,他的伟大的精神的感召,深深地印在中国作家的心灵上,其痕迹也遗留在他们的作品中”(柳无忌:《印度文学》,中国文化服务社,1945年,第53页,引自《梵典与华章》第357页)。郭沫若第一阶段的诗歌创作、冰心的“春水体”小诗,亦是也。对此,徐志摩曾说:“在新诗界,除了几位最有名的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以外,十首作品里至少有八九首是受他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的。”(徐志摩:《泰戈尔来华》,《小说月报》第14卷第9号,1923年9月)

(2)、从某种意义上说,泰戈尔确实来得有些“不是时候”。

(3)、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4)、我上面也已经谈到,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其中也包括诗歌,受到西方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纯诗等等流派的影响.我在这里再谈一谈印度古代梵文诗歌和印度民歌对他的影响.泰戈尔精通梵文文学,谈话时常引用一些梵文的诗句.他对于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对于迦梨陀娑的作品都非常熟悉.因此,他受一些梵文文学的影响,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很自然的.但是泰戈尔决不是迷信古代.他对梵文文学的缺点明确地指了出来.他曾经说过:"整个梵文文学是装模作样的.文体复杂的.惨淡经营的诗......《沙恭达罗》是例外,在梵文文学中寻找真正好的作品是很难的."(《炉火边的泰戈尔》第98页).我认为,泰戈尔提出这样的看法不是没有见地的.但是这种说法比较笼统,不具体,没有说明哪一个时代的梵文文学是这样,也没有说明哪一个类型的梵文文学是这样.容易产生误会.至于民歌对泰戈尔的影响,那是很显著的.他作诗就喜欢用人民大众的语言.

(5)、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失去了群星。

(6)、一首写秋的小诗名为《私语》,就一定会着上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的色调。这私语,是诗人在爱的彷徨中的着着哀伤的自语,是臆想中情人的倾诉,还本就是秋雨的私语?啊,都有可能,都在诗中,再或者,秋雨就是诗人的化身吧。的确,《私语》是借景抒情的。它写人的悲戚和爱情的流逝,是通过环境的渲染来呈现的。这首诗的关键词是“秋雨”,秋雨本就忧郁,偏偏又淋漓在“清冷的秋水池”,“憔悴的秋柳里”“怯懦的秋枝上”“将黄未黄的秋叶上”,就更晕染了层层叠叠的悲伤,“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谁在听?许多赏析中说是描绘了一幅情人之间缠缠绵绵的画面,体现恋人的爱恋不舍,可我以为,顺着诗的脉络,自然还是秋雨在听,是无处不在,轻扬飘洒的秋雨在听;听谁的絮说?那独立秋风秋雨中的那人那心声。秋雨是温存的,它静静地听他“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它说它懂,雨丝就像一双柔软的小手,将他的烦忧“轻轻地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啊,如果“她”是秋雨,会吗?雨中,风中的他,没准会想……诗笔在此,轻轻扬起,仿佛被秋雨的私语所安抚,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诗情节”,终于“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距离(泰戈尔诗作)

(8)、了解了泰戈尔的时代背景、他的生平和世界观,才能了解他的文学作品。泰戈尔从十四岁就开始写诗,长诗《野花》在杂志上发表。一八八一年第一部诗集《黄昏之歌》出版,文名大震。以后又写戏剧和小说,一九〇〇年写了《故事诗》。在十九世纪结束以前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他写了近六十篇短篇小说,几部诗集,还有其他一些作品。这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代。到了二十世纪初叶退出反英运动以后,他仍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一九一二年写了《吉檀迦利》,一九一三年写了《新月集》,一九一三年写了《园丁集》,一九一六年写了《飞鸟集》。从一九一九起,他积极地参加政治活动。一九二一年到一九四一年又写了大量的诗歌。他一生写了近两千首诗歌,出版了五十部诗集,写了长篇和中篇小说十二部,短篇小说一百余篇,剧本二十余种,还有许多论文学、哲学和政治的文章、回忆录、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谱了无数的歌曲,画了将近二千幅画。

(9)、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泰戈尔《园丁集》

(10)、I did not come near you.

(11)、每天读读他的诗,心灵都被净化,生活的阴霾也随之驱散。

(12)、        “啊,你是隐藏在一块黑纱下面

(13)、叶赛宁(1895~1925)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

(14)、本文为季羡林为《泰戈尔诗选》(冰心、郑振铎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所作的前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15)、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泰戈尔《飞鸟集》

(16)、“科学派”和“唯物史观派”虽然观点有分歧,但总体都是支持“科学”的,所以经常一起联手对战“玄学派”。

(17)、泰戈尔的《游思集》是一本散文诗集。这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诗十三篇,第二部分选诗二十六篇,第三部分选诗二十七篇,共收集散文诗六十六篇。这些散文诗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数序也不连贯,均为诗人一时即兴之作,是诗人平日将自己倏然而生的思绪随时记录下来而成的。

(18)、从纵向考察,中国新诗中的小诗和《诗经》的部分作品、唐诗及其以后的绝句、散曲、小令和古代民歌中的子夜歌等有明显承继关系。正如周作人所说:“小诗在中国文学史里也是‘古已有之’,只因它同别的诗词一样,被束缚在文言与韵的两重束缚里,不能自由发展,所以也不免和它们一样受到湮没的命运。”

(19)、    但愿我能用我的心系住你的双足,紧抱在胸前!

(20)、“朋友们!我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我始终感觉,印度是中国及其亲近的亲属,中国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密的兄弟。”

5、泰戈尔诗选最著名的十首诗

(1)、“印度诗圣太戈尔倘没有丰厚的家产和诺贝尔奖金,又如何能见天冥想三小时,到处吟风弄月,只营求心灵生活而不顾虑物质生活?”

(2)、同为古老的文明大国,泰戈尔对中国一直充满感情。

(3)、普希金,1798年~1799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4)、    我看望了一夜,现在我脸上睡意重重。

(5)、郭沫若还翻译了一部《太戈尔诗选》,寄到国内出版社求出版,但因为当时泰戈尔在国内还不算热门,所以吃了闭门羹。但郭沫若还是以此为豪,称“最先对太戈尔接近的,在中国恐怕我是第一个”。

(6)、在泰戈尔思想中也有一些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他承认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时流转变化。这样,又要和谐,又要流转不息,那就只能产生一种情况,用他的术语来说,就是“韵律”。在泰戈尔的思想中,“韵律”占有极其崇高的地位,“韵律”是打开宇宙万有奥秘的一把金钥匙。我觉得,他之所以竭力主张和谐和韵律,就因为他的生活中、思想中有时候缺少和谐和韵律,同许多人一样,他的理想与现实也时时产生矛盾。他的生活和思想中有许多矛盾,有时候如清风朗月,有时又如骇浪惊涛。他在一九二四年写给罗曼·罗兰的信中说:“自己天性中也有一种经常发生的内战。”这种“内战”表现在许多方面:对工人、对农民、对妇女、对暴力、对社会主义、对群众运动,等等,都有种种矛盾的看法。我觉得这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7)、前三个问题主页君是耗了三升心头血,也回答不出来了,不过这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倒是可以来好好说道说道。

(8)、 本文为季羡林为《泰戈尔诗选》(冰心、郑振铎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所作的前言,

(9)、泰戈尔的诗给无数人温暖和力量,它治愈了无数人,拯救了无数人。

(10)、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生如夏花》

(1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泰戈尔《鱼和飞鸟的故事》

(1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星星没有交汇的轨迹

(13)、泰戈尔还同情锄着枯地的农民和凿着石头的筑路工人。他对穷人表现出一些同情心。在《无上布施》中他宣称穷人高于国王,宣扬穷人比富人要好。这种同情穷苦劳动人民的思想,在其他国家文学史上比较接近人民的诗人著作中也可以找到。比如中国的古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锄禾日当午”等等都是。泰戈尔同中国这样的诗人一样,当然只是从远处观察,而不是亲身感受,只是同情也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是难道能说有点同情心比没有同情心更有毒害吗?有人在这方面提出一些过于苛刻的形而上学的要求,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14)、一百年以后很多年了,泰戈尔的身形渐渐模糊,他智慧的光芒却还是那么强烈。就像他说的,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紧紧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15)、当然,徐志摩的诗里总是有爱的。写作《私语》时的徐志摩已经邂逅了少女林徽因,他的诗情勃发的康桥的日子里,也一定是受到了爱的鼓动,泛滥着情思。

(16)、4月12日那一天,泰戈尔刚刚踏上中国的土地,就情不自禁地说:

(17)、With the gurgling pitchers at their hips, women came from the river.

(18)、3 《泰戈尔书信选》4 《泰戈尔经典歌词选》5 《泰戈尔经典配画诗选》6 《泰戈尔谈人生》7 《泰戈尔谈教育》8 《民族主义》9 《飞鸟集》10 《泰戈尔的一生》

(19)、那时你的语言,将在我的每一个鸟巢中生翼发声,

(20)、徐志摩随同泰戈尔访日期间看到勤劳善良的日本女子,不禁赞叹,这首诗因此而作。《沙扬娜拉》展示的是温柔娇美的日本少女形象,是他对日本传统女性的高度赞美。从创作风格而言,《沙扬娜拉》组诗无论在情趣和文体上,都明显受泰翁田园小诗的影响,诗文虽然短小,却感情细腻,意味深长。其中《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以简练的笔法,微妙而逼真地勾勒出送别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短短五句,既有语言又有动作,更有缠绵的情意,寥寥数语,形象呼之欲出,显示了诗人传神的艺术功力,也给读者留下了温情而柔美的想象空间。“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音译和意译,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这首诗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他之后的诗歌创作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

(1)、She answered half crying, half laughing, and clasping the baby to her breast,-- "You were hidden in my heart as its desire, my darling.

(2)、当你没胃口时,不要抱怨食物。——泰戈尔《飞鸟集》

(3)、《飞鸟集》中表现了深层的精神追求—爱与和谐的宇宙终极原则或神,描绘自然万物的灵(神)性相通,有机一体,展现人与自然、爱与神的亲密无间、交互融溶,歌赞生命的自由、平等、博爱—从而生成了丰富隽永的人生哲理。

(4)、网媒将更加包容、开放、多元,力推新人新作。

(5)、此外,诗人对诗的看法,也是很不相同的。泰戈尔认为:“真理是,诗的作用就是让人高兴。”他又说:“了解诗的主要途径是去欣赏它。”(《炉火边的泰戈尔》第99页)他的意思似乎是诗歌不一定有什么教育意义,写得朦朦胧胧,模模糊糊,只要能给人以美感享受,也是可以的,这样做诗的目的也算达到了。实际上,不管诗人承认不承认,诗总是要有所宣传的,表达诗人的思想和观点的,不承认这一点也是不可能的。泰戈尔当然也不例外。他要宣传的东西,我上面已经做了些分析。足证诗不只是完全供人欣赏的,他也同别的诗人一样,执著于要宣传一些什么,反对一些什么。第一阶段的诗可以看到这个情况,第三阶段的诗更特别突出。那些像火焰一般炽燃、像利刃一般锋利的诗句难道仅仅是供欣赏的吗?难道仅仅是取悦于人的吗?

(6)、几天后的11月6日,辞别印度寂乡的泰戈尔,诗人已是中国海航路上一艘客轮的归客。他忍不住再回首,回首处,洒落下的就是注定留芳百年的《再别康桥》……这是后话。

(7)、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泰戈尔《吉檀迦利》

(8)、泰戈尔还说过:“对人失掉信心是犯罪。”(同上书第23页)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西方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就很容易被他所接受。西方的自由、博爱、平等的思想也容易在他的思想中引起共鸣。既然梵我统人与自然统所以泰戈尔认为宇宙最根本的原则是和谐与协调。他之所以大力宣扬“爱”,宣扬“互信互助”,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黛维夫人说泰戈尔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诗歌后面的人》,第14页)。

(9)、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泰戈尔《飞鸟集》

(10)、近世文明,转尚物质,并不为贵,亚洲民族,自具可贵之固有的文明,宜发扬而光大之,运用人类之灵魂,发展其想象力,于一切文化事业,为光明正大之组织,是则中印两国之大幸,抑亦全世界之福也。”

(11)、这该是徐志摩的怀疑,也是他心灵的叩问。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海外求学,归国为文,到底寻找到了什么?迷惘的心漂泊在异乡,蓦地,听见道旁的孩子脆声地在叫“妈妈”,声音里满是幸福,孩子“活泼,秀丽,褴楼的衣衫”,但“他叫声妈,眼里亮着爱”——诗人仿佛一下子参悟了:圣洁的上帝只在孩子童真的眼里,“爱心和慈善”就是人间天堂。因为这,人生还有希望。

(12)、天空和庙里的锣声一同醒起,街尘在驱走的牛蹄下飞扬。

(13)、For fear of losing you I hold you tight to my breast. What magic has snared the world&#xs treasure in these slender arms of mine?"

(14)、“当这样的巨大力量获得现代化交通工具时,也就是一旦掌握了科学时,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它……现在,那些享用着大地财富的国家害怕中国的崛起,妄想推迟这不受他们欢迎的一天的到来。”

(15)、        “尊贵的、卑贱的、婆罗门和锡克团结成一个。”

(16)、1913年,凭借自己的作品诗集《吉檀迦利》,52岁的泰戈尔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声名鹊起的泰戈尔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而他对东方文化的捍卫以及颂扬,也开始为更多人所知晓。

(17)、而即便站在日本的国土上,泰戈尔也并没有给东道主面子。他在日本发表演讲时,公开谴责当时日本侵略山东的行径。

(18)、《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诗集,它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首次出版于1916年。这些诗的基本题材多为极其常见事物,不外乎小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等等。

(19)、《沙扬娜拉》(19日本)、《私语》(19英国)、《阔的海》(1928?)、《他眼里有你》(19新加坡)、《沪杭车中》(19浙江),诗成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我们把这五首诗罗列在一起品评诵读,会有时空穿越之感。1922年至1928年,六年的时间似乎不长,但对于徐志摩来说,却萃取了他人生的精华,他像一颗明亮的新星,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他又像一阵异样的风,吹乱了生活,也惊艳了人生。六年的人生际遇,跌宕起伏,志摩的变化很多,但不变的是他的赤子之心,淳朴、率真、风趣和热情包容的人格魅力。

(20)、    如同黄昏时节你用睡眠的衾被裹住大地,

(1)、文章的最后,主页君为大家呈上了泰戈尔的书单,喜欢清新小诗的小伙们趁着春天到了,时光正好,赶紧读起来吧!

(2)、在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围绕一个“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这个问题,分成了三大派别。

(3)、冰心的小诗体,就是在泰戈尔诗歌的影响下所作,但冰心对泰戈尔诗歌的接受并不仅仅只停留在诗歌结构的模仿上,在宗教精神上也有所发展,特别是在“泛爱主义”的宗教哲学和“神的万能论”宗教精神这两个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4)、就是在他热心提倡的所谓东方的"精神文明"中,他也有矛盾.中国二十年代的那一批"玄学鬼"曾处心积虑想利用泰戈尔这一方面为自己荒谬的主张张目.但这是徒然的.泰戈尔还有另一个方面,他喜欢科学.他曾对黛维夫人说过:"我非常喜欢科学,而你却喜欢罗曼司.这些喃喃细语的被阳光照射的树叶子,它们每一摇动都在吸收阳光,同时制造出许多化学成分.通过大自然的数不清的脉管,经常不断地有一个什么样的奇迹在进行着啊......人们简直要吃惊得目瞪口呆了."(《炉火边的泰戈尔》第72页)

(5)、“上天的第一宠儿,晨曦的孪生兄弟,你从世界的生命的溪流浮泛而下,终于停泊在我的心头。

(6)、The sky woke with the sound of the gong at the temple.

(7)、看了这么多,小伙伴们对泰戈尔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渊源关系,想必也了解个大概了。

(8)、除了诗歌创作,郑振铎的一些诗歌理论和思想也受到了泰戈尔的影响,泰戈尔对郑振铎的影响之大,三言两语是难以说清的。

(9)、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泰戈尔《飞鸟集》

(10)、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的一个地主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他的家庭是当时孟加拉知识中心之他父亲是一位哲学家,深受十九世纪印度启蒙运动思想家罗摩.摩罕.罗易的影响,热心于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他的兄弟姊妹和侄子都是一些爱好艺术的诗人或画家.他的一位哥哥曾经试办过一些民族企业,企图同外国资本对抗.所以,总起来我们可以说,泰戈尔家族在思想上和经济上都与印度当时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1)、生命如横越的大海,我们相聚在一这条小船上。死时,我们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泰戈尔《飞鸟集》

(12)、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泰戈尔《飞鸟集》

(13)、“你曾和我们的家庭守护神一同受到祀奉,我崇拜家神时也就崇拜了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