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及解释
1、名言警句及解释100字的意思
(1)、☞请告诉孩子: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2)、(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恳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
(3)、《诗经•大雅•丞民》古训:古人的训诫、教悔。式:模式,法式。处事恭谨,唯恐有错,古人这个教悔可以作为行动的准则。
(4)、清•史襄哉《中华谚海》不自由:此谓没有办法。险恶之境必须及早避开。
(5)、据说现在青少年学生最恨的就是鲁迅,冤哉,鲁迅最爱的就是你们啊!
(6)、(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应该想想怎样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应该自己反省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7)、“功成身退”是一种大智慧,它启示我们,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动不动就拿“想当初怎么样怎么样”来说话,否则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危险。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这是老子教给我们的又一个大智慧。
(8)、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o颜渊》)
(9)、(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10)、(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11)、 “中学道法园地”刊文欢迎大家免费转载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12)、南朝•梁•萧衍《凡百箴》孰:通“熟”。事情不论大小,事先都要加以周密的思考。
(13)、(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14)、Peoplewhospeaklessthinkmore.Somepeople’sgiftsaremorevisiblethantheothers,don’tletthisfoolyou.
(15)、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o卫灵公》)
(16)、(译文)(孟子)说:“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17)、(译文)妻子儿女感情深厚,好比是鼓瑟和弹琴。一家兄弟团结和睦,融洽无间快乐无比。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1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古今贤文•劝学篇》)
(20)、管理的第一目标是使较高工资与较低的劳动成本结合起来。 —— 泰罗
2、名言警句及解释和感悟
(1)、江泽民指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用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2)、赏析:善良本身就是自带光环,照亮自己,点亮别人。
(3)、(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4)、(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5)、(译文)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6)、(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问孔文子为什么称“文”时)孔子说:“(孔文子)聪慧灵敏,爱好学习,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年龄轻的虚心求教……”
(7)、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o滕文公上》)
(8)、Everyoneislivingonhope,itisthemostaddictivedrug.Wearealllivinginthehopethatlifewillgetbetterandwehavethepowertodictateourfuture.Buthope,unlikerealdrugs,canhelpyouaccomplishgreatthings.
(9)、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一览表,14种标点符号47个使用方法大全值得收藏
(10)、老子在这里是想要告诉人们,“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因为其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均是符合“道”的,并且能够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那么自然就会被大道所青睐。所以,做人做事应顺应天道,多行善事,多结善缘,做个善良的人。
(11)、(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2)、(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磨制成玉器。比喻别人的经验和做好,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提高水平。)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4)、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15)、(译文)(孟子)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1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o里仁》)
(17)、晋•葛洪《抱朴子•周刑》圣君从易处入手解决难题,从细微之处开始消除祸端。
(1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清•史襄哉《中华谚海》不要轻信直率之中直率,须防仁者的不仁。
(20)、清•申居郧《西岩赘语》慎:小心谨慎。珍惜自己的人必然小心谨慎。
3、名言警句及解释50字
(1)、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o离娄上》)
(2)、Ifyouareangrybecauseyou’renotmakingprogress,you’rejustdrainingyourenergy.Takeastepbackanduseyourenergyforpositiveactioninstead. ThisisoneofthemostempoweringStephenHawkingquotesever.
(3)、(译文)孟子说:“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4)、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o宪问》)
(5)、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o雍也》)
(6)、(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7)、《后汉书•丁鸿列传》在错误或危险尚在苗头初露时就加以预防制止,不让其发展,那么,不幸之灾和妖魔鬼怪就会灭迹。
(8)、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也,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9)、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10)、解释: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11)、(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吃饭时不要求饱足,居住时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3)、(译文)任用官吏时一定找贤才,自己左右的辅佐大臣更须才德兼备者。
(14)、(译文)鸟儿嘤嘤在叫,想找到同类相和。看那只小鸟都寻找自己的朋友,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找到知心的朋友呢?
(15)、《晋书•王敦传》慎之在始:从一开始就小心慎重,谓不良倾向在刚露苗头时,就要及时防止。
(16)、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17)、(译文)别的山上的石头(有它的特殊之处),可当砺石雕琢我们这里的美玉。
(18)、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19)、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20)、汉•陆贾《新语•慎微》赫赫大名留存万世的贤哲,都必定从细小的事情做起。‘
4、名言警句及解释短语
(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译文)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些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却不肯随声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3)、(译文)(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
(4)、(译文)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欲,百姓莫不敬信怀服。1功崇惟志,业广推勤。(《尚书o周官》)
(5)、(高尚君子的行为,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6)、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小心慎重就一定成功,轻率行事就多数失败。
(7)、(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8)、(译文)父亲啊,生了我。母亲啊,养育我,抚摸我,爱护我,喂大我,教育我,照顾我,关怀我,出入抱着我。我要报答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恩德比天还大。
(9)、1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尚书o咸有一德》)
(1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1)、清•申涵煜《省心短语》灾祸固然隐藏于细微之处,而往往发生于人们疏忽之时。
(12)、此外,还强调入不应妄为、不应乱为,不违背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要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后根据自然规律去工作,而不要勉强去干那些违背于规律的事。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也不能脱离实际,勉强胡乱地去做,而要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
(13)、(译文)孔子说:“用政法来教育人民,用刑罚来对待人民,人民只能暂时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知道怎样是正确的行为。”
(1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春秋战国孔子《论语》
(15)、(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1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7)、勤奋工作,勇于实践;始终坚持学习;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富有创新精神。——富兰克林
(18)、(翻译)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19)、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 于谦
(20)、(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说:“我老师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来取得人们信赖的。”
5、名言警句及解释摘抄大全
(1)、(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o学而》)
(3)、(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问政时)说:“(一个当政者,应该)给下面的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
(5)、《故乡》中,“我”希望将来宏儿和水生不要再像“我”和闰土那样相互隔膜起来。然而这希望又是那样的茫远。但是,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希望,是不是也会变成现实呢?鲁迅在文末用路来作比喻告诉我们答案。
(6)、1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o檀弓上》)
(7)、晋•羊祜《诫子书》对人谦恭,这在品德方面是首位的;小心谨慎,这是行动的基础。
(8)、孔子这里强调的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这与康德说过的“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是完全一致的。
(9)、(译文)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
(10)、(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避免别人对你的怨恨了。”
(11)、 记得点击屏幕右下方的“在看”哦!
(12)、(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o子路》)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国家的兴亡,平民都有责任。
(14)、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出了人类勇于进取、勇于开拓、勇于向自己的惰性宣战的无畏气慨,在人类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层面都有着不同的体现。
(15)、1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o尽心上》)
(16)、这是《名人名言》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段话。
(17)、晋•葛洪《抱朴子•地真》圣人消除未形成的祸患,医治未发生的疾病。
(18)、10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孟子o离娄下》)
(19)、(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20)、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o滕文公上》)
(1)、(译文)孔子(对弟子仲由)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2)、(译文)(孟子说):“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5)、不孝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取,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尤犹告也。)不孝有无后为大。
(6)、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 —— 谢觉哉
(7)、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o学而》)
(9)、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中·寄张十二山人彪》:“此数句隐显映带,其妙处未易名言。”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11)、很多人说,鲁迅老是把中国人骂得一文不值,好像中国人是低等民族一样。其实实在是冤枉。鲁迅是民族的精神医生,当然主要的任务是指出我们民族的精神出什么了毛病。如果我患了癌症去看医生,医生却告诉我我的手还能活动,脚还能走路,嘴巴还可以吃饭,没事,回家睡觉去吧。砰!这样的医生我死前首先把要他给枪毙掉。鲁迅是不是认为我们中国人一文不值呢,《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很好的答案。
(12)、1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o曲礼上》)
(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北宋苏轼《水调歌头》)
(1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论语o子罕》)
(1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o里仁》)
(16)、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o子路》)
(17)、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 德莱塞
(18)、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忧愁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同“多难兴邦”)
(20)、孔子的这句话意在提醒我们要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这样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1)、汉•李尤《戟铭》山陵:泛指山。深重的祸患,萌发于极为微细之中。
(2)、(译文)孟子说:“……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便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如果不用音乐方面的六律,便不能端正五音;……如果不实行仁政,便不能把天下治理好。”
(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宋•夏元鼎《绝句》)
(4)、1安民则惠,黎明怀之。(《尚书o皋陶谟》)
(5)、(译文)孔子说:“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寿高而有所恐惧。”
(6)、最新一年级语文上册量词知识点梳理,替孩子收藏!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o述而》)
(8)、(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
(9)、(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10)、(翻译)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它们并珍藏着它们:一是仁慈,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怀仁慈,所以能勇于献身;奉行俭约,所以能够周济民众;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首领。
(11)、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12)、1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尚书o说命中》)
(13)、功,不倦前行的人一定可以达到目的地。我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经常做个不停,行个不止。您怎么会赶不上(我)呢?”
(14)、业精于勤,荒于嬉(xī玩乐)。(韩愈《进学解》)
(15)、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16)、(译文)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17)、清•金缨《格言联璧•齐家》小心谨慎是确保自家平安无事的关键。
(18)、(译文)孟子说:“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恭敬他。”
(19)、(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要愁别人不理解自己,愁的应该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20)、(感悟)“所”,意思是处所或地方,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老子这里所说的“所”指的应是人生的根基。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长久。
(1)、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鲁迅
(2)、1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o尽心上》)
(3)、(译文)孟子说:“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4)、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5)、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其心不敢失于一物之细,而后可以胜天下之大。
(7)、明•方孝孺《深虑论》祸:祸患。忽:疏忽。乱:变乱。谓祸乱的发生,常常由于疏忽和多疑。
(8)、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 —— 卡曾斯
(9)、(译文)孔子(在向弟子颜回、子路说起自己的志向时)说:“(我要使)老人活得安逸,朋友们信任我,年轻人怀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