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的名言警句古文
1、关于谨慎的古语
(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2)、(解读)出自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解释: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
(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学记)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解读: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6)、“路也漫漫,遥遥其途,心向往之,虽远莫阻。”
(7)、译文:不敢空手去打虎,不敢徒步去过河。人们只知这危险,不知其他灾祸也会。面对政局我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就像面临深渊,就像脚踏薄冰。
(8)、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9)、见到别人好的道德品质,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看齐,见到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似的错误)。
(10)、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困:困惑,理解不透。
(11)、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诗人对梁的尊称,旧时“父”字是加在男子名号后面的美称。同年:旧时科举制度中,同一榜考中的人叫同年。
(12)、解读:病是从口里吃进去的,祸是从口里说出来的。这句话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说话不注意会招来祸害。处世戒多言,言多必有失。傅玄:(217——278)西晋哲学家,文学家。著有《傅子》、《傅玄集》。明朝时有人把他的作品收集编成《傅鹑觚集》。口铭:关于口的座右铭。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4)、北朝时期贺若敦因为多言,而遭到了杀身之祸,在临死前,其将舌头刺出血,其告诫其儿子贺若弼一定要谨言慎行。
(15)、(解读)出自《论语 先进第十一》,意思是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16)、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报,报答。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17)、(翻译) 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9)、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指做人要守信用。
(20)、(解读)翻译:我知道在远处,倭寇居住的小岛就漂浮在那天边;因此我不敢忘记那些无耻的倭贼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要立志抗倭,不辜负自己的珍贵年华。
2、细心谨慎的名言警句
(1)、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理性常常成为罪的奴隶而为它辩解。托尔斯泰
(4)、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王维《老将行》
(5)、当竞争与敌视同你比邻而居时,谨慎就会茁壮成长。——格拉西安
(6)、“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戚继光”
(7)、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的理智,而仇恨心理往往蒙蔽伯理智。特罗耶波了斯基
(8)、·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 ——《琼瑶佩语·修己
(9)、不要对任何人都敞开你的心胸。——《圣经后典·便西拉智训》
(10)、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1)、译文:不敢空手去打虎,不敢徒步去过河。人们只知这危险,不知其他灾祸也会。面对政局我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就像面临深渊,就像脚踏薄冰。
(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3)、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14)、5 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6)、交朋友一定要投分,也就是投脾气、投缘分,不是一类人就千万不要聚到一起,因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况且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彼此不是一类,就格格不入。朋友之道讲一个信字,彼此推心置腹,诚信有义,才是真朋友。现代社会是工商时代,凡事都讲一个利字,无利不起早。这种名利场中的酒肉朋友,与此处讲的“友道”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一定要辨别清楚。
(17)、译文:不敢空手去打虎,不敢徒步去过河。人们只知这危险,不知其他灾祸也会。面对政局我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就像面临深渊,就像脚踏薄冰。
(18)、“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19)、本诗为戚继光年轻时所写,他当时知道敌寇当前,写下此诗,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责任以及对敌人的坚决。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
(20)、(解读)扬雄:《法言•问道》如果人没有礼,就谈不上道德修养。
3、谨慎的名言警句古文摘抄
(1)、祖国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2)、(解读)翻译:我知道在远处,倭寇居住的小岛就漂浮在那天边;因此我不敢忘记那些无耻的倭贼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要立志抗倭,不辜负自己的珍贵年华。
(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4)、解读: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5)、再看:秋叶是漫无边际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满目的秋叶,五彩缤纷,给了我们铺陈在天地间的巨幅油画,也给了我们万千感叹。
(6)、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出自:宋·胡宏《胡子知言·文王》。 译文:做事谨慎,就能使自己志向更加坚定,说话谨慎,就能使自己德行更崇高。
(7)、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9)、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10)、冷酷无情的理智是一把捣毁之外毫用处的锤子。它有时就像冷酷的心一样有害和可恨。儒贝尔
(11)、“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戚继光”
(1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3)、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泰伯)
(1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17)、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18)、(解读)出自《论语》。是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19)、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20)、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4、谨慎的诗词名言
(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2)、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匪报也,永以为好也③!
(3)、(解读)此联为明东林d领袖顾宪成所撰。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5)、(解读)出自《荀子》。意思是:水和火是气构成的,但是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但是没有智慧,动物有智慧但是不讲仁义道德,人则是由气构成,有生命,有智慧,也讲到的,所以是天地间最尊贵的。
(6)、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7)、没有谨慎的态度,智慧再多也无济于事。——德国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9)、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无名氏《举案齐眉三》。
(10)、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11)、“侉离分裂力谁任”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诗人希望有人来力挽狂澜,来收拾破碎的山河。
(12)、(解读)出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0页)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13)、千里的长堤,常常由于蚂蚁在那里做穴而倒塌,因此君子应当谨慎行事,防微杜渐。
(14)、解读:人可以在忧思祸患中成长,也可以在安逸享乐中灭亡。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能使人更坚强地生存发展;安乐的生活容易腐蚀人,使人颓废乃至灭亡。
(15)、“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16)、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7)、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18)、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贝弗里奇
(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5、曾国藩八字格言慎独
(1)、言为世范,行为士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2)、译文:所以君子严谨的对待生与死,始终如这就是君子的原则,这是礼义的具体规定。
(3)、切磨:本指加工玉石等器物,此引申为学问上的探讨研究。箴(zhēn):劝诫、劝勉。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5)、(出处)(战国末)荀况《荀子·修身篇第二》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8)、(解读)出自《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意思是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9)、(备战期中考)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知识点重点归纳汇总